1.什么是电子
电子的运行轨道
我们都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地球上的一切都由物质构成的。高山、树木、水流、湖泊以及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等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然而物质并不是构成物体的最小的单位,它也有它自己的构成单位。科学家发现,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三者共同组成的。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的是电子。
电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属于亚原子粒子中的轻子类。轻子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电子的直径是质子的1/1000倍,重量为质子的1/1836,是目前无法再分解的物质。电子的质量极小,带有负电,在原子中围绕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原子核旋转。电子围绕原子的核做高速运动。电子通常排列在各个能量层上。当原子互相结合成为分子时,在最外层的电子便会由一原子移至另一原子或成为彼此共享的电子。当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在其他原子中自由移动时,它所产生的净流动现象称为电流。
物质的电子可以失去也可以得到,物质具有得电子的性质叫做氧化性,该物质为氧化剂;物质具有失电子的性质叫做还原性,该物质为还原剂。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由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所决定,但与得、失电子数目多少无关。
电荷的最终携带者是组成原子的微小电子。在运动的原子中,每个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都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而原子核里面的质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正常情况下,在物质中电子和质子的数目是相等的,它们携带的电荷相平衡,物质呈中性。物质在经过摩擦后,要么会失去电子,留下更多的正电荷(质子比电子多)。要么增加电子,获得更多的负电荷(电子比质子多)。这个过程称为摩擦生电。(www.xing528.com)
摩擦可以产生电荷
知识小百科
电的定义
正电和负电
静电是指当物体带有的电子多于或少于原子核的电量,导致正负电量不平衡的情况。当电子过剩时,称物体带负电;而电子不足时,称物体带正电。当正负电量平衡时,则称物体是电中性的。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分别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科学上规定: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相同的,规定为正电;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相同的,规定为负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