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科技行为的财务规划揭秘

企业科技行为的财务规划揭秘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企业科技行为资金投入的规划和控制,更好地利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心。企业科技投入资金在近期、中期和远期项目之间的分配,是企业科技行为管理的重要战略问题。

企业科技行为的财务规划揭秘

企业科技行为的财务规划探析

万 青

课题来源:浙江省科技厅科学课题“企业科技行为的财务控制研究”(编号:2004C30037)。

作者简介:万 青(1962— ),女,陕西西安人,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企业的科技行为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以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动因,其实质是一种经济行为。企业的科技行为不是单纯的发明创造和研究开发,是基于对技术商业潜力的认识,通过新的技术构思,从而促使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或新服务得到本企业首次成功商业实现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相关生产条件和要素的重新组织,重建或新建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因此,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科技行为就是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出现,创造了新的产品、新的产业和新的市场,也产生了新的高额的利润。技术创新推出一个又一个的新产品,从而有效地增加了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开辟出了全新的市场,并通过持续的创新,不断地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要求,提高了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地位;通过工艺性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消耗,方便了操作,降低了成本;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更新、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产品,以及新的替代品不断涌现,这些新的产品在市场上以更高的质量和更高的性价比驱逐了老的产品,这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实现的产品结构升级过程;正是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引起的“创造性的毁灭”[1]社会创造福利,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利润;企业为了谋求效益和发展,就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一代产品,结果是使企业产品结构不断升级。技术创新为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现代企业的竞争体现为一种优势竞争,企业为了增强竞争优势、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科技行为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形式的企业科技行为,已经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主导性行为,为了确保企业科技投入能得到有效的产出,对企业科技行为的资金投入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必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着眼点。通过对企业科技行为资金投入的规划和控制,更好地利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心

一、企业科技行为财务规划的基本要求

企业科技行为离不开财产物资资源的支持,科学把握科技资金的投入规律,对财务资源搞好综合平衡,分配好现有的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是企业科技行为财务规划的基本要求。做好企业科技行为的财务规划,重点在于规划和控制好企业财务资源投入的方向、规模和进度,具体来讲,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不同行业企业科技资金投入的差异关系。由于不同行业的技术复杂性、技术进步难易程度和技术信息来源具有差异性,所以不同行业的企业科技活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不同行业科技资金投入的差异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在不同经营领域上的科技资金投入差异,因此在企业内部应该对不同的经营领域有不同的科技投入政策;二是指不同行业的企业在科技资金投入方面有重大差异。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发布的1998年各类行业研发经费占其销售额的比重来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研发支出普遍偏高,制药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为10.4%,属最高行业,其次为计算机、通讯设备、电子元件和光学行业。这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远远高于美国产业研发占销售额比重的平均水平;而像食品、烟草等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例极低,仅处于1%以下。[2]因此,在分析和评判不同企业的科技投入政策时必须具有不同的标准和眼光。

2.企业规模与科技资金投入的关系。企业规模不同,科技资金投入也有显著差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小企业由于自身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及资金等约束,在科技资金投入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高额投资、高风险的研发条件下,情况更是如此。相反,大企业拥有多年的产品研发经验,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储备、人才、资金,同时大企业还可以运用资本市场为技术创新筹集资金,因而大企业更有可能投入较多的研发资金。但是当企业规模过于庞大时,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企业在科技活动方面的投入强度有可能小于规模相对较小的竞争对手。

3.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关系。因为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工作重心和发展条件,对科技行为的资源投入比例也应该是不相同的。在企业发展早期,资源相对匮乏,只能进行一些试验项目,而当企业跨入超常规发展期,资源渐多,就可能安排较多份额的资源用于大规模科学技术和系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4.产品研究与工艺研究之间的比例关系。由于新产品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习惯于把绝大部分研发力量投放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而忽略了对于工艺的研究与发展。在产品研究与工艺研究上力量分配不当,不但不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也不利于保证新产品的质量和提高企业的水平。德国某些公司具有这方面的良好经验。它们在进行新产品研发的同时,也进行新工艺的研发,保证能以低成本把新产品经济地制造出来。笔者认为,从大部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现实需求来看,充分重视新工艺的研发应该成为我国大部分企业现阶段最优先的选项。

5.进攻型与防卫型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防卫型研发项目的目的在于抵御来自竞争方面的压力,以保持企业的现有市场;进攻型的科技创新项目则主要为了改进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或是开拓新市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救火型”的防卫型项目是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但决不能占主导地位,如果企业的科技行为缺乏长远规划和明确的战略目标,项目中就可能充斥大量“救火型”的防卫型项目,企业势必没有活力,没有生气,没有发展前途。至于两种类型科技开发项目的比例,应该与企业所采用的技术战略相统一。当企业采用“技术领先”战略(第一个进入市场)时,就应有更多进攻型研发项目;而当采用“紧随领先者”战略时,企业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研发力量,能快速从事防卫型研发。(www.xing528.com)

6.近期、中期、远期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科技投入资金在近期、中期和远期项目之间的分配,是企业科技行为管理的重要战略问题。科技投入资金过多地集中于近期项目,虽能满足企业现时的竞争需要,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企业发展后劲乏力;而科技投入资金过多地集中于中期和远期项目,企业则很难保持现时的竞争优势,对于竞争实力并不很强大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必须保持科技投入资金在近期、中期和远期项目间的平衡。当前,由于短期项目可凭借已有科技理论与知识来解决问题,技术风险小;以及短期项目容易出成果,能够迅速得到回报等原因,在很多企业里,存在着一种把资源集中于短期项目的倾向。这种过多集中于短期项目的倾向,在企业经济状态欠佳时尤为显著。这种做法容易使企业科技活动脱离企业的战略目标,影响到企业今后的长远发展。为了保证长短期项目的全面安排,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两套班子的做法,除了保证足够的科技力量从事集中、短期的研发任务外,还应保持一定的科技力量用于长远的基础性科研项目。

二、企业科技行为财务规划值得注意的问题

企业科技行为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和风险性,在财务规划过程中必须服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总要求。

1.要坚持企业科技行为战略性财务规划和具体过程规划相统一的原则。对企业科技行为进行财务规划包括战略和战术两个层次,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企业管理者,如何搞好技术创新,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科技活动资金投入,对企业科技行为如何实施具体的管理。换言之,技术创新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如何搞,这在目前的技术创新实践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在企业科技行为管理中被关注较少的问题。但是,科技行为战略性财务规划不容忽视。企业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分析市场需求、相关研发情况和行业技术进步状态及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基础上,为了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对企业科技行为整体性、全局性、长远性应该进行谋划、形成对策。企业科技行为战略性财务规划对企业技术创新思路、方案和行为有重要的支撑和约束作用,对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2.应该对企业科技行为过程中负债的规模进行规划。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来源有两个:一是借入资本,二是股东投入资本或者企业积累的资金。如果企业仅仅用股东的投入资本和自有资金很可能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应充分发挥财务的杠杆作用,利用债务融资。但也要防止负债水平过度以致威胁企业发展的安全性,因此对负债水平应合理规划。

3.补充性资产是创新技术商业化能否成功的基础条件。创新技术商业化能否成功,不仅涉及资金和市场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涉及补充性资产的获得、供给和保护问题。补充性资产是指一种能力资源,包括销售渠道、服务能力、客户关系、与配套产品提供商的关系和补充性产品。掌握这些资产的公司更有可能在创新技术的创新中获得商业利润。但如果缺乏补充性资产,即便创新技术在技术上研发成功了,也会在商业化的道路上面临巨大障碍

4.应该重视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中止决策。根据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总裁S.P.布莱克的统计,约有40%的R&D项目在技术上未能获得最终完成;技术上获得成功的项目约有45%未能开发出产品;已经商业化的项目中,约有60%在经济上不能获利。[3]这一结果表明,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项目在研发过程中失败了,存在中止的问题。但是,源于多种复杂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在技术管理中较为重视项目实施前的初始选择,而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跟踪,特别是中止决策则较为忽视。如果在创新过程的初始阶段淘汰率不高,不尽早放弃那些没有成功希望的设想方案,就会使一些不可能取得技术成功或市场成功的开发项目进入创新的后期阶段,将使风险沉淀和积累下来,最终导致风险的增加或进一步扩大,甚至导致企业的经营危机。

5.在企业技术创新中,时间已经是一个稀缺性的资源。“时间领先”是对于技术创新的最有效的保护机制之一。时间领先的技术创新,具有更大的风险,但如果某一个企业越过风险而率先开发成功,那么,这种风险又成为阻止竞争者进入、保护已进入者利益的安全屏障。风险越高,开发成功者的相对垄断性也就越强,安全系数也就越大。技术创新的风险与安全是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风险因素可能转化为安全因素。如果一个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小,那么,竞争对手进入、模仿、超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率先成功者的安全屏障也就比较薄弱。

(原载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技管理》2007年第10期摘要转载)

【注释】

[1]乔治,戴/保罗,休梅克,石莹译:《沃顿论新兴技术管理》,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杨雄胜:《高级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8页。

[3]杜彦坤:《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