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翻译美学:审美心理结构

翻译美学:审美心理结构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艺术体验既不能离开情感,同时也离不开知觉和想象,而是以情感为核心、以知觉为基础、以想象为展开形式的综合心理活动。而体验直指生命自身的意义,恰好是以主观性和审美性、非实用性为本质。所以总的来说,体验主于内而经验主于外,体验主于情感而经验主于理智,体验是审美的而经验则是实用的,体验旨在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而经验旨在认识对象世界的事实。

翻译美学:审美心理结构

第三章 译者的审美心理结构

本章是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翻译的能力系统,也就是译者特殊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创造活动,翻译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译者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后才能成功地从事翻译活动。

审美知觉力是指审美活动中主体感知和把握对象之审美属性的能力,译者的审美知觉力是翻译活动中译者与原文产生审美联系的桥梁。审美知觉力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它是译者在与原文建立诗意的审美联系时不可或缺的首要环节,它具有主观情感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特点。译者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所要把握的不是对象的物理属性,而是原文的生命属性和审美属性,这就需要译者在感知对象时要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使之人情化、生命化,并产生艺术活动中的知觉变形和知觉选择。也就是说,主体在主观审美情感的制约下常常可以赋予译文以生命特征,而不必拘泥于对原文的物理的真实性。审美知觉不是对于原文的消极的“复写”,而是译者心灵的积极的组织、选择和阐释,是人类精神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在知觉的过程中,译者的情感态度、价值意象、审美心境在选择中起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这也就是心理定势对于知觉的制约性。知觉活动中的心理定势即指译者的早先经验、期望、需要、价值态度、文化素养等对知觉活动的影响。过去的经验在知觉主体心中形成知觉“图式”,任何知觉活动都必须借助于“图式”,这样,译者的审美知觉力必然与他平日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精神个性等紧密相关。

艺术想象力是译者在忆记材料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形象的自由组合,它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新的形象和形象系统的创造的能力。艺术想象力必须有对象的激发,并受到译者心理定势的规范和情感的推动。艺术想象是译者必须有的一种心理能力。

艺术情感力指译者那种能使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结合力以及使情感呈现为形式的表现力。翻译活动无处不渗透着情感。从翻译过程看,对于原文的选择,翻译动机的触发、动力的形成,乃至原文意象再现的完成,都无处不伴随着情感。从翻译活动的心理能力看,译者的感知力、想象力都离不开情感。(www.xing528.com)

以上我们简要分述了三种主要的翻译心理能力,必须强调指出的是,翻译心理的这三种能力在具体翻译活动中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的,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制约又相互强化、相互促进。艺术知觉力不但不可以离开情感,恰好是以情感的参与为其区别于普通的非审美知觉的最大特征,而艺术的想象力更是以情感为动力,离开情感想象就会萎缩,就会枯竭。艺术情感当然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生活是人的情感的源泉,是情感赖以产生的土壤。艺术情感必须以知觉经验的积累为基础,以知觉经验的激发为媒介,而同时又内在于知觉、想象之中,否则就会成为抽象、空洞的口号、喊叫。

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能力的综合、协调活动就产生了艺术的体验。艺术体验既不能离开情感,同时也离不开知觉和想象,而是以情感为核心、以知觉为基础、以想象为展开形式的综合心理活动。我们认为译者的体验不同于一般人的普通经验,“体验”此处是特指对于人的生命,人的意义、价值的一种深刻的领会,人的生命存在总是与他的情感、希望、想象、回忆等心理活动分不开的,是与痛苦与欢乐的情感体验分不开的,因此,体验直指生命的根本,是人诗意地、审美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这样,体验便与一般经验有了本质的不同。一般认识论心理学所说的经验,是指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它是人的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实用性。经验的客观性表现在它出于认识世界的目的力求抑制或排除个体的内心情感,而经验的实用性则表现在它常常以实际生活中的有效性为价值标准。我们常说“此人很有实际工作经验”,“此人经验不丰富”,都是侧重在实用价值而不是审美价值。而体验直指生命自身的意义,恰好是以主观性和审美性、非实用性为本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愁思或许无补于实际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但却是诗人必不可少的体验本领。所以总的来说,体验主于内而经验主于外,体验主于情感而经验主于理智,体验是审美的而经验则是实用的,体验旨在认识生命的意义(价值)而经验旨在认识对象世界的事实。

体验统帅着译者的知觉、情感、想象,所以这三种能力都是指向生命本身的,都是为了领悟和显示生命本身的意义、价值,解决人为什么存在、人是如何存在的等问题,而不是离开生命指向物质的世界。离开了生命就离开了艺术,也就离开文艺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和依据,脱离生命以后的知觉、情感、想象等能力就不再是艺术创造的能力了,它已变成非艺术、非审美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