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读研三年VS工作三年:职业规划师教你如何在职场脱颖而出

读研三年VS工作三年:职业规划师教你如何在职场脱颖而出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时被实验的失败打击一下,有时被成功刺激一下,喜怒哀乐更多以“论文”为中心。研究生第3年:刚刚享受了两年的校园生活,不料又要开始找工作了。2.收获一级收获(最高级):读研就是为了3年以后的就业,满足了求职工作需要:学历+专业技能+……有时这些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现在的论文更新速度很吓人,两天不上网就有点跟不上了。看来读研3年VS工作3年,适合才是硬道理。

读研三年VS工作三年:职业规划师教你如何在职场脱颖而出

每年总有很多学生咨询我要不要去读研究生,今年的“老鲍一周一席谈”还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其实很多人纠结要不要读研,是源于他们有“学历高、有好发展”的概念,同时又怕读研会浪费时间。这里我们不妨将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前3年和读研究生这3年进行对比:

一、读研的3年

1.生活状况(以理工科学生为例)

研究生第1年:带着好奇新鲜踏入研究生阶段,不料第一年基本都是上课,要么也就是一些集体活动。而且上课与本科没有两样,就是人少一些。积极一些的学生会经常去实验室,把自己关起来,研究研究,发现:挺累!

研究生第2年:真正开始涉及自己的科研课题,写开题报告,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被师兄、师姐指导,有时由于操作或研究思路不对被骂。身体虚弱就去运动,生活相对枯燥,对外交流也少。有时被实验的失败打击一下,有时被成功刺激一下,喜怒哀乐更多以“论文”为中心。

研究生第3年:刚刚享受了两年的校园生活,不料又要开始找工作了。很疑惑,拿什么去拼?拼什么?

2.收获

一级收获(最高级):读研就是为了3年以后的就业,满足了求职工作需要:学历+专业技能+……3年后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甚至也收获了爱情

二级收获:具备了硕士的知识技能,专业应用能力良好。但找到的工作恰与专业并不太相关,此时憾言:3年前就业就好了,还好收获了爱情。

三级收获:硕士顺利毕业,拿到了文凭。但求职十分困难,没有目标,定位不清。

四级收获:连毕业都困难,纠结于论文中。延迟吧,来不及想就业的事情,老师别催我就业!

五级收获(最差):面对多重压力自己不能自拔!

3.困惑

大部分人不会去做职业规划,因为想着“船到桥头自会直”,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因此在读研过程中“被”的角色较多。

有的为了能有较大把握考上,还是选了自己不太爱的专业,觉得拿个文凭就好。但读研太难熬了,发现很多求职广告都是招大专以上水平的毕业生就行了;有的为了换专业,考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但发现太难读了;有的想做研究,但发现市场上要博士;有的不想从事研究,但害怕自己没有竞争力。

找工作时,还是采取“海投”的方式,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结果基本没有“葬身之地”。有的拍拖过,关系很好,想毕业后两人在一起,发现很难……

二、初入职场工作的前3年

1.状况

工作第1年:初来乍到,听说“少说多做”为妙,于是多做,什么事情都自己来,甚至成了办公室杂事员!有时不因工作而忙,而是帮别人而忙。慢慢发现工作没有自己原来想象的那么好。过着蚁族的生活,思念校园的环境,以前没水没电还可投诉,现在,只能忍受,因为没钱(有的人可能不满工作,不到半年就做跳槽族,漂泊的日子开始了)。

工作第2年:慢慢整理自己的工作状态,有的发现工作不太适合,自己很疲倦,因此就360度换工作,又开始求职旅程;有的挺满意自己的工作,开始思考怎么进步,培训、教育、交流等都是提高的路径;有的觉得社会险恶,还是校园好,选择考研……(www.xing528.com)

工作第3年:谈买房,谈结婚,有时是别人跟你谈。这时掂量自己的工资,发现:很难,蜗居和裸婚行吗?也发现职业很重要,因为职业的不断进步和镀金才会有经济基础。会想要给自己的5年、10年定目标了。如果第3年还不太稳定,没有什么基础,这时日子应该很难过。

2.收获

一级收获(最高):找到自己爱做的工作,慢慢去发展,使之成为自己的事业,拥有财富,车和房都在考虑了,结婚的事情不用别人催了。

二级收获:工作自己喜欢,但赚钱不多,工作技能慢慢积累。

三级收获:有了一些财富,能养活自己,也能给别人资助(如家人)。但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

3.困惑

老觉得别人的工作好,总觉得自己的工作要么太累,要么没钱。老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兴趣+价值”还没搞清楚。

三、读研VS工作

1.你是否开心?

不管哪一个,要问问自己是否开心?不管哪一个,都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职业、事业,以及自己的生活。如果生活不开心,说明现有的选择不能满足自己的价值需求!

选择终将酿成苦果!因为不开心,就睡不好、吃不好,严重一些的还会变瘦、没精神!再严重一些,精神分裂。

2.是否是增值的?

研究生=本科生+3年学习

工作生=本科生+3年工作。

其实要比较就比较3年学习VS 3年工作!

似乎就业市场上学历高的初始工资都要高些,要不然就没有人去考研了。

真正需要比较的是:一个选择读硕士的大学生,是不是比他的同学——同一年本科毕业,有了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值钱?到底谁更加值钱?假设本科生工资2 000元/月(有点低,但只是假设),3年后升到5 000元(大约好吗?),那么这么多年的平均工资就是(5 000+2 000)/2=3500元;3年的总收入就是114 000元,约11万吧!(当然这是职场上比较好的状态,如以上提到的一级、二级收获等。)

而读研的人,3年中仍是消费者,没有太多收入,有的只是一些学校补贴,就算去做兼职,也是和导师之间玩捉迷藏。3年的专业知识能立即用到实践上吗?我看很难。有时这些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现在的论文更新速度很吓人,两天不上网就有点跟不上了。如果是关注具体能力的单位和企业,学历造成的起步优势会在3年之内慢慢消失。只是出道的时候市场价高一些,说起理论来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当然他们掌握了系统的研究方法。然而,工作的人(如果懂得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职业生命,成为一个中层管理人员问题不大)拥有具体的实践工作能力和人脉资源。

看来读研3年VS工作3年,适合才是硬道理。学历高才开心,你就去读研吧!要不然就好好确认一下自己的职业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