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心机智,功名可期|冰鉴全鉴

内心机智,功名可期|冰鉴全鉴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内心机智则功名可期内“奸”者,功名可期。内心机智的人往往能够功成名就。雍正的第二大特点是对军机处印信的管理非常严密。而自从设立军机处以来,调谴军机大臣,摆脱了官僚机构的独断专行,使雍正的口谕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每一个职能机构,从而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设立军机处将“生杀之权,操之自朕”的雍正推向了封建专制权力的顶峰。

内心机智,功名可期|冰鉴全鉴

内心机智则功名可期

【原典】

内“奸”者,功名可期。

【译释】

内心机智的人往往能够功成名就。

解读

有些人做事时,表面看上去轰轰烈烈,然而这些人大部分“雷声大,雨点小”“说得比唱得好听”,就是见不到办事的效率

还有一类人,在平日里很少“显山露水”,表面看上去很不显眼,然而他们却能在暗中默默地将事情完成,丝毫不张扬,这就是《冰鉴》之所谓内“奸”。

在这个社会上,做事太张扬、太露虽然能够显得自己高人一头,然而却能引来众多人的妒忌,让别人也更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确切地说是更关注失误),这样就会给自己日后的工作带来众多的压力和不便。

清朝皇帝雍正也曾这样认为:“但不必露出行迹。稍有不密,更不若明而行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雍正不但嘴上这么说,在他的执政生涯中也是如此做的——(www.xing528.com)

雍正皇帝之前,历代王朝都以宰相统辖六部,宰相权力过重,使皇帝的权威受到了一定影响,如果一个君王有手腕驾驭全局,使宰相为我所用,这当然很好,但如果统领军队的宰相超权行事,时间一长便很容易与皇帝、大臣们产生隔膜和分歧,很容易给国家添乱子、造麻烦。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雍正即位之初虽然掌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但举凡军国大政,都需经过集体讨论,最后由皇帝宣布执行,不能随心所欲自行其是——权力受到了制约,皇位受到了挑战。雍正设置军机处,正是把自己推向了权力的金字塔顶端。简单地说,就是皇帝统治军机处,军机处又统治百官。

军机处还有一种职能,即充当最高统治者的秘书的角色,类似于情报局,有很强的保密性。军机处是在雍正七年( 1729)六月清政府平息准噶尔叛乱时产生的。雍正密授四位大臣统领有关军需事务,严守军报、军饷等军事机密,以致此后两年不被外界熟知,保持了工作的高效运转和战斗的最终胜利。

雍正对军机处的管理特别严密。他对军政大臣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要求他们时刻同自己保持联系,并留在离皇帝最近的地方,以便随时召入宫中应付突发事件。军机处也会像飘移的帐篷一样随皇帝的行动而不断改变。皇帝走到哪里,军机处就设在哪里,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现场办公。军机处关注雍正对工作、对百官的一些看法,以便察言观色,去伪存真地选用人才。在当今,雍正的这些创造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社会价值。

雍正的第二大特点是对军机处印信的管理非常严密。印信是机构的符号和象征,是出门办事的护身符和通行证。军机处的印信由礼部负责铸造,并将其藏于军机处以外的地方,派专人负责管理。当需用印信时,必须报告皇上给予批准,然后才能由军机大臣凭牌开启印信,在众人的监视下使用,以便起到制约的作用。

设立军机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每办一件事情,或者有关的奏折,要经过各个部门的周转,最后才能够送达皇上。其中如扯皮、推诿、拖沓的官场陋习使办事效率极为低下,保密性也差,皇上的意图无法贯穿始终。而自从设立军机处以来,调谴军机大臣,摆脱了官僚机构的独断专行,使雍正的口谕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每一个职能机构,从而把国家大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设立军机处将“生杀之权,操之自朕”的雍正推向了封建专制权力的顶峰。军机处由于在皇上的直接监视下开展工作,所以处处谨小慎微,自知自律,奉公守法,营造了一种清廉的官场形象。军机处的设置保证了中央集权的顺利实施,维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社会的动乱和民族的分裂,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意义。

无论在正史还是野史的记载中,雍正帝都是一个喜欢秘密行事的皇帝,然而这也正是他高明、智慧的一面,故而在他死后的乾隆年间,才会出现盛世的局面。

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事,若想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首先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意图和能力。唯有这样,事情办起来才不会出现众多人为的障碍和束缚,办起事来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我们将会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人为阻挠,事情办起来就很难成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