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丹麦:从失业率40%到与中国建交

丹麦:从失业率40%到与中国建交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20年通过公民投票,石勒苏益格北部归还丹麦。1924年丹麦社会民主党首次单独执政。此次经济大萧条造成丹麦1933年失业率高达40%,政府将货币大幅度贬值以刺激出口。但是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于1940年4月9日大举进攻,丹麦政府当天宣布投降。1945年5月4日,德国占领军投降,丹麦重获解放。1950年5月11日丹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丹麦:从失业率40%到与中国建交

2.霸权角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执行中立政策,后应德国要求布雷封锁了松德和贝尔特海峡水域。德国投降后,丹麦要求在石勒苏益格举行公民投票解决归属问题。1920年通过公民投票,石勒苏益格北部归还丹麦。

1924年丹麦社会民主党首次单独执政。但是面对棘手的失业问题和经济萧条,社民党政府提不出妥善解决办法,两年后被迫辞职。1929年全球经济大衰退时期,社民党大选获胜,和激进左翼党联合组阁,此后除有几次短暂失利外直到70年代均由社民党单独或联合组阁。此次经济大萧条造成丹麦1933年失业率高达40%,政府将货币大幅度贬值以刺激出口。1933、1934年同英国、德国先后签订了农产品协议,并相应调整了农业生产,缓和了经济萧条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丹麦没有卷入欧洲大陆的纷争,并于1939年接受德国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于1940年4月9日大举进攻,丹麦政府当天宣布投降。1941年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由美军占领,与丹麦失去联系。除1944年冰岛独立以外,格陵兰和法罗群岛在战后均归还丹麦。(www.xing528.com)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人民在“自由委员会”、“国土与人民”等组织领导下,以各种方式展开了反法西斯德国和本国纳粹分子的斗争。随着德国统治和搜刮的变本加厉,斗争规模越来越大,由小型的破坏活动发展到大规模怠工和总罢工。地下抵抗组织不仅在丹麦本土活动,还在瑞典成立了一支由5000人组成的武装力量“丹麦营”。1945年5月4日,德国占领军投降,丹麦重获解放。

1947年,丹麦接受了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丹麦加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月加入欧洲委员会。1950年5月11日丹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丹麦再度修改宪法,规定丹麦为君主立宪国家,议会为一院制。对外积极发展北欧合作。1973年加入欧洲共同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