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直辖10年奠定的基础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经济快速发展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经济发展进入了良性运行轨道。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尤其是2001年以后,经济发展均实现10%以上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6.13亿元,比1997年增加了3166.38亿元,年均增长10.9%,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全市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于2004年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163美元,经济发展进入消费结构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的新的时期。2007年全市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基本完成由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向中期快速发展阶段的过度。
图4.1 直辖以来(1997—2007)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
(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直辖以来,重庆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2007年,重庆财政收入达到1057.29亿元,是1997年的8.96倍,占GDP的比重由1997年7.8%提高到22.61%,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表4.1 直辖以来(1997—2007年)重庆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重庆不但重视做大经济总量,同时也积极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产业结构升级加快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直辖以来,全市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997年的20.3∶43.1∶36.6调整为2007年的10.3∶50.7∶39.0。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强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西部现代产业高地雏形初显;服务业迅速发展壮大,以金融、物流、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端服务业发展迅猛。
图4.2 直辖以来(1997—2007年)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
农业稳步发展。重庆市委、市政府连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实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增长的多项惠农政策,这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激发了农业发展活力。2007年,重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2.39亿元,比1997年增加了175.18亿元;粮食产量和肉产量分别达到1156.1万吨和192.5万吨。
工业快速发展。随着直辖效应逐步释放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强力推进,重庆工业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特别是2003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扩张期,国企改革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取得重大进展,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汽车摩托车、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正在形成。2007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004.51亿元,是1997年的3.5倍。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从弱到强,生产体系逐步健全。重庆已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研发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是全国第一大摩托车生产基地、第三大汽车生产基地、最大的内河船舶生产基地、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化工、建材、冶金基地。
服务业蓬勃发展。重庆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7年的552.1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825.21亿元,年均增长12.7%。各类服务业均实现快速增长。商业持续繁荣,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建成,金融产品逐渐丰富。2007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131.69亿元,是1997年的4.4倍;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24.68亿元,是1997年的6.4倍。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2007年,旅客运输量77187万人,是1997年的1.7倍;货物运输总量49973万吨,是1997年的2.1倍。
(二)城乡结构有所改善
重庆立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构建起城乡联系大通道,实施了100个经济强镇工程,出台了用地、户籍、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6项配套扶持政策,城镇范围和地域不断扩大。全市城镇化率从1997年的31.0%上升到2007年的48.3%,提高了17.3个百分点。
(三)所有制结构更加多元化
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通过国有经济“抓大放小”、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港澳台等资本纷至沓来,形成了国有、集体、股份制、私营经济、港澳台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局面。直辖以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576.55亿元,占GDP比重为55.0%,比1997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已占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直辖以来,重庆致力于交通、能源、市政设施及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硬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一)综合交通枢纽雏形基本形成
经过直辖10余年的快速发展,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快速扩张,基本形成与城市发展、经济布局相适应的交通运输网格局。“半小时”主城、“8小时重庆”相继完工,“一环五射”高速公路骨架基本形成,西部首条轻轨线、江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和万州机场、九龙坡和寸滩集装箱港区一期工程等建成投运,达万铁路、渝怀铁路、渝遂铁路等交通大动脉建成通车,一大批重点标志性工程的顺利实现,彰显出重庆交通10余年的辉煌历程,为重庆直辖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支撑。
“8小时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日趋形成。从1996年114千米的成渝高等级公路重庆段建成实现了“零”的突破,11年后,重庆先后建成了渝长、长涪、渝黔、上界、渝合、长万、渝邻、万开等高速公路,形成了“一环五射”的高速公路网骨架。2007年底,重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49千米,完成了“8小时重庆”工程1292千米,极大地改善了边远区县的交通条件,大大缩短了主城与各区县的时空距离。同时重庆还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通县油路和县际公路改造的有利时机,启动了36条约2000千米县际公路建设。
水运和港口码头建设加快推进。重庆一批大型化、专业化、机械化的码头陆续建成或开工建设,如西南地区最大的寸滩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已经投产,国家西部大开发十大项目之一的嘉陵江草街航电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到2007年,全市航道通航里程达4337千米,内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6392.80万吨,航运网络初步形成。
铁路建设跨上新台阶。重庆建成了达万、渝怀、渝遂3条铁路干线,基本形成“一枢纽六干线二支线”的格局。“一枢纽”为重庆铁路枢纽,“六干线”为成渝线、渝黔线、襄渝线、达万线、渝怀线、渝遂线,“二支线”为三(江)万(盛)线、万(盛)南(川)线。2007年,铁路营运里程累计达到1257千米,是1997年的2倍多,龙头寺铁路枢纽已建成投运。
民航建设快速发展。重庆直辖之初,重庆民航机场仅有江北机场。该机场始建于1990年,设计年旅客吞吐能力仅120万人次、年货物吞吐能力8万吨,建成后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到1997年旅客吞吐量已达到242万人次,远远超过建设初期的设计能力。直辖以来,相继完成了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一、二期扩建,建成了万州机场,开工建设黔江机场。2007年,全市旅客吞吐量达到1049.23万人次,是1997年的4.3倍。
(二)能源供给及输送保障增强
重庆直辖以来,一批大中型水电站相继建成投产,电力装机容量从1997年的314万千瓦突增至2007年的859.26万千瓦,增幅高达142%。电力网络快速扩展,重庆电网从无到有,横贯东西的500千伏骨干电网已形成双回链形结构,中西部已形成以城区为中心的联系较紧密的220千伏双回环网,一个东联三峡、华中,西接二滩、四川的“川电东送”中枢通道已经形成。110千伏辐射网络供电格局与蛛网密布的配网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输配电网络,一个超高压、大机组、高参数和较高自动化水平的现代化电网正在逐步形成。农村电网和城市电网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实施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县城电网改造、西部农网改造和户户通工程。
(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重庆直辖10年来,续建和新建了17座中型水库工程、2处西部供水工程;有14个城市的部分堤段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先后启动了龙溪河、万州、梅江河及濑溪河灌区等4个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共计解决了21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9万平方千米;整治了224座中型和重点小(一)型水库,防汛保安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了防汛专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和沿江城镇预警预报系统(一期);地方电力装机总容量达144.61万千瓦;总蓄引提水能力41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962万亩(1亩≈666.7平方米,下同)。
(四)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从1997年重庆率先在全国进行邮政电信分营试点开始,重庆邮电通信行业锐意改革,取得了突出成就,稳定支撑了重庆社会经济的发展。2007年,邮电业务总量为365.81亿元,移动电话年末用户达到1176.90万户,互联网用户169.30万户。通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已建成邮政实物运递网、综合计算机网、金融计算机网“三大网络”,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邮关系,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邮政通信枢纽和全国邮政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本地交换机容量1166万户,移动交换机容量1844万户,移动电话基站数13491个,短消息中心容量达到3456万条。
(五)市政设施明显改善
重庆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全市城镇道路长度5547千米,道路面积9643万平方千米,城镇人均道路面积8.42平方千米。城市环境和面貌得到改善,一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成并投入运行,建成污水管道2981公里,污水年排放量66568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处理总量42794万立方米。供水、供气充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30.06升,用水普及率达到88.32%,燃气普及率达到84.91%。城市绿化环境得到改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4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27.0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9.97%。
四、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程度提高
直辖以来,重庆积极转变观念,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联系,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一)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
重庆对外贸易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总值呈现出稳定、快速增长态势,实现了外贸逆差转顺差的突破。进出口总值由1997年的16.78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74.45亿美元,增长3.5倍;其中出口由1997年的7.8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45.08亿美元,增长4.8倍。1997年贸易逆差达1.2亿美元,2000年扭转逆差被动局面,实现顺差1亿美元,2007年实现贸易顺差达到15.71亿美元。2003年以来,重庆进出口总额逐年刷新历史最高水平,5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236.61亿美元,年均增长32.9%,占直辖11年累计进出口总值的71.7%。
图4.3 直辖以来(1997—2007年)重庆对外贸易情况
(二)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直辖后,重庆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投资软硬环境逐渐改善,外商在渝投资规模和水平逐步提高。重庆利用外资进入了良性循环,速度明显加快,引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实际利用外资由1997年的9.82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12.2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由1997年的3.85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10.85亿美元。2003年后重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两位数的增幅高速增长,2003—2006年连续4年每年上1个亿美元的台阶,2007年连上4个1亿美元台阶突破10亿美元,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1%。2003—2007年5年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30.13亿美元,占直辖11年累计总额的62.1%。
表4.2 直辖以来(1997—2007年)重庆市利用外资情况(单位:亿美元)(www.xing528.com)
注:本表实际利用外资含对外借款。
(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持续扩大
随着重庆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重庆与海外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迅速增加。11年来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设计咨询合同项目1245个,年均增长6.1%;累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设计咨询合同金额14.11亿美元,年均增长14.9%;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营业额9.79亿美元,年均增长18.6%;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8万人次,年均增长22.1%。截至2007年底,重庆已与19个国际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07年出访交流考察26批共629人次,接待来访团组14批共160人次。
表4.3 直辖以来(1997—2007年)重庆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情况
续表
(四)人才引进积极推进
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重庆直辖以来,在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智力的引进,将引智、引技与引资三者相结合,为人才提供发展空间,使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为开放型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智力后盾。2001年境外来渝的专家2379人次,其中外国专家1691人次。2007年境外来渝的专家6460人次,增长1.7倍;其中外国专家5950人次,增长2.5倍。2001—2007年7年间累计引进各类专家27128人次,年均增长18.1%,其中外国专家累计24017人次,年均增长23.3%。
图4.4 直辖以来(2001—2007年)境外来渝工作的专家情况
五、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重庆更加重视社会民生事业,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2007年重庆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15.25元,比1997年提高了8413.2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509.29元,比1997年提高了1816.93元。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日趋多元化。2007年重庆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0876.12元,比1997年提高了5956.49元;食品消费比重下降,恩格尔系数为37%,比1997年下降了9.7个百分点。2007年重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26.70元,比1997年提高了1136.71元,恩格尔系数为54.5%,比1997年下降了11.3个百分点。
图4.5 直辖以来(1997—2007年)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二)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全市的教育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办学条件都得到很大改善。2007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28万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531.89万人,专任教师26.2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3%,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5.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7.0%。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取得较快发展,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逐步完善,规模不断扩大,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2007年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达10.7万人。
(三)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
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初步形成以广播电视、出版发行、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产业群体。先后建成了奥体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三峡博物馆、湖广会馆、规划展览馆等标志性文化体育设施。大学城建设粗具规模。截至2007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43个,总藏量达858万册(件),共出版各类图书3327种,10180万册(张)。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03%,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2.63%,市民素质和精神面貌进一步改善。
(四)医疗卫生事业成绩显著
城乡居民就医看病条件有很大改善,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疾病控制、传染病防治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2007年,全市已有医疗卫生机构2410个、医疗床位数7.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8.4万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9人。完成市、区县(自治县、市)两级急救医疗体系基本建设,全市疾病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五)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迅速,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取得新突破。截至2007年末,全市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329.1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到284.67万人和196.65万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全市就业形势基本稳定,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89%,比2006年降低0.02个百分点,就业人员总计1620.86万人,其中城镇663.65万人。
六、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紧紧围绕“山水园林城市工程”和“青山绿水”工程两大战略,以主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和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为重点,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行动计划,全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大气环境质量逐步好转
为改善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重庆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主城大气污染防治。从1998年起,重庆编制并组织实施了《重庆市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全面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控制尾气超标机动车上路行驶,并先后在全市餐饮、服务业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在此基础上,又相继实施了主城区“清洁能源工程”“五管齐下”净空工程和“蓝天行动”,从控制扬尘污染、保护及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等四方面,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有效改善了主城区空气质量。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Ⅱ级天数比例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51.1%上升到2007年的79.2%(289天);主城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4.69下降到2007年的2.71,降幅达42.6%。
(二)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为确保库区水质安全,重庆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库区水环境保护。重庆市出台并实施了《重庆长江三峡水污染防治条例》《重庆市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了《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淹没工矿企业迁建规划》,加快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建设。直辖以来,重庆全市累计建成29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和14个小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形成171.45万吨的日处理污水能力,建成18个城市垃圾处理场和9个小城镇垃圾处理项目,形成垃圾处理能力7133.5吨/日。2005年启动实施“碧水行动”,从饮用水源保障、城镇生活污染整治、工业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船舶污染防治、次级河流综合整治、环境监控和风险防范、环境监管等方面采取措施,有效改善了全市水环境质量。长江、乌江和嘉陵江重庆段水质持续好转,其中长江晒网坝和培石断面水质为Ⅰ类,其余断面水质均为Ⅱ类,水质为Ⅰ类和Ⅱ类的断面比例分别为25.0%和75.0%。全市54个城镇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三)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
直辖以来,重庆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投入的历史机遇,加强了生态建设和保护。通过大力搞好城乡建设规划布局,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环境保护模范景区和有机食品基地创建活动,建设“长防”“长治”工程,实施退耕还林(草),坚持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对使用农药、化肥、化膜的控制,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优质有机肥,减轻农业环境污染对库区水环境的压力等措施,切实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
“绿地”行动进展顺利。2005年重庆启动实施了“绿地”行动,该行动以生态示范区、环境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以及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等为重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全面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监控和评估为突破口,建立生态环境统一监管机制,特别是协调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了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
创建生态模范区成效显著。直辖以来,全市建立了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50个,森林公园58个,风景名胜区57个;建成山水园林城市(区)10个,城市公园114个,园林式单位117个;全市累计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57.5万口,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71处,有机复合肥生产厂7家,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区县1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4个。2005年,渝北区和北碚区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大足县创建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巫山县创建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南岸区黄桷垭镇创建成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丰都名山、永川重野和巫山小山峡成果创建为市级环境保护示范景区。
(四)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强化辐射环境监管。重庆按照国家要求对全市辐射环境统一监管职能进行了划转调整,开展了“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行动。
深化噪声污染控制。重庆在继续加强对工业和交通噪声控制的同时,重点强化了对夜间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管。全市28个区县共建噪声达标区333平方千米。2006年,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宁静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影响人们群众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噪声污染扰民问题,营造和谐、安静、舒适的安居环境。
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完成了全市危险废物调查,建成了主城区危险废物中转场,主城同兴医疗废物处置场和万州医疗废物处置场建成投运。
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重庆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战略,科技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已现雏形。
(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2007年全市科技活动人员达到8.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8万人。自主创新人才逐渐增多,重庆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折合全时人员达到3.2万人年,是直辖前的3.1倍。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截至2007年,重庆在农业、工业、医疗卫生、软件科学及基础理论等学科大类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果。全市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了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海扶超声聚焦刀、手机“通芯一号”芯片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科技经费筹集大幅增加。重庆逐步建立了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机构自筹为主体,金融和风险投资为辅助,国外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筹资体系,科技经费筹集大幅度增加,2007年达到105.7亿元。
(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推进
全市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人才环境显著改善,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人才结构明显优化,人才素质有所提高,人才队伍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人才资源总量逐年增长,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增长较快。2007年,重庆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84.3万人,比直辖前增长14.3万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才4.3万人,比直辖前增长1.9万人。随着人才强市战略的加快实施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专毕业生已经成为全市增量人才主体。与此同时,存量人才通过参加继续教育,素质结构不断改善,学历和职称层次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0.87万人,占1.1%;本科学历的13.4万人,占16.7%。人才结构有所改善,二、三产业人才比重较高。在技能人才方面,全市第一产业占0.4%,第二产业占26.8%,第三产业占72.8%。在第二产业的制造业中,人才拥有比重居西部首位,显示出重庆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