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计划经济阶段(1949—1978)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三十年里,中国体育一直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发展和壮大的。这一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尽管有曲折和坎坷,尤其是“文革”十年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但是整体上仍是前进和发展的。客观地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运用政府有力的行政手段,集中计划、动员、调配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较好的宏观效益,奠定了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包括建立和完善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体育体制,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工作者队伍,改造和兴建了一大批体育场馆等;二是运用行政手段推广和普及了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提高了健康水平;三是依靠举国体制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我国部分竞技运动项目水平迅速提高,为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开展和平外交作出了重要贡献。(www.xing528.com)
这一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脱离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显现出越来越突出的矛盾:一是国家统得过多、管理过死,一切体育事务都由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来操办和控制。这种做法造成了政府行政机构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致使体育事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体委系统内的事业,也造成了社会体育组织职能虚化,社会各方面兴办体育的积极性、创造性无法发挥。二是排斥商品化经营和市场机制,在认识上把体育单纯视为纯公益事业,在实践上把体育机构统统作为事业型单位来对待,搞“一大二公”,排斥公有制以外的体育企事业单位的自下而上和适度发展,忽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育事业的所有制结构应当同较低的、多层次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由于传统体育排斥体育职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体育事业单位不能搞经营创收,不能通过有偿服务来补偿消耗,更不能按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主动扩大体育服务,发展体育产业,致使政府财政拨款成为体育事业经费的唯一来源。而随着体育事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现代体育日益呈现资金密集的特点,体育经费需求与国家财政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四是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用人制度的铁饭碗,使得体育事业单位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动力,人、财、物浪费严重,工作效率和效益不高、经费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事业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