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发展中值得关注的现象
城市发展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但我们也看到,城市自身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出现了被人们所称的“城市病”。借鉴成功城市经验,避免“城市病”,是我们正致力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地方应该高度重视的。
一、成功城市发展的典型案例
欧美、东南亚和国内都出现了一些国际性、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它们发展各有特色,亮点纷呈,为其他城市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一)城市发展的典型成功案例
1.新加坡:美丽畅通的“花园城市”
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素有“花园城市”的美称。然而,过去的新加坡仅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孤城,面临着国土面积小、城市人口少、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等诸多困境。是什么让新加坡人仅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把这座小岛建设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成为一座令人向往的“花园城市”?
亮点一:因地制宜,持续开展“花园城市”建设
自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根据自身海滨城市、适宜旅游等城市发展基础和特点,提出了“花园城市”的建设目标。40多年来,新加坡人始终围绕“花园城市”的城市建设目标,在不同发展时期突出不同的侧重点,分阶段、分步骤的向“花园城市”的发展方向前行。建设的计划性和连贯性保证了新加坡始终拥有清晰的城市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向,并将“花园城市”由最初的理念一步步变成了生动的现实。如新加坡城市绿化建设,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在道路、空地上大力种植高大的乔木,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较高的覆盖率;70年代,制定了道路绿化规划,加强了环境绿化中彩色植物的应用,强调特殊的空间绿化;80年代,种植果树,引进更多的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植物种类;90年代,发展各式各样的主题公园,建设连接各公园的廊道系统。通过几个阶段的建设,新加坡的城市绿化为“花园城市”的建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亮点二:畅通的“花园城市”,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作为亚洲最重要的航运中心之一,除了拥有良好的外部航运条件之外,新加坡还拥有一套完整的畅通的轨道交通网络,让这座“花园城市”更畅通、更宜居。
第一,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上十分系统。新加坡采用了大容量快速交通系统连接市中心与卫星新城的做法,实践表明这个环状规划为新加坡长期的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新加坡还通过大容量的快速交通系统连接70%的土地并由政府进行开发,政府安居房基本解决了新加坡85%的人口居住问题;同时,为了保护城市环境,还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小汽车拥有和使用的政策,促进公共交通发展。
第二,在城市交通的设计上十分人性化。比如,新加坡地铁站的出口均设置在大的商业中心和人群密集区,方便购物和出行。校园区内的人行道斑马线建成拱形,只要行人一踏上人行道,各种车辆自然让道,保证行人安全。除几条主干道为双向车道外,其他均为单行道,且道路宽度设计合理,道路交叉搭接科学,既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又减少了道路基础设施占地。对收费公路及道路采用电子收费系统,实行不停车收费,以减少车辆停顿拥堵,保证车流速度,提高道路运载和通行能力等。这些举措从细节处无一不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文关怀,同时也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细节设计。
亮点三:高度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新加坡人能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地少人多,资源和空间有限的国情,所以十分注重充分利用空间和保护资源,对城市环境加倍呵护,对资源极度珍惜,在新加坡基本处处都能感受到集约发展、节约发展的理念。1967年,新加坡开始推行“保持新加坡清洁与美化运动”。1973年成立了“花园城市行动委员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水资源的节约上,宾馆、商场、机场等公共场所自来水龙头均装有自动感应系统,且出水时间很短,避免水资源浪费。
亮点四:严格规范的城市管理
新加坡城市的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与它采用极为严格规范的城市管理办法密切相关。新加坡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十分严密和完善,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除对严重违法人追究其法律责任外,对轻微违法行为,新加坡大量采用的是罚款处罚措施。其特点是罚款范围广、名目多、罚款程序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罚款数额大等。在新加坡,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不准”“禁止”等告示牌告之公民注意事项并附有温馨提醒,一旦违反上述规定者,都将受到严厉的罚款和强制劳动手段,并通过电视和报纸等媒体曝光,足以使受罚者心痛,使试法者心虚。严管重罚规范了新加坡人的行为,并促使其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最终创造出了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2.香港:开放的山地“自由港”
香港,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国际性大都市,当今世界经济贸易中心之一。作为典型的现代山地都市,香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人多地少和山地多平地少的现实问题,如何打破瓶颈,赢得跨越式发展?经过100多年的艰苦奋斗、辛勤创业,香港人在城市建设上积累了显著的山地城市成功发展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亮点一:全方位的立体运输网络
香港拥有全方位立体的运输网络,实现了对外交通运输的全面现代化。充分发挥香港的国际传输功能作用,是保持香港国际性中心城市的必要必备基础。香港海、陆、空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拥有以香港为枢纽,航线通达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运输网络和几乎伸展到港内每一个角落的铁路、公共汽车等运输网。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在香港建设国际性城市的过程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亮点二:优良的经济和法治环境
自开埠来,香港在经济上一直沿用“积极不干预政策”和实行自由港政策。所谓积极不干预,并不是放任自流的意思,而是主张适当进行干预,即在市场经济过速而无法控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而必须加以监督时,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手段。自由港政策主要表现在:资金自由进出、维持免税和低税制度、港币与美元挂钩和自由兑换等。比如对大部分商品豁免关税以增加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对外贸易竞争能力。由于免税和低税率的效应,香港已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亚太地区第二国际贸易中心。自由宽松的经济政策是香港实现飞跃发展的必要条件。
法治深入香港城市发展理念,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健全的、平安的发展环境。众所周知,香港以严谨的法治环境和廉洁的执政理念而闻名,但香港法治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上的安排,更是一种生活上的体验。守法,已经成为香港社会的最高道德观,也是香港一直不变的城市核心价值。2007年6月,香港司法界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能谈到:“法治和司法独立,是香港社会的基石,也是香港的优势,充分保障了市民的自由和权利。”[4]香港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完善的司法制度。
亮点三:切实关注民生,助推城市健康发展
民生问题的解决为香港的发展创造了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又促进了香港城市的进一步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年度预算支出仅占GDP的17%~20%,60%以上的支出都用于教育、卫生、福利等民生项目,充分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人本主义关怀,也体现了香港特区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香港在促进民生发展方面主要亮点有:第一,实行公房(即廉租房)、居屋(即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并举制度。实行公房制度使得40%的香港人有房住。政府统一建造居屋,以市场价7~8折的价格卖给20%的中间层需求者。剩下的40%通过市场化途径解决。通过以上举措,基本能保证高、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实现居者有其屋。第二,实行公费医疗制度。香港公民在香港的公立医院看病只需缴纳挂号费,其他费用全免,且无金额限制,真正实现了公立医院的公立性。第三,实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香港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所有费用均由政府负担;对上非营利性幼儿园的孩子,政府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的学券;对上幼托所的幼儿每人每月发给不超过2000元的补助费;孩子考上大学后,政府将负担其4/5的学费,贫困学生亦可申请补助费和低息贷款筹集其余学费等。
3.东京:相得益彰的中心城市
东京是全球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和物流航运中心,作为日本的经济、文化中心,还是公认的与伦敦、纽约并列的三大顶级世界城市之一。从江户到东京,从一座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世界级的国际性中心城市,从一国的政治首都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世界级经济中心,东京的发展历程令世人瞩目。
亮点一:立体垂直的城市绿化,增添城市魅力
日本是国土绿化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在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和空中绿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东京的城市绿化率在世界大都市中也名列前茅。东京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针对空余的空间小、钢筋水泥几乎占据了市区的全部土地的现状,为了增大植物覆盖率,采取了两项最重要的措施。
第一,颁布城市绿化法律。1991年,东京颁发了城市绿化法律,1992年又制定了“都市建筑物绿化计划指南”,使城市绿化更为具体。根据规定,在兴建大型办公和住宅建筑物时,必须有一定比例的绿化面积,其中“楼顶花园”和“阳台微型庭院”可以作为绿化面积计算。要求屋顶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房屋必须种植不少于其屋顶面积20%的绿色屋顶植物。从1999年开始,凡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楼顶花园”占楼顶总面积40%以上的业主,不仅可以得到修建“楼顶花园”的低息贷款,而且其建筑的主体部分也能够享受部分低息贷款。经过努力,此项见缝插针的绿化举措己初见成效,十分有助于大都市的立体绿化。同时,东京在绿色屋顶建筑中,还使用了许多新技术,例如采用人工土壤、自动灌水装置,甚至有控制植物高度及根系深度的种植技术。这些都推动了立体绿化的扩展。
第二,开展立体、垂直空中绿化运动。绿化运动最早由东京建设等40多家公司组成的高档天台开发研究会兴起,后得到政府和市民的大力支持。人们绿化“钢铁”和“水泥”住宅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开展的屋顶绿化运动也如日中天,高档天台上的“空中花园”、建筑物的“楼顶花园”和住宅“阳台微型庭院”等随处可见,整座城市被星星点点的红花绿叶所包围,不仅吸引很多游客,也对这座大都市进行了充分的“降温”,让城市变得更宜居,人民生活更舒适。
亮点二:高度发达的轨道交通,充分拉近城市距离
东京拥有高度发达的便利的交通网络设施。它不仅确保了东京圈内及东京与其他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大大缩短了物资的流动时间,缩短了人们的通勤时间,还提高了运输的效率,拉近了东京圈内以及与全日本的经济联系,进一步释放了东京的城市潜力,加强了东京的经济中心地位,为东京形成世界级中心城市创造了无可厚非的基础条件。
在建设“副中心”的过程中,东京非常注重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注重运用交通网络体系将各个城市副中心相连接,充分发挥城市圈的聚合效应。首先,修建了一条环市中心的轻轨线,依托各个交通枢纽中心把各个“副中心”连接起来。之后,再以这些“副中心”为起点,修建了众多呈放射状、向近郊或邻近城市延伸的轻轨线,并在线路末端发展起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通过多年建设,形成了在东京首都圈内由17条国铁J R线(新干线)、13条私营铁路系统构成的巨大铁路及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如今,快捷的铁道客运系统成为了东京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公共交通承担着东京70%的出行需求,其中城市中心区90.6%的客运量由轨道交通承担。
巴黎,一座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一座令人向往的城市。被称作时尚之都、文化之都、艺术之都、魅力之都……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旅游者,驻足欣赏,流连忘返。
亮点一:独特深厚的城市底蕴,充分彰显城市品位
巴黎是座拥有深厚文化品味的城市。走进巴黎,就如同走进了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圣殿、艺术的宝库。巴黎受到保护的古建筑有3000多座,数量众多、价值极高的历史文物塑造了巴黎这座城市高尚的城市文化。
第一,巴黎市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历史遗产。巴黎对新建筑的规划、古建筑的使用均有严格的法律规定。1977年,巴黎制定了古城保护规划,古城内城市建设主要侧重环境绿化和美化,严格控制建设现代建筑,允许兴建的现代建筑在设计上必须追求与古城整体风貌的和谐统一,现代化的城市新区建在了4千米外的拉德方斯。
第二,巴黎市民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巴黎有2000多个民间文物保护组织,“历史巴黎协会”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这些组织通过宣传活动,形成有利于古建筑遗产保护的公众舆论,唤起公众关注,说服各种权力部门、开发商和群众自觉保护文物,阻止盲目拆除旧的建筑和建设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新建筑,动员社会力量修缮那些古老的或者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在他们的保护名单上,保护对象数量比政府的还要高出一倍多。
亮点二:保护城市美丽,增添城市吸引力
为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巴黎大区实施了一系列保护自然空间的战略措施,并为保护这座美丽的城市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绿化带建设。绿化带是巴黎大区的重要建设项目。通过绿化带的建设,巴黎大区不仅提高了城市宜居的品质,而且为每个市民走近大自然提供了方便条件。如今绿化带已成为巴黎大区地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建立自然保护区。巴黎大区议会制定了一项建立和管理自然保护区的宏伟计划。1985年巴黎大区建立了上瓦雷得谢夫来兹保护区,1999年又建立了维悍·弗朗西保护区,还有马恩河湾和卢耳格河湾等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已成为巴黎大区开展国土整治、保持生态平衡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第三,城市出行污染治理。1996年,巴黎大区对空气和能源合理利用的法律,以及1982年出台的交通政策进行了修订。新的法律条文对城市中的出行活动提出了严格的规定。巴黎大区城市出行计划实施行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将汽车交通量减少3%。二是将公共交通使用量提高2%。三是将上学出行和1千米内出行的步行率提高10%。四是将自行车的出行量翻一番。五是将使用铁路和水路的商品运输量提高3%。六是以法令的形式颁布道路噪声标准分类图,以减少交通噪声污染。为执行城市出行政策,巴黎大区还采取了调整私人汽车的停车场,在一些公共场所限制私人汽车通行和停车,开发更有效的公路网和铁路网等措施。
第四,旧城整治。为了对破落市区进行整治,实施了“城市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包括按高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改造住房;建立绿化空间,修缮中等教育用房;在建筑方面要求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等。同时,积极实施乡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自然空间与乡村空间规划等。
亮点三:人性化的城市公共交通,助推城市发展
20世纪后半叶,巴黎和其他国际大都市一样面临着城市交通的惊人增长。为更好的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巴黎开始由私人小汽车战略发展为公共交通战略,不断完善公共交通的出行质量,吸引人们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20世纪90年代后期,巴黎采取了一系列的城市公共交通举措,保障了城市健康、有序发展。1990年起,巴黎公共交通开始逐步实行无障碍改良,比如增设地铁车站的升降梯、设置电控自动出站门、安装方便的座椅及铺设较低的扶手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1995年,巴黎20号公交线路首次尝试采用可伸缩的车门自动踏板使行动不便的老人、病人、推婴儿车和携带行李的乘客可以方便地进入车厢,此后这一举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候车站点的电子信息预告系统也逐渐在巴黎广泛运用,人们在大多数公交汽车候车站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了解下一班车的经过时间、车次的间隔及首末班车停靠本站的时间。道路上安装了越来越多的路段交通电子监测装置,有利于尽快疏解拥挤道路上的车辆容量,对于改善交通条件和提高交通效率效果明显。
5.纽约:平等博爱的世界之都
纽约,美国最大的城市及最大的商港,也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中心,被人们誉为世界之都。一个多世纪以来,纽约市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是一座全球化的大都市,也是最重要的世界级城市,直接影响着全球的媒体、政治、教育、娱乐以及时尚,与英国伦敦、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并称为世界四大国际大都会。这座“不夜城”有太多的传奇和经历。
亮点一:高度重视绿色城市建设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美国制定城市发展蓝图的重要理念之一。近年来,纽约越来越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绿化建设上:
第一,绿色街区计划。从1996年开始实施“绿色街区计划”,纽约公园及休闲场所管理局在全市规划建造2000多处街道公园。
第二,义务认养绿地街道。一是有关部门在各地区招募社区组织、房地产业主和当地居民承担附近街道公园绿地养护工作。二是号召当地商业机构负责所在街道公园绿地养护工作。三是号召公司为街道公园绿地养护提供赞助。四是设立专门基金,允许认养人设置认养标记。
第三,林阴道计划。1993年,推出林阴道计划,在全市规划350英里(1英里≈1.609公里,下同)林阴道路,构成连接全市的林阴道网。规划的林阴道既包含原有线路也有新开辟线路,其将主要公园绿地、自然风景区、历史遗迹等连接起来。林阴道适合自行车、滑板及步行,不许机动车行驶。1997年,纽约市又推出“纽约市自行车道总体规划”,该计划鼓励居民沿林阴道骑自行车或步行,也方便了居民前往各公园及休闲场所,减少了交通拥堵和机动车污染。
亮点二:切实关注公民需求
以人为本一直是美国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第一,十分强调公众在城市规划中的参与。除了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外,纽约还设立了一系列参与规划立法及执法的非政府机构。比如纽约大都市区除了区域规划协会外,还有纽约发展委员会、住房与区域规划委员会、城市规划委员会等组织和机构。委员会成员大多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市民志愿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公平性。第二,在纽约的城市规划内容中,基本都是从公民的需求出发,将人口发展、土地利用、住房供给、就业、能源、环境、交通体系、娱乐、城市安全等与公民息息相关的内容纳入城市规划当中统筹考虑,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亮点三:开放包容的城市吸引力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也是纽约经济腾飞和移民的高峰期。大量的移民给纽约城市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和广泛的影响,增加了城市人口,促进了纽约城市化进程,是大纽约诞生的最直接的前提条件。时至今日,纽约仍然在用高度开放的城市发展机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各类人才,世界各地的各类人才也在为这座城市的建设贡献着自身的作用。纽约城市的发展和腾飞是和这些新、老移民的命运紧密相联的,正是这些移民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纽约才从1870年的100万人口的城市发展到1920年的世界第一大城市、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和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
6.芝加哥:嗅觉敏锐的内陆大都市
100多年的城市建设历程中,芝加哥用它敏锐的发展眼光和执著的奋斗精神,利用各项优势,抓住历次重大区域性发展机遇,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它利用“第二层次的全球城市”的科学定位,从一个草原内陆港口发展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成为了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的美国第三大城市。这座城市的发展路线清晰、风格稳健,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亮点一:高水平的交通服务体系
19世纪开始,芝加哥就善于把握美国城市开发的机遇,加快自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日渐完善自身的交通服务体系。抓住历史发展机遇,芝加哥逐渐成为了全美最大的水运枢纽、世界上最大的铁路枢纽中心、美国最大的联合货运市场、全国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节点和州内公路系统的中心、世界航空运输中心、北美的空中枢纽。芝加哥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奥海尔机场和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等。这些为芝加哥城市的发展奠定了无可比拟的重要基础。
芝加哥交通发展的具体做法主要有:
一是充分利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发展决策,并形成固定的制度。无论是制订区域交通规划,还是建设大型城市交通设施,芝加哥地区交通管理局事先都会依照相关法律和文件精神,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召开听证会等途径广泛听取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和民众的意见,以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这是芝加哥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得以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必要保障。
二是建造立体路网系统以满足现代交通需求。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私人小汽车的迅猛发展,芝加哥城市交通一度陷入混乱状态,针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挤问题,芝加哥着手打造立体交通路网,即地面道路系统、地下道路系统、水上巴士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
三是发展绿色交通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芝加哥大都市在其《环境与交通改善计划》《2030区域交通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发展绿色交通的要求,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绿色交通的措施,主要包括从政策和财政上大力扶持发展公共交通,优化步行系统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切实抑制小汽车交通需求等。
四是推行智能交通系统以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绩效。其服务领域主要包括了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出行者信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营运车辆调度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等。
五是注重组织和疏解中心区交通,使城市中心区既聚集又不拥挤。为防止过度郊区化带来城市中心区衰退,20世纪70年代,芝加哥政府通过改善道路、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来振兴中心区。20世纪90年代,芝加哥又将传统的城市中心区范围由一个街区扩大到整个卢普区的7个街区,虽然中心区仅占全市面积的1/4,却集结了大约1500多家外国公司、66万多名雇员。20世纪初,芝加哥就建成了著名的高速“环路”。目前,大芝加哥地区几乎所有的轨道交通路线均24小时运营,同时将若干条轨道交通延伸到市郊,使市区与郊区的轨道交通路线连成一体,大大提高了交通的便捷性。一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是保障这座城市生机和活力的必备条件。
亮点二:注重创造独特的城市底蕴
芝加哥是一座敢于革新、富于创造的城市,正是它的这种城市性格赋予了其独特和鲜明的城市特色,并让人惊叹不已。
第一,科学的、井然的、和谐的城市建筑是这座城市的闪光点。1871年,芝加哥遭遇了一场毁灭全城的大火,这场大火并未让芝加哥由此而衰败,相反,为全世界著名的建筑师们提供了发挥创造性天赋,留下传世佳作的天地,世界伟大的建筑陈列馆也在这场毁灭全城的大火之后新生。比如威廉·勒·拜仁·詹尼(William Le BaronJenny)、丹尼尔·哈德森·伯纳姆(Daniel Hudson Burnam)、路易斯·H·沙利文(Louis H.Sullivan)等建筑大师均在芝加哥留下了大量的建筑佳品。迄今为止,芝加哥共划定了30个历史保护街区,150幢地标建筑,成为世界著名的建筑陈列馆,是芝加哥全球化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芝加哥的城市规划设计非常注重建筑群体关系,和谐的城市面貌让这种城市的景色更添特色,比如在建设沿街轨道交通时,为了使轨道交通与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将高架轨道分层与建筑内部或建筑外墙的廊道对接等。
第二,芝加哥拥有众多的文化设施,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为这座城市倍添了许多人文底蕴,同时也提升了芝加哥的国际形象。芝加哥有200多家剧院和46座博物馆,比如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菲尔德自然博物馆、阿德勒天文馆等均属世界一流。同时,除了具有世界级的文化科普设施外,芝加哥还经常举办丰富多彩、有世界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比如规模浩大、免费观摩的世界音乐节、鼓励新电影制作人为特点的国际电影节以及形式多样的美食节等。
亮点三:成功的城市转型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作为“锈带”之都芝加哥面临了中西部经济危机。历经30多年的低迷徘徊后,由依靠“肌肉型”产业,转变为靠人的智慧和独创性的“头脑型”产业,顺利实现由制造业基地向以商务会展、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主的全球城市的转型。
第一,着力发展商务会展业。目前,芝加哥“总部经济”发达,囊括摩托罗拉、波音和美国联邦航空在内的众多跨国公司在此设立总部基地,是交通和信息枢纽,是不同种族移民的家园,是全球性服务、法律和咨询机构的中心。同时芝加哥是世界级的商业会务、贸易展览中心。麦考米克会展中心拥有20.5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是世界最大的会展中心,每年有超过2000多个专业展览和会议在此召开。
第二,着力发展教育科研产业。目前,芝加哥拥有78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芝加哥大学,以及西北大学、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伊利诺伊州理工学院等优秀高等院校和国立费米实验室、国立阿冈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这些都是芝加哥转型的成功保证和重要支撑。(www.xing528.com)
7.北京:风韵不减的现代人文古都
北京,不仅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中华文化中心,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文化名城。
亮点一:深厚的城市人文底蕴
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在世界较大的76个首都和历史名城中,北京的建城史居第4位,建都史居第13位。同时,作为华夏和东方文化的代表,这座古城不断地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正以独特而完整的文化体系影响着当代世界文明的进程。
北京十分注意保护其古都风貌,注重保存历史底蕴。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古都风貌保护的新路子。近年来,北京进一步加大了古都风貌保护的力度,编制完成了《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一批专项规划,出台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形成了名城保护的完整体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
亮点二:较强的城市创新能力
北京是中国的科教、文化中心和最重要的创新中心。中国的顶级科研机构大多聚集于此,重点高校占全国的1/4,有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之誉的北京中关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庞大的创新主体,形成了特殊的创新集群,研发活动集中于重大创新、系统性创新及尖端科技领域。2007年北京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的比重高达39.6%,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5.6%,居全国之首。“十一五”以来,北京大力实施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引擎行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涌泉行动”和推进首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奥运行动”三大行动,举全市之力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使之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发展引擎、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国家自主创新的源泉。
亮点三:功能完善的国际化大都市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高级化、发达的国际贸易与金融业、国际资本参与程度、国际文化交流功能、国际服务水平、开放的社会形态和市民的“外向度”、城市生态环境等衡量国际大都市标准的各方面拥有绝对的优势。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夯实了国际化城市的基础条件。2007年北京人均GDP就已达到7370美元,基本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实施高端产业发展战略,服务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1%以上;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堪与发达国家比拟,首都机场是国际航空交通枢纽,已通航76个国家191个城市,年旅客吞吐量达5358万人次,居国内第1位;2007年,北京星级饭店达到806家,8家旅行社入选5A级,国际旅游人数435.5万人次,旅游创汇45.8亿美元。
二是国际服务水平较高。近年来,北京的国际服务水平特别是国际文化交流功能逐渐提高,同时日益完善的会议设施条件为北京成功举办各种国际会议奠定了基础,会展活动的规模化和国际化特征明显。北京也是光纤电缆密度最高的城市,能够提供电视会议、国际传呼、流动卫星通讯、传真网络等一流的国际服务。2007年接待国际会议8045个,接待展览1366个,其中国际展览355个,会展业年收入实现81.8亿元。2008年,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
三是聚集了众多跨国公司或总部。北京凭借科技、人才、信息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聚集,是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总部聚集数量最多的城市。2007年有各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2家,具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153家,外资研发中心239家;大陆的世界500强企业有18家总部、非央属企业集团106家设在北京,外国及港澳地区企业驻京代表机构12877个,居全国之首。
8.上海:开放包容的“东方之珠”
上海,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素有“东方之珠”的美称。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上海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不断的变革、冲击和蛰伏中不断寻求着适合自身的城市发展方向。
亮点一: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助推城市发展
相对中国的很多城市而言,上海因其悠久、纷繁复杂的历史积淀和长久以来开放的特性,而具有一种很多国内城市所不具备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这是上海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进力。
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它是鸦片战争后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英法租界对上海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介入,20世纪末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政策扶持,确立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等原因和举措,不仅使其在经济上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城市,并且将其推到了中西文化碰撞的风口浪尖。正是这种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让上海在发展的过程中去粗取精,不断吸收城市发展的营养,从而促进了城市建设进程。
亮点二:注重保护和挖掘独特的城市风貌
2001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保护上海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和环境,保护历史遗迹,挖掘城市内涵,促进历史与未来相融合,展现上海中西文化兼容并蓄的建筑特色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目前,全市已有4批经批准的优秀历史建筑632处,共计2138幢。对144条历史风貌道路和街巷,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总体规划、分类保护,对其中64条道路原汁原味进行保护。郊区确定了历史文化风貌区32片保护范围。金山枫径镇、青浦朱家角镇、南汇新场和嘉定城厢镇还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亮点三:借浦东之力助全局发展
浦东新区是一个集现代化中心商务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高科技园区、旅游开发区以及海港、航空港和铁路枢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区,并与浦西共同构成上海的中心城。近几年,浦东新区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并与国际市场接轨,发挥以金融、贸易、出口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功能;建立了全方位的开放体系,不仅增强了上海的综合服务功能,还促进了上海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不仅为上海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契机,也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条件。
9.昆山:原生态与现代化的璀璨明珠
江苏省昆山市,在近30年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有杰出的表现。昆山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余家外资企业在这里投资,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一半,被称作“世界工厂”。昆山域内河道纵横,森林葱郁,集中了婉约、淡薄和精致典雅,将原生态与现代化完美结合,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等称号,被台湾电子电机同业公会评为“大陆投资环境最值得推荐城市”之一。2010年9月,昆山又与维也纳、新加坡等5个城市一起获得该年度的联合国人居奖,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昆山之路”。
亮点一:注重生态绿地建设
1989年,昆山开始了真正的城市绿化建设,并不断将生态绿地的建设理念融入到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既改善了城市环境,又为昆山吸引外资提供了基础性支撑。1992至1994年,结合第一轮城市改造,昆山建立了第一批小游园,包括娄邑绿地、西桥公园等小型绿地。1994年以后,昆山进一步扩大外向型经济,城市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用绿色植物改善城市整体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为此,昆山市专门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概念,一批面积较大,分布较合理的绿地建立了起来。2003年,昆山进行了第四次绿地系统规划,新一轮的城市绿化建设蓬勃兴起。
如今,昆山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7平方米,构成了“人在城中,城在园中”的优美城市格局。作为一个新兴的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城市,昆山正在向综合性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适于居住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前行,也在更多地吸引人的目光。
亮点二: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
昆山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城,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历史文物众多。近年来,昆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切实增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和推动力。在文化特色市建设中,昆山从实际出发,注重挖掘和弘扬具有昆山特色的“六大文化”,即:以昆曲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周庄为代表的水乡旅游文化、以顾炎武等“三贤”为代表的政治哲学文化、以沈万三为代表的商业文化、以大闸蟹和奥灶面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昆石、琼花、并蒂莲为代表的园艺文化。昆山以文化促发展,以文化促繁荣。文化为昆山新一轮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使“魅力昆山”品牌叫得更响。
亮点三: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魅力
昆山城市建设中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成为吸引大量商家、大量移民的重要因素。面对大量涌进的农民和外地人,昆山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并将其亲切的称之为“新昆山人”。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全国第一个残疾人无障碍行走的城市。营造了业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贫有所济、学有所教的良好环境。2010年,为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也为满足产业人才的需求,昆山花桥镇确立了国际高尚生活社区、品牌酒店、大型电影院、大型购物中心、娱乐中心、运动健身城等9大生活配套项目。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便崛起了“长三角”地区创意文化产业的领舞者。
(二)成功城市发展的重要启示
一座城市的腾飞,一定有它腾飞的道理。虽然每个城市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但经过相关的经典案例分析并结合其他城市成功的发展经验,我们仍可窥见它们成功发展背后的一些共同影响因素。
1.城市成功发展的必备基础:科学前瞻的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的生命在于规划的超前性和前瞻性,规划的生命在于执行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城市规划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城市发展决策者的眼光和胸襟,体现了城市的品味和档次;城市规划执行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城市发展管理者的果断和灵活,决定了城市的精神和面貌。新加坡、香港、纽约、巴黎、东京、芝加哥,包括北京和上海都有前瞻性的、科学性的和适合自身城市发展特色的、健全缜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也正是依托这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规划,城市才有了成功发展的根基。
比如新加坡的城市发展规划采用二级规划体系,即概念规划和实施性规划。其中概念性规划提出长期战略性发展目标和思路,主要涉及城市形态结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体系等各方面,用以总体协调和指导城市公共建设,并为实施性规划即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依据,着眼未来10年、30年,甚至50年,是带根本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发展蓝图。实施性规划即城市总体规划为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提供法定依据,主要涉及土地的用途区划和交通规划等。再比如,芝加哥拥有一个明确的、符合实际的、不好高骛远的城市发展定位,即“第二层次的全球城市”,仅次于纽约、伦敦、东京这3个顶级全球城市,是和巴黎、新加坡一样的第二层次的全球城市,这是它取得成功的最基础因素。实践证明,芝加哥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符合芝加哥的发展特点,并最终促使芝加哥实事求是地发展成为了“世界上领头的金融中心之一”和“美国的交通中心和工业中心”。
2.城市成功发展的必备理念: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田园、低碳等可持续发展理念日渐流行,并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结合本地实际,走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之路才有可能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这也是保持城市活力和竞争力的根本。
比如,新加坡、巴黎、纽约、北京、昆山等城市都高度重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新加坡人能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地少人多、资源和空间有限的国情;东京颁布城市绿化法律,开展立体、垂直空中绿化运动;巴黎大区实施了一系列保护自然空间的战略措施;纽约高度重视绿色城市建设等。这些典型成功城市所反映出的共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城市成功发展的一个脉络。
3.城市成功发展的必备保障:发达的城市交通体系
采用新技术来改善交通条件也是各大城市普遍重视的一项重要措施。从以上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到,无论是新加坡、香港、纽约、巴黎甚至是昆山,都非常注重城市交通体系的建设,这也是它们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在纽约和东京的交通系统中,已广泛使用预报信息系统。东京的汽车开始使用行车信息系统,巴黎明确鼓励公交和自行车出行的发展交通的方针政策等。这些都有效的减轻了车辆的拥堵量,缓解了城市发展的负担,助推了城市的发展。
4.城市成功发展的给力因素:闪光的城市魅力
千篇一律的城市发展模式不能凸显一个城市的发展特色和吸引力。一个城市必须有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符号,这个符号就表现为差异性,只有找准适合自身基础的发展目标,才能最大效能的利用自身资源把一座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同时,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性和包容性,只有从根本上领会了以人为本四个字的内涵,做到一切为了人民,才能从根本上找准一个城市最根本的发展动力和目标。最后,还要认识到公民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主体,如何将这种热情引导好、保护好、发展好,使之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主力军,显得十分重要。在城市规划的制定、城市建设项目的确定,以及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应充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主动听取民意,凝聚民智,探索建立起一套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的体制机制。
比如案例中讲到的巴黎、纽约、芝加哥,甚至是作为一个县级市的昆山,无不是如此。昆山能够创造出占据全球产量一半的笔记本电脑,与其善于找准城市发展的突破点,敢于突破的城市发展精神有很大关联。北京强烈的城市创新精神使北京形成了我国最重要的创新中心,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庞大的创新主体等。
5.城市成功发展的外部因素:广泛的开放度和自由度
一座城市的开放度和自由度是其接纳外来资源的前提。我们看到,无论是新加坡、香港、上海,还是东京、巴黎等城市,都体现出开放和包容的特征。闭关自守、坐井观天的城市发展观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趋势,如何寻求更大层面的开放和合作将是一座城市保持发展的前提。比如,案例中提到的香港,依托自由港的发展机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开放度和自由度较高的城市,这对助推香港城市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纽约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色吸引了大批的外来人才,有力助推了纽约的城市化进程,为纽约成为世界级中心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6.城市成功发展的管理要素:严格规范的城市管理方式
严格规范的城市管理方式是保障一座城市干净、整洁、卫生、健康的外部管制条件。在案例中我们看到,新加坡、香港等城市的城市管理十分严谨,直接保障了城市的干净、整洁和健康。比如,香港特区政府就十分重视经常性的卫生宣传教育,对破坏环卫的行为有一套非常严厉且细致的处罚措施。香港规定在公共交通工具内,乘客一律不准吸烟,汽车车厢上也都有告示,诸如“车内严禁吸烟,违禁者最高罚款5000元”之类的标语,甚至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者也有十分严厉的处罚。同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惩罚比破坏生活环境的处罚更加严重,轻者罚款,重者还有刑事处罚等。同时,香港市民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也是保持整座城市健康、卫生的重要条件。香港的大街小巷很难见到纸屑、果皮等零散的垃圾,星级宾馆、酒店甚至是街头的小食店的卫生状况也十分良好。
二、城市发展中需要警惕的问题
吴铎教授认为,“当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处于协调状态时,城市社会呈现和谐与顺利发展状态;反之,则呈现动荡或发展受阻的状态……轻度的失调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微不足道,不构成城市问题;严重失调则对城市发展及城市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就构成城市问题”。[5]一般说来,城市问题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不大,因而城市问题不太严重。在城市化的第2个阶段,即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住房、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较为严重。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城市社会问题也有不同之处,比如前者容易出现人口老龄化、都市中心部空洞化或交通拥挤,空气、水的污染和犯罪等,后者则容易造成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城市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
(一)失业、贫困和住房问题
失业、贫困和住房问题主要是由分工、人口流动和空间过程的不协调引起,可能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结果,也可能是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城市发展水平的结果,还有可能是经济社会制度不公平的反映。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市人口扩张超过了城市经济承载力。城市提供就业岗位增长速度慢于就业人口增长的速度,导致城市失业增长,进而加剧城市贫困与城市犯罪。目前,印度孟买1600万人口中有60%居住在仅占城市土地面积1/10的贫民区和路边的简陋建筑中。贫民窟已经成为这个世界著名港口城市以及印度经济中心城市的最大特色。
二是城市发展速度超过了城市社会承载力。导致城市的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住宅、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由此造成不同城市人群享受公共服务差距加大、社会发展矛盾与冲突加剧。
三是城市发展过程完全由市场调节。政府调控措施不当,使得人口大量涌进大城市,引起大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导致一系列衍生问题。
四是部分城市政府只注重城市经济发展,忽视了对城市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种种弊端的克服。这就导致了贫穷,导致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又再次导致贫穷的恶性循环。在失业和贫困的影响下,社会治安相应的会产生恶化,对城市的安全造成影响。如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由于富裕阶层大量迁往城市郊区而出现了城市中心衰落的现象。城市中心集聚了大量贫困人口,加之城市外来人口尤其是外国移民的大量增加,语言、宗教、种族和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差异,使得城市中原来各种规范性的秩序受到冲击,也使城市的异质性增强,最终导致了宗教矛盾激化、民族问题加剧和城市犯罪率的上升。
【典型案例】
拉美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困现象
过度城市化使拉美国家的城市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了拉美城市无法为急剧膨胀的城市人口提供就业及其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导致了城市贫困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贫困化现象有增无减。1980—1994年,拉美地区贫困人口由1亿多增加到2亿多,净增7000多万人,其中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的比例高达90%。[6]另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拉美地区贫困人口的60%和极端贫困人口的50%都居住在城市地区,也就是说,拉美国家的社会贫困现象已主要集中于城市。由于贫困,大多数低收入居民无力购买住房,为了靠近工作地点,居民们在住房供给上主要选择非法住房建设、自力自助式建设以及向城市周边无序扩展等形式。根据1995年圣保罗市政府的统计数字,贫民窟占圣保罗市整个住房数量的19%,其中租房占15%,在城市外围自行搭建住所的占26%。[7]另据数字统计,2000年巴西有贫民窟3905个,比1991年还增加了717个。[8]这些低收入居民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许多住房也十分缺乏基本的卫生基础设施,贫民窟成为拉美城市的一道伤心的印痕,城市因此而成为许多贫民的梦魇。
(二)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问题
自城市高速发展以来,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些城市居民。
一是城市人口扩张带来交通的严重拥堵,并带来污染、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带来城市发展成本大幅度上升。例如,在伦敦,由于市中心区域集中了政府机关、法院以及大量的企业、金融机构和娱乐场所,有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天在高峰时段有超过100万人口和40000辆机动车/小时进出中心城区,造成该区域严重的交通拥挤,区域内平均车速只有14.3千米/小时,成为全英国最为拥挤的区域。在巴黎,20世纪60年代,由于采取了“适应小汽车发展”的政策,结果私人小汽车与日俱增,导致市区交通严重阻塞,1973年环城快速路开通后不久就出现了持续性的拥挤。在曼谷,由于车速过慢,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停车场,甚至出现过3个月内有900名孕妇因堵车被迫在轿车中分娩的情况。据英国SYTRA公司对发达国家大城市交通状况的分析,交通拥塞使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交通事故的代价占GDP的1.5%~2%。
二是部分大城市发展规模超过了自身资源环境承载力,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位下降、空气污染上升、自然环境恶化等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城市是二氧化碳的高排放地区,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及生活污水等环境污染使得城市从传统公共健康问题(如水源性疾病、营养不良、医疗服务缺乏等)转向现代的健康危机,包括工业和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噪音、震动、精神压力导致的疾病等。环境污染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世界银行曾对此做出过估算(《2002年地区发展报告》),认为由于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产力的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5%,印度每年因水源和空气污染而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100亿美元。
【典型案例】
日本“先发展后治理”的恶性循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给东京带来了噪音污染、工业废水污染、有害气体污染等严重的环境公害问题。尽管在1949年,东京都制定了“工厂公害防治条例”,成为最早开始采取措施应对工业污染的大城市,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采取工业废水排放控制,但是东京都的工业污染问题仍然日益严重,甚至到了20世纪60年代,工业废气排放还导致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现象。1974年东京都出现的酸雨现象和1975年出现的土壤污染事件,反映东京都的城市环境在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城市的生活环境问题开始显现,最突出的是垃圾处理问题。这一时期,之所以东京都的环境受到如此大的破坏,主要原因是采取了“经济优先、后果治理”的环境政策。具体表现在:一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1967年制定的《公害对策基本法》确定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方针,这个方针反映了当时“经济优先、后果治理”的环境政策。二是单一治理工业污染,而忽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机动车的污染。三是被动治理,而不是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单一、片面、被动的环境保护政策导致东京都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东京都为“先发展后治理”付出了巨大代价。
(三)城市分工衰退问题
一个城市在社会分工中的地位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由于资源枯竭、市场失利,或者新的城市中心的兴起,由于发展转型不及时,某些城市往往会形成基本经济活动衰退、城市功能萎缩、生产率水平低下、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失业率上升等多种问题。这一类城市问题我们将它统称为城市分工衰退问题。20世纪70年代,伴随石油危机,世界产业结构开始大规模调整,世界上不少城市的制造业在经历了欣欣向荣的境地之后开始出现萎缩,传统产业的淡出,导致了先期工业城市的衰落。
【典型案例】
德国的鲁尔区
从19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鲁尔区一直是德国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中心,煤炭、钢铁以及后来兴起的化学工业使这个地区的杜伊斯堡、埃森、波鸿、多特蒙德等城市得到迅速的发展。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这个地区的煤炭和钢铁两个支柱产业开始走向衰退,60多万个就业岗位随着第二产业的衰退而消失。
美国的底特律
底特律是一个曾帮美国装上轮子的汽车工业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汽车工业。20世纪中叶,底特律拥有200万人口。但从50年代起,底特律的经济就急剧下滑。由于就业岗位的减少,1960—2005年间,城市人口减少了一半,成为美国过去50年中城市人口削减最多的城市之一。
(四)城市大规模改扩建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急欲让经济快速恢复,便对城市进行了一场以大拆、大建为特征的大规模改造运动,又名城市更新运动。虽然西方城市的大规模改造运动已经过去20多年,但它错误的城建方针仍让我们记忆犹新。当时,西方城市普遍在老城中大面积拆毁旧建筑,而用大批的摩天大楼进行代替。这种状况下,城市面貌看似焕然一新,然而这种做法却给城市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不仅毁掉了一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摧毁了城市的历史风貌,而且导致了传统社会结构的破坏和社会矛盾的激化,因为大面积的改旧换新还会给人们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带来负面心理效应,还容易出现粗制滥造的以旧换新。
【典型案例】
荷兰的乌特勒支城
乌特勒支城是一座始建于公元50年的古老城市。1962年,该市在紧临老城历史中心、环绕火车站的24公顷的面积上规划了一个名为胡格·凯撒里真的巨大综合建筑项目。由于极度加大土地使用密度,建筑项目完成后,该景观看上去犹如码放了一堆又一堆货料的堆料场,几个巨大的高楼建筑群密密麻麻地与老建筑挤在一起。这种高密度的建筑群不仅使人感到窒息,同时加剧了城市的拥挤和交通堵塞。
英国巴思城
巴思是英国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古城。该城布满大量保存完好的具有乔治式风格和维多利亚式风格的建筑物。风格别致的小屋是巴思的特色风景,因此巴思也被称为“手艺人的巴思”。然而,巴思市的执政者似乎完全忘记了保护历史文化的责任,盲目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改造运动。巴思政府建造了现代化的警察局、汽车站、多层结构的停车场、旅馆、一条穿越市中心的地下隧道以及一批公寓楼房,为此拆毁了几大片布满乔治风格小屋的历史街区,拆毁了一个乔治时代的骑士学校和一个英国保存下来的唯一的18世纪的皇家网球场。这批粗制滥造的现代流行的楼房穿插在古建筑之间,完全破坏了巴思古城典雅的历史风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