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老问题,其年龄仅小于报考专业问题。报考专业时对什么专业都不太清楚,而转专业,也仅仅是自己接触了一个专业后提出的问题。因此转专业是报考专业的弟弟,依然让人头痛。记得当年我读大学的时候,没有转专业之说,所以有些人也就很苦闷。转专业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一年下来依然对自己的专业没有兴趣;看到身边人果断转了专业,自己内心在羡慕的同时也更加被触动;处于对热门转业的倾向,如好就业、薪酬高等说法的诱惑。
如果你已经获得了转专业资格,就差临门一脚,可以试着这样去做。
首先,对自己的专业好好认识一番,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去看待,而不是人云亦云。认识专业的方式很多,可以去找专业老师或师兄、师姐,最好是毕业的。让他们告诉你,这个专业到底能学到什么,具体的核心专业课程是什么?这样,你会知道接下来的几年里要过怎样的学习生活。另外一个方式,则是去实践,比如你可以尝试做做实验(具体操作都算)。以前有个学生学食品专业,对专业不了解,谈不上喜欢,后来经常去实验室帮师姐做实验,同时自己还去工厂参观了解,也就慢慢喜欢了,后来成绩直线上升,还读了个硕士。
在实践中认识专业是最直接的,拿生物工程专业来说,因为社会将这个专业宣传得很好,很多家长都觉得不错,于是会建议自己的子女报考。但很多孩子读了这个专业之后,发现自己极其不喜欢,部分孩子一开始接触了基因工程、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科目后觉得过于微观、过于精细,发现自己对此并没有什么兴趣。但后来接触发酵知识后,慢慢开始产生兴趣了,因为他们开始知道酱油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为什么有的白酒那么贵,微生物发酵为何如此神奇……越学越有兴趣。所以,不要随便以特殊的眼光去看一个专业,而是要深层次地去看待。我经常和学生说这句话:任何一个专业,任何一个职业,只要你干得好,进入了这个领域的前30%,就基本实现财富自由和精神自由了。
大学生就业有一个现象,即毕业生中总有一部分人逃离了自己的专业,或选择一些与专业领域相关但和专业技术无关的如管理、销售等工作(学管理或销售等的除外),这说明什么?无论他们学哪种技术类的专业,最终都可能会去选这类工作。因为他们的优势是:社交、交流、谈判、领导,喜欢与人交往的工作。(www.xing528.com)
大家不妨用成功事件来进一步确认你的价值观:列举自己从小到大做得成功的10件事,然后写出为什么觉得很成功。找出重复较多的价值追求,这可能就是你的核心价值观了。
找出自己的重要价值追求和自己最看重的东西,然后再选择一种最容易实现和找到这些价值的专业和职业。这样就会实现较合理的职业定位和专业选择。或者反过来推理也可以,先找出自己向往的职业,然后去了解这些职业需要什么知识,再确定学什么专业。
我自己开设了一门课,叫《大学生生命动力和领导力》,目的就是解决职业规划课的瓶颈问题。因为找目标不难,我们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在开学初定了个计划,这本身是很好的事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现完全没有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大部分人不缺目标而是缺乏动力。很多人总觉得有些事情不可能,因此成功的可能性会小一些。安全、容易的事,太多人可以做,这样也就没有成功可言了。久而久之,他们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动力,总是到最后才会去想该做的事情。拖延、焦虑、无力感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因此,我经常提倡人一定要学会改变。人往往在改变中成长,在改变中找回自己。
陪伴一年的专业,我可以放弃吗?纵观之前转过专业的学生,大多都没有后悔,反而可以自豪地告诉别人:“我认识了两个班的人,多了许多兄弟姐妹!”你甚至还可以说:“我大学学过两个专业,尽管有一个不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