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让你眼前一亮的管理经济学-收录在经济学常识大全集中

让你眼前一亮的管理经济学-收录在经济学常识大全集中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让人刮目相看的管理——管理经济学企业的管理非常重要,它的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然后将放置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辆汽车的车牌摘掉,并且将顶棚敞开。而放置在帕罗阿尔托的那辆汽车,一个星期了依然完好地停留在原地,无人问津。没有防护挡板,虽然埋下了安全隐患,但收取加工零件会更方便、快捷一些,这样杰瑞就可以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

让你眼前一亮的管理经济学-收录在经济学常识大全集中

第三章 让人刮目相看的管理——管理经济

企业的管理非常重要,它的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但在这个市场经济中,仅仅知道怎样管理还是不行,它得结合经济的概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才是企业进行管理的目的。本章我们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管理这一理念,教你怎样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的回报。

菲利普·辛巴杜的实验:破窗效应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找了两辆汽车,这两辆汽车的外观一模一样,他把其中的一辆放置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放置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然后将放置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辆汽车的车牌摘掉,并且将顶棚敞开。只一天的时间,这辆车就被盗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而放置在帕罗阿尔托的那辆汽车,一个星期了依然完好地停留在原地,无人问津。为此,辛巴杜拿着锤子将那辆汽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几个小时的时间,车子就不见了。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在这项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理论,即“破窗效应”。

经济学名词直通车: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的内容是: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其实,这也就类似中国人常说的“破罐子破摔”的情况。

“破窗效应”说的更为直白一点,就是环境对人的暗示和诱导作用。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它极具破坏性。如果你第一次吸毒没有被制止,你可能就吸上了;如果你第一次抽烟没被制止,你可能就抽上了;如果你的孩子玩游戏到深夜你不管,他可能就认为可以玩到深夜;如果你们家有人用完东西不放回原处,很快你们家就会到处摆满东西;如果你第一次打开柜门后不关上,没有得到纠正,以后你也基本不关;如果你第一次跟父亲顶嘴而没有深刻反省、你会一辈子跟父亲顶下去……“细节”为什么能“决定成败”?就是因为细节对人的暗示性纵容会对事件的结果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企业的管理中,如果你想要企业顺利地运营下去,如果你想要让公司发展壮大,就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并要严格照着规章行事。如果企业中出现了“小偷小盗”、“小奸小恶”的行为,作为管理者若是熟视无睹、纵容默许,“破窗效应”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演绎,从而引发不可收拾的结果。

美国有一家公司,规模不是很大,但极少炒员工鱿鱼,并以此而著称闻名。可是一次,作为资深车工的杰瑞,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之后,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没有防护挡板,虽然埋下了安全隐患,但收取加工零件会更方便、快捷一些,这样杰瑞就可以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不巧的是,杰瑞的举动被无意间走进车间巡视的主管逮了个正着。主管雷霆大怒,令他立即将防护板装上之后,又站在那里大声训斥了半天,并声称要作废杰瑞一整天的工作。第二天一上班,杰瑞就被通知去见老板。老板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离开公司那天,杰瑞流泪了,工作了几年时间,杰瑞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公司从没有人对他说不行。可这一次不同,杰瑞却因为私自卸下挡板这一小事而被无情地逐出了公司,要知道这个公司是自己卖命多年的公司,自己为其创造了多少价值啊?公司怎么可以这样待他呢?

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对那些看起来轻微的、个别的事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你的企业里,第一个迟到的人一定要被处罚,否则别人会认为迟到不重要;第一次浪费资源的事情不制止,你的员工就会形成浪费的习惯;第一个上班玩游戏的人一定要批评,不然大家会比着玩;违反公司流程的第一次行为必须严肃处理,类似的行为才不会重复发生……

对此,人们也许会认为这是“小题大做”了,但要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窗户玻璃”,否则,小心你的玻璃被打得精光光!

羊群和狼群的相生相克:鲶鱼效应

澳大利亚,有一个大型牧场经常被狼群骚扰着,牧民们放养的羊群经常无缘无故就丢失了,而且夜里睡觉还得担心狼群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突袭羊群。羊群是牧民们的主要收入,野狼对羊群的袭击,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经济收入。因此,狼群对羊群的攻击,让放牧为生的牧民们大为烦恼。为了能将狼群“斩草除根”,牧民们向当地的政府和军队求助,最后狼群在政府和军队的大力捕杀下,被“赶尽杀绝”。

牧场的羊群没有了狼群的威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生息,就慢慢壮大起来,这让牧民们非常高兴。可是好景不长,几年之后,他们发现羊群的产值率大大下降,而且羊群总体的抵抗力越来越差,病残的羊群数量越来越多,羊毛的质量也不如从前那么光亮。牧民们这才反应过来,没有狼群的威胁了,羊群的天性就变得迟钝,因为没有了生存的压力,可以不用像以前一样为了活命而拼命地奔跑了。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牧民们只好又求助于政府,政府为牧民们引进了一批野狼。野狼的出现,又重新威胁着羊的生存,重新提高了羊的警觉性。一段时间后,虽然不断有羊群丢失,但羊群的总体数量还是提高了上去,这是因为,羊群吃掉的总是那些老弱病残的羊,这也就是生物链上的优胜劣汰。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实,生物链上的优胜劣汰就是经济学上的“鲶鱼效应”的应用。

经济学小知识: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即采取某种手段或措施去刺激一些企业,让它们因此而活跃起来,然后参与到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去,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类行业和企业。

鲶鱼,其实就是一种生性好动的鱼类,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它自从成了渔夫用来运送沙丁鱼,保证沙丁鱼能够成活的工具后,就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鲶鱼效应也因此而来。

大家都知道挪威人喜欢吃活的沙丁鱼,而且市场上活的沙丁鱼价格比较昂贵,这就成了渔夫们赚钱的一条门路。挪威的很多渔夫加入到贩卖沙丁鱼的行列中。可是沙丁鱼因为不好游动、生性懒惰,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死亡率很高,沙丁鱼一旦死亡,在挪威的渔市中就一文不值了,好多渔夫因此要狠狠陪上一笔,所以大家只能望着沙丁鱼而害怕起来。但却有一个渔夫他总能让沙丁鱼活着运到市场上去,然后卖个高价。这个聪明的渔夫在运输沙丁鱼的过程中,往鱼槽里放入了一条会吃沙丁鱼的鲶鱼。鱼槽里的沙丁鱼见到鲶鱼,危险意识迅速提高,沙丁鱼们为了不被鲶鱼吃掉,不得不在鱼槽里拼命游走,和鲶鱼周旋起来。就这样因为一条鲶鱼,沙丁鱼不再懒惰、安静、平稳,它们不停地在鱼槽里游来游去,“一潭死水”就在鲶鱼的威胁下活跃起来。渔夫用这个办法每次都能将沙丁鱼活着运到市场,然后卖个高价。这也就是经济学领域著名的“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实质上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企业和员工队伍的一种有效方式。最近浙江某市的媒体报道一条消息说,从今年开始,某市将实行公务员聘用制,率先打破了公务员的“铁饭碗”制度,让公务员有了择业的需求,而且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政府还说那些专业强、技术好的公务员只要一旦被聘用上了,薪酬也将得到提高,是普通公务员的数倍。该市这一前无古人的开天霹雳之举措,打破了政府机构的等级森严的状况,改变了公务员的官僚主义作风,解决了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大大地刺激了公务员的行政效率,增强了公务员的责任感、危机感。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的基础上聘任制发挥了“鲶鱼效应”的作用。

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实现管理的目标,适当地输入鲶鱼型的人才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来说,当一个企业进入较为稳定的状态时,企业里的员工也就开始出现“一团和气”的情况,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明显降低,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此企业管理者们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就开始往企业里输入几个“鲶鱼型”人才,用“鲶鱼型”人才产生的“鲶鱼效应”“医疗”企业的“病根”。

所以,“鲶鱼效应”不仅是动物世界的一条生存法则,它还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其应用于管理之中。羊和沙丁鱼只有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有强烈的求生意识,从这种角度来说,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个人和企业要想发展,也只有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才会产生爆发力,这时,个人和企业就会竭尽所能地去发挥自己的潜能。

别被别人挖走利益:企业的知识产权

2007年11月17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筛选出了100件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公布于众。最高人民法院的负责人表示,“这100件典型案例是从改革开放30年来最高法院审理的案件和各高级人民法院推荐的地方法院案例的基础上筛选出来的。”在这100件案件中,有由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北京嘉裕东方葡萄酒有限公司诉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原审被告南昌开心糖酒副食品有限公司等商标侵权纠纷上诉案等典型案例50件;有由全国地方法院审理的北京秀水街服装市场有限公司诉法国香奈儿股份有限公司及原审被告黄善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上诉案等50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其中涉及的内容有专利案件的、有商标案件的、有涉及著作权案件的、有涉及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有行政案件以及刑事案件等等的不同类型的案例。

这些案件有的曾在社会上引起过轰动,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有些案件填补了法律的空白,推动了知识产权法制的进程,具有重大的法律意义。同时最高人民法院的负责人说,更为重要的是,这100件案件的审理结果都很好地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价值。因此,很有必要拿出来让公众借鉴、参考和阅读。

由这个事件中,是不是有很多的人都要这样问:“为什么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知识产权案例会越来越多了呢?”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法律法规开始完备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知识产权本身的原因。我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直接因素。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就提出,“没有产权的社会是一个效率绝对低下、资源配置绝对无效的社会”。美国的经济学家威廉姆森也表示:“运行及资源配置有效与否,其前提之一就是要实现明确双方交易之前的产权,以确保交易后不会因未来的不确定性产生困扰,不会带来事后的交易成本。”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都是科技的进步带来的,而科技就是知识。假如一家公司率先引用某种先进的生产技术,那么,这家公司的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那么它的生产成本就会降低,因此它的产品在同类产品的市场上就会获得竞争优势。这是每一个公司管理者所愿意看到的局面。相反的,如果一家公司的生产技术迟迟上不去,那么,这家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就只能处于被动局面,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

经济学小知识: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

所以知识能为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而对知识的唯一占有就是知识产权,这就会让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就好像垄断一样,我是唯一的,那么,所有的其他企业都无法与之相竞争。

2005年,深圳迈科龙公司(计算机生产软件厂商)提出的名为“一种软件保护方法”和“一种信息传递保密方法”两项重要的发明专利,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其中前者更夺得第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两项专利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被推广,并于2006年中旬时,实现新增销售额2.4亿元、新增利润1.4亿多元,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无独有偶,欧美很多国家的企业就是利用知识产权——专利运营的方式赢利。2001年,英国电信利用转让专利进行赢利。其申请的专利有1万项之多,在转让专利后6个月内,公司就创造了1400万美元的专利收入。另外一个专利运营的例子是美国高通公司,2006年,在高通公司的收入中,专利许可费用高达30%左右,1.6亿美元的税前利润有30%~25%的专利许可的收入。

因此,在如此丰厚利润的诱惑面前,有很多人就打起了知识产权的主意,侵犯知识产权的事件不管是在电视上还是报纸上,时有耳闻。

2005年的时候,格力集团公司收到福建省闽清县工商局的电话,在电话中工商局的人员告诉格力空调的负责人,说该局在查获大批涉嫌假冒“格力”品牌的热水器。于是,格力集团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假冒“格力”公司的是中山某卫厨电器公司。为了保护格力的合法利益,格力集团公司要求对方迅速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但双方协商之后,并未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于是,2007年的时候,格力集团向中山市中级法院提交起诉状,格力集团向法院起诉被告生产与原告相同的产品,造成与原告产品混淆,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格力集团将事情诉诸法律之后,为了解决问题双方通过庭外和解达成协议,即中山市某卫厨电器公司清除其产品及外包装上的“格力”字样,对法院查封的带“格力”字样的产品在解封后10日内清除。另外,对于已销售的产品要退回厂里重新处理,以及在该公司厂内的所有产品,外包装上的“格力”字样必须在协议生效后三个月内清除,并一次性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

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侵权案,为了维护产权所有者的利益,国家怎么来保护知识产权呢?

第一,加强立法,用法律条文来保护知识产权。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规定了6种知识产权类型,即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并规定了知识产权的民法保护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也在第七节,以八条的篇幅,确定了知识产权犯罪的有关内容,从而确定了中国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制度。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发明奖励条例》等单行法和行政法规也都对相关的知识产权作了规定。

尽管国家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知识产权,但是还是有这么多的侵权案,证明国家的这些法律法规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那么,就有待于完善它们,为知识产权真正地保驾护航。

第二,要加大惩罚侵犯知识产权的力度,增加侵权行为的成本。因为现在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还极不完善,因为很多的人都来钻法律的空子。在侵权成本较低时,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必然频频发生。为了能减少这类事件,政府就应当加大惩罚力度,每侵犯一次别人的知识产权,就处以巨额的罚款。以此来执行严格的产权制度,以使知识产权得到完善的保护。

2006年,美国Grokster与好莱坞唱片公司展开了一场产权纠纷案。该案所展示的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作为我国的参考。(www.xing528.com)

2006年2月,好莱坞唱片公司控告P2P服务商Grokster公司具有对其版权文件的盗版活动,并要求它停止发布其软件。经美国最高法院审判并宣布,由于Grokster公司的P2P服务有侵权嫌疑,将必须被关闭——尽管其内含有新兴的技术发展因素。并要求Grokster公司支付5000万美元(4亿人民币)的经济赔偿金。

经济学小常识:能保证经济高效率的知识产权的特征

1、具有明确性。即明确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各种权利,对限制和破坏这些权利时的处罚的完整体系。

2、具有专有性。即由它带来的报酬和损失都可以直接与有权采取这一行动的人相联系。

3、具有可转让性。即知识产权所有者有将其转让处理的权利。

4、赢利性。市场经济中的绝大多数的知识产权应当可以作为有价值的商品带来收益。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其价值内所蕴含的知识产权的比重日益增长,因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逐渐显得非常重要,这也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知识就是力量。

同时,在二十一世纪,以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群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展开。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要求高水平人员花大量的精力和经费研究开发出来。为保护这些成果不被无偿占有,也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开发,需要对这些成果实施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所以,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选择购置方案还是改造方案:沉没成本效应

有一项目A,上马项目需要添置设备B,购置成本2000元,而决策者目前已经拥有闲置的设备C,其帐面成本为3000元,并在主要性能上与设备B相同,但要完全满足项目A的需要,还必须对其进行改造,改造成本500元。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方案,购置方案和改造方案。对购置方案而言,设备成本为2000元,而对改造方案则为3500元(30 00+5 00),如果以两方案的设备成本进行比较,那么购置方案的设备成本更低,减少了1500元(3500-2000),这样一比较,好像应该选择购置方案了。那么,是否意味着真的应当做出如此的决策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购置方案中,设备成本2000元在决策时尚未实际发生,如果决策采用该方案时,新增成本也为2000元;而在改造方案中,由于闲置的设备C的帐面成本在决策前已经实际支出,无论决策结果如何,都无法收回该帐面成本(假设该设备无转让价值),因此,帐面成本3000元即为沉没成本,而改造成本500元才是新增成本。通过这样的分析,购置方案在新增成本上要比改造方案高50元(4000-3500),所以,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应当选择改造方案,而不是购置方案。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所以沉没成本又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制的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因此,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无需考虑。

由沉没成本带来的则是沉没成本效应。

经济学小知识:沉没成本效应

沉没成本效应就是指对于某一项目已经花费的支出或者是形成了某些亏损的投资,而这些成本或者亏损会进一步推动对该项目进一步增加投资。

某大学在两个城市的交界处买了一块地皮,这里比较荒凉但却便宜。大学领导的起初用意是投资20万元办一座生产豆奶的校办食品加工厂。结果一生产就亏损,很不景气。如果就此打住,这20万元对于大学来说也算不了什么。但是学校领导很不甘心,不愿让这笔钱就此打了水漂,于是又投资50万从德国引进全套的进口设备,希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以赢得效益。结果还是一个字:赔。此时如果放弃这家工厂,将其折价处理,应该说损失还可以承受。但是学校领导的思维却是这样的:已经投入了70万,如果放弃,损失太大,不如继续在这块地皮上投入,以期扭亏为盈,于是又做出决策:投入200万,在这里建立实习基地……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最后,这块地皮干脆建成了该大学的西校区,一共投资两个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校区而今已经成了笑谈。它孤独地矗立在荒郊野外,其他大学的新校区则全部搬进了大学城。

这就是一种沉没成本效应。但这种沉没成本效应不管是对企业或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这种沉没成本效应的发生。

2000年12月,计算机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Inter)宣布取消整个 Timna芯片生产线。Timna是英特尔公司专为低端的PC市场设计的整合型芯片,当初在将巨资投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英特尔公司的预测是:今后计算机减少制造成本的途径将是通过高度集成(整合型)的设计来实现,针对这一分析,公司大力着手生产整合型的Timna芯片。可是后来,PC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PC制造厂商通过其他的系统成本降低方法,已经达到了目标,于是为Timna芯片投入的成本成了典型的沉没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果断决定:让这一项目下马,从而避免在这个项目上消耗更多的资金。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尽管 Timna芯片给英特尔公司造成了损失,但及时放弃的做法使得公司得以将资源应用于其他领域,其收益很快便消除了沉没成本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个人在奋斗过程中不可避免会走一些弯路,关键是及时发现错误,纠正方向。企业经营也是如此,沉没成本既然已经发生,当务之急便是审时度势,能用则用,能舍则舍,才能去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

福特的高工资低成本策略:效率工资

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开始向其工人支付每天5美元的工资。由于当时流行的工资在每天2-3美元之间,所以福特的工资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求职者在福特汽车工厂外排起了长队,希望获得这样的工作机会。

福特的动机是什么呢?亨利·福特后来写道:“我们想支付这些工资,以便公司有一个持久的基础。我们为未来而建设,低工资的企业总是无保障的。为每天8小时支付5美元是我们所做出的最好的减少成本的事之一。”

从传统经济理论的角度看,福特的解释有点怪。他提出的高工资意味着低成本,而不是高成本。也许他是用高工资提高工人的生产率。

实际上有证据表明,支付如此高的工资有利于公司。根据当时的一份调查报告:“福特的高工资摆脱了惰性和生活中的阻力。工人绝对听话,而且可以很有把握的说,从1913年的最后一天以来,福特工厂的劳动成本每天都在下降。”旷工减少了75%,这表明工人的努力程度大大提高了。高工资改善了工人的纪律,使他们更忠实的关心制度,并提高了他们的个人效率。

经济学小知识:效率工资

效率工资指的是企业支付给员工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工资以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激励与薪酬制度。它是一种筛选机制,它通过高于市场工资水平的高工资挑选出优秀员工,并将他们留在企业内。同时,这种效率工资可以相对提高员工努力工作、对企业的忠诚,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采用了效率工资后,员工努力工作的动机增强,而偷懒、欺骗等败德行为的动机则有所降低,由于员工败德行为的概率下降了,那么也就相应的减少了对员工的监控成本。

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效率工资已被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知识企业所采用。并且随着知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随着知识、技能和经验越来越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稀缺性资源,随着资本对一般性劳动的替代作用日益提高,而与知识性劳动间的互补作用日益突出,效率工资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这种示意作用越来越明显。

跟效率工资相关的则是效率工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工人工作的效率与工人的工资有很大的相关性,认为高工资使工人效率更高。目前,主要存在四种效率工资理论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适用于穷国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影响营养。多给工人点工资,工人才吃得起营养更丰富的食物,而健康的工人生产效率更高。

第二种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效率工资认为,高工资减少了劳动的流动性。工人由于许多原因离职,接受其他企业更好的职位,改变职业,或者迁移到其他地方。企业向工人支付的工资越高,留在企业的激励越大。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减少了离职的频率,从而减少了雇佣和培训新工人的时间和费用。

第三种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力的平均素质取决于它向雇员所支付的工资。如果企业降低工资,最好的雇员就会到其他企业工作,而留在企业里的是那些没有其他机会的低素质员工。

第四种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提高了工人的努力程度。这种理论认为,企业不可能完全监督其雇员的努力程度,而且,雇员必定自我决定是否努力工作。雇员可以选择努力工作,也可以选择偷懒,并有被抓解雇的风险。这里引起了工人的道德风险。企业可以通过高工资减少工人的道德风险,提高工人的努力程度,进而提高工人效率。

虽然这四种理论在细节上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由于企业向内部工人支付高工资就能更有效的运行,所以企业发现使工资高于供求均衡的水平是有利的。

但效率工资的增加对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一定有作用吗?答案是否定的。

智能公司是一家生产手机的公司。创业初期,大家不拍苦不怕累,从早到晚拼命干。公司发展迅速,几年之后,员工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几百人,业务收入由原来的每月几万发展到每月上百万。企业大了,人也多了,但公司领导明显感觉到,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越来越低,也越来越计较。

于是,该公司的管理者特意到书店买了一些有关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来学习,看到这样一段话:“经营的原则自然是希望能做到‘高效率、高薪资’。效率提高了,公司才可能支付高薪资,但松下先生提倡‘高薪资、高效率’时,却不把高效率摆在第一个努力的目标,而是借着提高薪资,来提高员工的待遇,然后再达到高效率。”

他想,公司发展了,确实应该考虑提高员工的待遇,一方面是对老员工为公司辛勤工作的回报,另一方面是吸引高素质人才加盟公司的需要。为此,智能公司重新制定了薪酬标准,大幅度提高了员工的工资,并且对办公环境进行了重新装修。

高薪的效果立竿见影,智能公司很块就聚集了一大批有能力的人。所有的员工都很满意,大家热情高涨,工作十分卖力,公司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但这种好势头维持不到两个月,大家又慢慢恢复到懒洋洋、慢吞吞的状态。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效率工资是一种交换。在效率工资理论中,企业的效率工资是用来交换员工加倍工作的,而员工的加倍工作也是用来获取企业的高工资。社会关系中的互惠原则是效率工资起作用的基本条件。所以,也就意味着员工要想拿高工资,那么就得更努力地工作。

所以,这种工资的提高只表现在单位内部,实际上它的平均水平并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如果员工想跳槽,凭借他们的才能肯定能找到比该工资更高的企业。这里就说明智能公司的老总虽然从书本中获得启示,但他并没有搞清楚效率工资和高工资之间的区别,单纯地认为只要单位内部调高了工资,就能创造高效率。

那对于公司的管理者来说,效率工资到底要开出多少才会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呢?这主要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失业率、其它公司支付的工资、工人怠工被抓住的概率等等。

失业率高时,厂商不必支付很高的工资,因为工人一旦被解雇将很难找到相同的工作,对工人来说,高失业率意味着被解雇的成本增加。其它公司支付的工资更低,该公司并不需要支付很高的工资就可以诱使工人努力工作。此外,如果工人怠工被发现的概率很低,厂商则需要支付很高的效率工资,则不能发挥激励作用;高于效率工资,则加大成本,增加企业负担,提高失业率,出现高工资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