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风俗:历书与历法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风俗:历书与历法的重要性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历书与历法历书是根据历法用年、月、日编排的一种印刷品,它是协调人们的行动和安排各种活动不可缺少的东西。古代的历书称为“皇历”,这是因为唐朝文宗皇帝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亲自审定,并只许官印禁止私刊。所以至今还有人把历书称“皇历”。一是阳历,全称太阳历或纯阳历,是以太阳运动为主要依据而制定的。在人们的长期生活中,阴阳历一直被用来指示农时,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后来人们干脆把它叫“农历”,沿袭至今。

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风俗:历书与历法的重要性

历书与历法

历书是根据历法用年、月、日编排的一种印刷品,它是协调人们的行动和安排各种活动不可缺少的东西。

古代的历书称为“皇历”,这是因为唐朝文宗皇帝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亲自审定,并只许官印禁止私刊。每年至除夕,皇帝就把新历书赐给文武百官,受赐的臣子受宠若惊,立即上表颂谢皇恩。所以至今还有人把历书称“皇历”。“老皇历”一词便由此而来。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785)制历大臣专为宫廷设计了一种日历,每天一页,既有时令,又可记事。如国家大事、宫廷要闻、帝王言行、天气阴晴都可如实登载。年终汇集一起,便是一套有价值的资料,很像如今的台历。

我国古代的典籍之林中,有一本有关天文历法的著作,名叫《夏小正》,保留于《大戴礼记》。书中记载一年十二月有关天象、农作物生长及其他物候季节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窥见古代大自然的整体面貌,候鸟飞去又复还;昆虫蛰醒、产卵、鸣叫;梅花桃花的结实,又被人们制成调料等。它还提醒人们种黍、种麦、捕鱼、牧羊、驯鹿、养马等。所记的这些生态现象,经现在科学家考察认为,大多数的结论还是正确或有一定道理的。可见在世界大部分地方还沉浸在蒙昧之中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有了这部不同凡响的科普物候历了。

明清以后的历书在内容上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在年月日时,生产物候和文史知识等之外,被涂上了相当的封建迷信色彩,渗入了若干“择吉算命”“关煞禁忌”之类骗人的货色。建国后国家十分重视历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在内容上增加了科技文化含量,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更加体现了人民生活社会需要,受到人们的欢迎。

历书(也称通书),是根据历法编排的,而历法则是按天体运行规律制定出来的。

在几千年以前,人类长期过着“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的生活,只能按太阳的升落来生活起居。后来,首先对昼夜交替的一“日”和寒暑变更的一“年”,有了计时观念;接着又把太阴的盈亏变化周期作为一“月”的记时单位。

所谓历法,就是把年、月、日、时等计时单位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组合,便于记录和计算的时间序列。这种序列同时又符合天体运动的规律和地面物候变化的实际。

我国是从事天文研究较早的国家。也一直十分重视历法的制定。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早在秦以前就有了古历六种。以后每个朝代,屡经变革,历法仍在不时修改,先后曾出现历法百种以上。到了明清,历法臻于完善,基本定型。(www.xing528.com)

由于历书是根据天体、物象和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国家民族不同,历法也就各异,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的历法仍名目繁多,异彩纷呈,但如果按其本质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一是阳历,全称太阳历或纯阳历,是以太阳运动为主要依据而制定的。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三十一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三十天;二月是二十八天。但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天(太阳年),所以每四百年中有九十七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现在国际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的一种。

公历以公元纪年为标准。公历纪元又称基督纪年,是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一种纪年法。因它采用累计方法纪年,简便宜记。它以传说中的耶稣基督降生年为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平帝元年)。这种纪年法开始在教会中使用,直到公元16世纪先后为欧洲各基督教国家采用。我国于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起采用公历。新中国成立后仍以前制。

二是阴历,也称太阴历,是根据地球的卫星——月亮圆缺盈亏变化的周期而制定的。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5天)为一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积十二个月为一年,一年354天或355天。

阴历的日期表示着一定的月相。初一是朔(新月),十五、十六或十七是望(满月),初七、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月相变化是人们很容易直接看到的天相,所以各国的历史上大都首先采用太阴历,后采用太阳历。伊斯兰教历就是阴历的一种。现在也只在阿拉伯和非洲一些国家保留。

三是阴阳历,它兼有阴历和阳历的性质。主要特征是按月相盈亏变化的周期来定月,又按照寒暑节气的周期来调整年的长度。由于月球绕地球一周是29.5305天,不是一个整数,因此又分小月与大月,小月二十九天,大月三十天。一年又分十二个月,但它的十二个月总天数不足一个回归年,大约每年相差十一天,因此为了与回归年统一,又规定了“三年一闰,十九年七闰”的方法,闰年为十三个月。平年总天数小于一个回归年,闰年总天数大于一个回归年,十九年中的平均值就基本与回归年一致了。据说古代的巴比伦历、希腊历和我国的太初历、大明历、皇极历、奉元历等都是阴阳历。在人们的长期生活中,阴阳历一直被用来指示农时,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后来人们干脆把它叫“农历”,沿袭至今。因这种历法相传始于我国夏代,所以又称“夏历”。

阳历、阴历各有所长,而阴阳历则可截长取短,互相补充。阳历虽然能指示季节,能准确地确定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但却不能反映月球与地球的关系。阴历能反映月相变化,而月相变化又与地球潮汐、海流、气象地震、日月食都有密切关系。同时它的正月比阳历的元旦更接近春季的开始,春节又正好在冬忙之余,春耕之前的岁寒时节,在这样的时节庆祝新春,最为适宜,所以公历将与农历长期并存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