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宋辽金元时期工艺的发展及影响

宋辽金元时期工艺的发展及影响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宋代的手工业水平比较高,在品类发展、生产规模、工艺技术、管理及贸易诸方面均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宋代画院制度的建立,使绘画得到重视,并直接介入工艺美术的制作。此外,南宋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也促进了工艺的发展。宋元时期,少数民族工艺受到汉族文化和工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辽代的辽瓷、金银器,金代的钧瓷和元代的青花、釉里红,西夏和元代的染织等。

宋辽金元时期工艺的发展及影响

宋辽金元时期的工艺

宋代的手工业水平比较高,在品类发展、生产规模、工艺技术、管理及贸易诸方面均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官方的手工业管理机构比唐代更为庞大,分工精细。官营手工业的工匠多数是招募而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民间手工业作坊的经营则更加灵活开放。宋代的商业十分发达,城市经济日趋繁荣,手工业已经普遍成为商品生产。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店铺林立,百货云集,城市手工业十分繁荣。北宋张择端(1085—1145)的《清明上河图》生动直观地呈现了汴梁城繁忙的商业活动。长安洛阳、福州、泉州扬州、成都等大城市的周边有定期集市,逐渐衍生为市镇(又称“坊场”)。

宋代可谓“瓷的时代”,各种工艺中陶瓷最为杰出。名窑遍布南北,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名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陶瓷品种,如定窑的白瓷、汝窑的青瓷、官窑的粉青、哥窑的开片、钧窑的窑变、景德镇窑的影青。此外如北方的磁州窑、南方的吉州窑等民窑,产品清新质朴,在民间十分流行。宋代陶瓷工艺集历代之大成,达到空前繁荣。宋代染织工艺发展水平较高,丝织品种丰富,生产中心在江南漆器生产不仅官方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而且民间制作也很普遍,并形成了地方中心。玉雕工艺中则突出“巧色”运用,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由于宋代的理学十分兴盛,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宋代的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工艺都以简洁朴质的造型取胜,少有繁缛装饰,具有典雅平易的风格。宋代画院制度的建立,使绘画得到重视,并直接介入工艺美术的制作。例如刺绣、缂丝等工艺多以表现绘画为目的,成为以欣赏为主的工艺品,对后来明清的工艺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鸡冠壶1127年,金兵南下,攻破开封,宋室南下定都杭州,史称南宋。宋王朝南迁的同时,也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能工巧匠带到南方,带动了南宋手工业的发展,纺织、印染、造船、陶瓷、造纸印刷等工艺发展尤为迅速。此外,南宋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也促进了工艺的发展。(www.xing528.com)

宋元时期,少数民族工艺受到汉族文化和工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艺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辽代的辽瓷、金银器,金代的钧瓷和元代的青花、釉里红,西夏和元代的染织等。辽代开国后兴起了瓷业,并设立了专管窑务的瓷窑官,主要仿定窑瓷系,品种以仿皮袋的鸡冠壶最具代表性。金代后期,陶瓷技术方面出现了新的创造,尤其是钧瓷开创了青釉中带有红斑的彩瓷装饰。皮毛工艺是西夏手工业中最为发达的品种。

元代的手工业在不断征战中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是元朝政府却十分重视搜罗俘虏工匠,以满足军事生活的需要。制作兵器的工匠被编为“军匠”,其他的技艺者称为“匠户”,工匠的地位是世袭的,在监督下从事生产劳动。

元代的工艺以染织工艺成就最大。在丝织物中加金的织金技术是元代的特色,代表品种是被称为“纳石失”的织金锦,它除了用于满足贵族享受外,还用作赏赐物品,其中以回族工匠技术最为精湛。在元代,棉织工艺得到了普遍发展,实用且物美价廉的棉织品代替了传统的麻织物,广受欢迎。江苏松江(今属上海)的黄道婆(约1245—?),为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强悍英武的元代统治者,在游牧生活中形成了大吃大喝的生活作风,由此形成了元代工艺粗犷、豪放、刚劲的风格。陶瓷器皿厚重粗大,丝织品富丽堂皇,即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体现。元代亦重视宗教的传播,其中以佛教道教较为盛行,宗教成为各类工艺中很常见的题材。疆域的扩大和交通的发达使元代国内各族的联系以及国际交流比较频繁,促进了工艺美术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异域风格的吸收与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