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格局与推进原则
夏杰长
课题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度委托课题“我国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夏杰长(1964— ),男,湖南新宁人,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服务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服务经济理论与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2007年3月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都提出到201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 000亿美元;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经济结构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服务业发展的目标能否如期完成,要是达不到所提出的目标,原因又在哪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推进服务业发展?这是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基本格局的若干判断
1.服务业增长速度较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实现预期目标难度较大。“十一五”以来,我国保持了较高的GDP年均增长率。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0.7%,11.4%,9.0%。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在统计局的资料中被称为第三产业),也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从2006年的82 972亿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120 487亿元,各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0.3%,11.4%和9.5%,都高于或等于同期GDP的增长率,发展态势良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三年多来,服务业占GDP比重一直徘徊在40%左右,无明显改善,甚至有所下降,2005年40%,2006年39.5%,2007年39.2%,2008年40.1%。[1]显然,这组数据距离“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所提出的到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意味着每年要平均提高0.6个百分点)的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要如期完成,难度着实不小。
如果用国际视野来看我国的服务业,差距就更加明显。且不说发达国家早已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比重已经普遍达到70%左右,即便与我国发展水平相当或者稍低于我国的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服务业比重也超过我国许多,2005年巴西、印度两国的服务业比重分别为58%和53%,转型国家如保加利亚服务业比重也达到了57%。以人均GDP计算,我国应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从国际上看,这类国家的服务业占比为53%左右。因此,即使与下中等收入国家比,我国的服务业比重也是明显偏低的,其发展滞后可见一斑。
2.服务业就业贡献率稳步提升,可能完成“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我国是劳动力大国,就业目标的实现尤其重要。经济增长固然是就业的根本出路,但更重要的是找准就业的路径依赖。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被认为是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领域。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都远多于第二产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3倍左右,服务业就业占比普遍在75%左右;中等收入或者中下等收入国家(如保加利亚、巴西)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2倍左右,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6%左右。
2006年、2007年、2008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32.2%,32.4%和32.6%。我国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吸纳的全部就业人口还不到三分之一,远低于国际水平。这一结果,离“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要提高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即从2005年的31.3%提高到2010年的35.3%。三年来,相比2005年服务业就业提升了1.3个百分点。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服务业就业是被低估了的。考虑到低估的因素,以及经济结构逐渐向服务业倾斜,还是能够接近完成预定目标的。
根据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4月16日发布《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当年我国从事非农产业的流动就业人口约为14000万人。也就是说,有4700万人从事非农产业,但统计数据并没有进行考虑。如果这些人口的一半从事服务业,则服务业就业人数应增加2350万人。按照我国全部劳动就业人口7.7亿人计算,则可以提高服务业就业占比约3个百分点,这样,2008年的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就是35.6%。如果这些流动人口的三分之一从事服务业,即服务业就业人数应增加约1565万人,则可以提高服务业就业占比2个百分点,这样,2008年的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就是34.6%。据此,我们对服务业就业指标完成既定任务是充满信心。
此外,还可以用就业弹性来说明服务业就业不断提升的贡献及在“十一五”未能完成预期目标的理由。1995年以来,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事实相比,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效应极其微弱,甚至出现了“增长型失业问题”。1995—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同期就业人数仅增长1.1%。就业弹性是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所能带动的就业增长。1995—2008年,我国就业弹性基本在0.06~0.16之间波动,年均就业弹性仅为0.11。与此同时,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远高于全国的总就业弹性。1995—2008年,我国服务业就业弹性的平均水平为0.37,超过总就业弹性0.26个点。与农业、工业相比,服务业就业弹性最大、最稳定。这一格局不是暂时的现象,而很可能长期存在,服务业就业弹性系数高于农业和工业将是一个普遍规律。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坚定服务业对我国就业的贡献将不断上升和完成预期目标的信心。
目前,我们正遇到了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第一季度,是我国遭遇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时期,服务业出现了“逆经济周期”现象,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第一、第二产业和GDP的增长速度,这与经济高涨时期服务业慢于工业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我国加工贸易(或国际代工)受到国际市场的剧烈冲击,工业下滑非常明显,工业领域的就业也随之锐减。服务业当然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服务的提供与消费均以内需为主,因此所受的冲击要小得多,自然地,服务业就成为吸纳劳动增量和存量就业的主力军,这些年新增大学毕业生主要在服务业领域就业就是一个明证。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可能短期内消除,我国经济复苏也需时日,但服务业的“逆经济周期”现象无疑有助于我们实现服务业就业比重提升目标的实现。
3.服务贸易正在蓬勃发展,尽管面临着严峻挑战,但很有可能超额完成预期目标。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年的7674亿美元猛增至2007年的63200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了8%,高于货物贸易增速1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份额从1980年的15.7%上升到2005年的19.3%。在这一国际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不含政府服务,下同)同比增长22%,为1928亿美元;2007年,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523亿美元,同比增长31%;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04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1.5%,增幅回落9.6个百分点。尽管现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形势,但其增长仍然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地位明显上升,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居世界第9位,到2008年则上升到了第5位。“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是到2010年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即要在2005年1582亿美元的基础上增长1.5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0.4%。按照这一发展态势,2010年服务贸易规模目标将如期实现,即便以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增长速度计算,也能完成这一目标。如果,金融危机能在2009年底得到遏制,还能超额完成这一目标,预计可实现服务贸易总额4 500亿美元。
当然,我们也要未雨绸缪,要看到我国发展服务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出口规模较小,贸易逆差较大,与货物贸易相比发展相对滞后。(2)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等传统部门,高附加值或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落后。比如,2007年、2008年,运输和旅游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的占比分别为56.4%和54.4%。(3)服务贸易过于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贸易风险较大。主要行业进出口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香港地区为我国运输第一大出口市场,约占有1/3的份额;其次是美国,所占比重近两成。运输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是美国。(4)服务贸易统计体系还不完善,导致政府制定政策、对外谈判缺乏依据,企业开拓市场、应对风险缺少信息,影响了我国服务贸易领域政府活动和企业业务的开展。
二、推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原则(www.xing528.com)
正确的原则是科学行动的指南。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 000美元,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也在加速发展,服务业发展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在这关键时刻,明晰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对于促进服务业快速、健康和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战略眼光,全球思维。发展服务业不能仅局限于本国、本地区,而是要融入全球化的趋势中去。服务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大趋势。我们要树立国际化精神,把握全球服务业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从国际化分工与合作出发,把握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特点,寻找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重点和相关对策,积极参与服务业的国际分工,鼓励服务业引进来、走出去,条件具备的城市要谋划服务业的高端和制高点、提升服务业能级,增强服务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攀升全球价值链。
2.体制创新,科技支撑。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毫不夸张地说,制度变革与科技进步是推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两大基本动力。正是体制机制的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没有很好地释放出来。推进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和服务业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服务业体制机制是“十二五”服务业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最为艰难但又必须有实质性突破的工作。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依托现代管理理念和组织方式而发展起来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进步与服务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实施有效的科技政策,强调科技进步对服务业的渗透与运用,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现代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是现代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3.科学规划,适度超前。我国正面临着服务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和有利时机。要抓住这样难得的机遇,就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科学规划与决策,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服务业比重长期上不去,归根结底也是服务业增长速度慢于工业增长速度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采取“服务业适度超前和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快服务业发展速度,改变服务业增长长期慢于工业增长的格局,以充分发挥服务业对生产、生活和城市化的支撑和“黏合”功能。
4.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对于市场化的服务领域,要坚持推进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政府主要依据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提供相关信息,营造体制环境,明确政策导向,规范企业行业,加强必要的监管措施。对于基础公共服务即那些需要以政府作为主要供给者的服务领域,包括基础公共卫生和公共教育服务,基础研究投入,大型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保障社会安全和公众利益的投资等等,政府要加大投入并加快形成能保障供给的体制安排。对于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服务业,政府在适当投入的同时,要引导发展多种方式的服务提供组织和提供方式,在可能的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使有限的公共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保障和改善供给。
5.开放带动,创新发展。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扩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承接服务业的国际和国内转移,努力把我国若干城市打造成重要的区域性服务外包中心。要打破保护主义和垄断行为,鼓励国内各地区开放服务业市场,促进服务业要素有序流动,加强服务业的竞争。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在发展和开放中加快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步伐,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在动力,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6.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进一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区域性特征以及现有产业基础,加快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点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链条分工细化和延伸,形成高效配套的服务体系,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实现第二、第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
7.空间集聚,合理布局。我国人多地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也较明显。我们既要按照逐渐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要求来加强中西部地区的服务业投资,力求实现服务业地区间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又要遵循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地理上集聚发展规律,在地区间服务业均衡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下,适度强化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布局的空间约束,明确服务业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促进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别要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消费性服务业向城市集聚发展,在全国形成若干配置合理、功能清晰、相对集中、协同发展的服务业集聚区。
8.市场运作,政府推进。市场和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两个基本方式。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竞争促发展、促提高。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政策推动和产业引导的作用,实现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基础力“三力合一”,形成服务业发展的“合力”。资金投入是服务业发展最基础的条件。解决资金问题,当然主要是靠市场的力量。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广开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政府推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规划和制定政策法规,确定一个公正公平透明的“游戏规则”;二是充分运用服务业引导资金来实施产业引导,逐步增加对服务业的资金投入,对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各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建立服务业引导资金,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扶持服务业发展;三是搭建公共信息平台,为各微观主体发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成本。
9.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市具有组织城乡商品流通,向外辐射流通服务的功能,也是党政机关、科教文卫体等服务部门的聚集地。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城市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大,服务业向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相对集中的现象十分突出。城市客观上已成为发展服务业的主要载体。在我国相当多城市中,服务业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特别是人口高度密集、收入水平相对高的中心城市,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均较为强烈。现代服务业往往是在大都市集聚发展,我们必须适应这一客观规律,依托城市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但是,我们也必须重视农村服务业,实现城乡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毕竟我们还是一个农村人口占主导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农村的落后是全方位的,服务业的滞后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从公共财政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看,我们必须通过国家财力适度倾斜和产业政策引导来缩小这种城乡服务业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的水平,力求在服务业领域做到城乡统筹、以城促乡、协调发展。
10.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按照稳定提升支柱行业、培育壮大新兴行业、突破发展潜力行业的总体推进思路,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服务业发展。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 000美元,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也在加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将处在剧烈变化时期,从三次产业看,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将明显上升。从工业内部看,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将越来越高,而高技术制造业也越来越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因此,要重点选择体现支撑先进制造业功能、具有综合优势以及发展潜力大、智力要素密集、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强的功能型和知识型服务业进行重点突破。同时,结合各地区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特点,依托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因地制宜、分类分层次推进服务业有序发展。
(原载2009年第6期)
【注释】
[1]该组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2008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