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截流及截流日期确定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截流及截流日期确定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四施工截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导流过程中,当导流泄水建筑物建成后,应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截断原河床水流,迫使河水经完建的导流泄水建筑物下泄,然后在河床中全面展开主体建筑物的施工,这就是施工截流。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还须根据当时的水文气象预报及实际水情分析进行修正,最后确定截流日期。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截流及截流日期确定

项目四 施工截流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导流过程中,当导流泄水建筑物建成后,应抓住有利时机,迅速截断原河床水流,迫使河水经完建的导流泄水建筑物下泄,然后在河床中全面展开主体建筑物的施工,这就是施工截流。

一、施工截流的基本程序

在施工截流的过程中,基本程序一般是先在河床的一侧或两侧向河床中填筑截流戗堤,逐步缩窄河床,称为进占。戗堤进占到一定程度,河床束窄,形成流速较大的泄水缺口叫龙口。为了保证龙口两侧堤端和底部的抗冲稳定,通常采用工程防护措施,如抛投大块石、铅丝笼等,这种防护堤端叫裹头。封堵龙口的工作叫合龙。合龙以后,龙口段及戗堤本身仍然漏水,必须在戗堤全线设置防渗措施,这一工作叫闭气。所以整个截流过程包括戗堤进占、龙口裹头及护底、合龙、闭气等四项工作。截流后,对戗堤进一步加高培厚,修筑成设计围堰

由此可见,截流在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不能按时完成,就会延误整个建筑物施工,河槽内的主体建筑物就无法施工,甚至可能拖延工期一年,所以在施工中常将截流作为关键性工程。为了截流成功,必须充分掌握河流的水文、地形、地质等条件,掌握截流过程中水流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做好周密的施工组织,在狭小的工作面上用较大的施工强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截流。

二、施工截流的基本方法及适用场合

施工截流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平堵法、立堵法及综合方式三种。

1.立堵法

所谓立堵法截流是将截流材料从龙口一端或两端向中间抛投进占,逐渐束窄河床,直至全部拦断,见图2-22。立堵法截流不需架设浮桥,准备工作比较简单,造价较低。但截流时水力条件较为不利,龙口单宽流量较大,出现的流速也较大,同时水流绕截流戗堤端部使水流产生强烈的立轴漩涡,在水流分离线附近造成紊流,易造成河床冲刷,且流速分布很不均匀,需抛投单个重量较大的截流材料。截流时由于工作前线狭窄,抛投强度受到限制。

立堵法截流适用于大流量、岩基或覆盖层较薄的岩基河床,对于软基河床应采用护底措施后才能使用。立堵法截流又分为单戗、双戗和多戗立堵截流,单戗适用于截流落差不超过3 m的情况。

img39

图2-22 立堵法截流

(a)双向进占;(b)单向进占
1.截流戗堤;2.龙口

2.平堵法

所谓平堵法截流是沿整个龙口宽度全线抛投,抛投料堆筑体全面上升,直至露出水面,如图2-23。这种方法的龙口一般是部分河宽,也可以是全河宽。因此,合龙前必须在龙口架设浮桥,由于它是沿龙口全宽均匀地抛投,所以其单宽流量小,出现的流速也较小,需要的单个材料的重量也较轻,抛投强度较大,施工速度快,但有碍于通航。平堵法适用于软基河床,河流架桥方便且对通航影响不大的河流。

img40

图2-23 平堵法截流

3.综合方式

为了充分发挥平堵水力学条件较好的优点,同时又降低架桥的费用,有的工程采用先立堵,后在栈桥上平堵的方式。原苏联布拉茨克水电站,在截流流量3600 m3/s,最大落差3.5 m的条件下,采用先立堵进占,缩窄龙口至100 m,然后利用管柱栈桥全面平堵合龙。多瑙河上的铁门工程,经过方案比较,决定采取立、平堵方式,立堵进占结合管柱栈桥平堵。立堵段首先进占,完成长度149.5 m,平堵段龙口100 m,由栈桥上抛投完成截流,最终落差达3.72 m。

对于软基河床,单纯立堵易造成河床冲刷,采用先平抛护底,再立堵合龙,平抛多利用驳船进行。我国青铜峡、丹江口、大化及葛洲坝等工程均采用此法,三峡工程在二期大江截流时也采用了该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由于护底均为局部性,故这类工程本质上同属立堵法截流。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截流方法,还有其他截流方法,如爆破截流、下闸截流、浮运沉箱、沉船、水力冲填。每种截流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根据我国的国情及国内外截流的发展趋势,一般情况下应优先考虑立堵法。如果河床易冲刷,可先平抛护底;如果河床基岩面过光滑,可先平抛一些抗冲性能好的材料加糙河床;如果龙口处有深坑或水深过大,可适当平抛一部分。

三、截流设计的原则

1.截流时间及设计流量的确定

截流日期的选择,应该是既要把握截流时机,选择在最枯流量时段进行;又要为后续的基坑工作和主体建筑物施工留有余地,不致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1)截流以后,需要继续加高围堰,完成排水、清基处理等大量基坑工作,并应把围堰或永久建筑物在汛期前抢修到一定高程以上。为了保证这些工作的完成,截流日期应尽量提前。(2)在通航的河流上进行截流,截流日期最好选择在对航运影响较小的时段内。因为截流过程中,航运必须停止,即使般闸已经修好,但因截流时水位变化较大,亦须停航。

(3)在北方有冰凌的河流上,截流不应在流冰期进行。因为冰凌容易堵塞河道或导流泄水建筑物,壅高上游水位,给截流带来极大困难。

此外,在截流开始前,应修好导流泄水建筑物,并做好过水准备。如清除影响泄水建筑物运用的围堰或其他设施,开挖引水渠,完成截流所需的一切材料、设备、交通道路的准备等。据上所述,截流日期一般多选在枯水期初,流量已有明显下降的时候,而不一定选在流量最小的时刻。但是,在截流设计时,根据历史水文资料确定的枯水期和截流流量与截流时的实际水文条件往往有一定出入。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还须根据当时的水文气象预报及实际水情分析进行修正,最后确定截流日期。龙口合龙所需的时间往往是很短的,一般从数小时到几天。为了估计在此时段内可能发生的水情,作好截流的准备,须选择合理的截流设计流量。一般可按工程的重要程度选用截流时期内10%~20%频率的旬或月平均流量。如水文资料不足,可用短期的水文观测资料或根据条件类似的工程来选择截流设计流量。无论用什么方法确定截流设计流量,都必须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和水文气象预报加以修正,按修正后的流量进行各项截流的准备工作,作为指导截流施工的依据。

2.龙口位置与宽度(www.xing528.com)

龙口在截流戗堤的轴线上,戗堤轴线应根据河床和两岸地形、地质、交通条件、主流流向、通航、过木要求等因素综合分析选定,戗堤宜为围堰堰体组成部分。一旦截流戗堤轴线确定后,即可确定龙口位置,龙口布置位置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从地形方面,龙口周围应宽阔,距临时堆料场较近,且有足够的回车场地,以保证运输方便;从地质方面考虑,应力求将龙口布置在覆盖层较薄的部位,或有天然岛礁作裹头的部位,以抗水流冲刷;从水流条件考虑,龙口应设置在正对主流处,以利洪水宣泄。

龙口宽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戗堤束窄河床后形成的水力条件,对龙口底部和两侧裹头部位的冲刷影响,截流期通航河流对通航安全的要求。合理的龙口宽度应是满足龙口水力及通航条件的最小宽度。若龙口段河床覆盖层抗冲能力低,可预先在龙口段抛石或抛铅丝笼护底,增大糙率和抗冲能力,减少合龙工作量,降低截流难度。

四、截流水力计算

截流水力计算的目的是确定龙口诸水力参数的变化规律。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截流过程中龙口各水力参数,如单宽流量q、落差z及流速v等的变化规律;二是由此确定截流材料的尺寸或重量及相应的数量等。这样,在截流前,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准备各种尺寸或重量的截流材料及其数量,规划截流现场的场地布置,选择起重、运输设备;在截流时,能预先估计不同龙口宽度的截流参数,何时何处应抛投何种尺寸或重量的截流材料及其方量等。

截流时的水量平衡方程为:

Q0=Q1+Q2       (2-5)

式中:Q0——截流设计流量,m3/s;

   Q1——分流建筑物的泄流量,m3/s;

   Q2——龙口泄流量,可按宽顶堰计算,m3/s。

截流水力计算可采用图解法和电算法

五、截流材料及备料量

1.截流材料尺寸

在截流中,合理选择截流材料的尺寸或重量,对于截流的成败和截流费用的节省具有重大意义。截流材料的尺寸或重量取决于龙口的流速。各种不同材料的适用流速,立堵截流时截流材料抵抗水流冲动的流速,可按下式估算。

img41

式中:v——水流流速,m/s;

   K——综合稳定系数;

   g——重力加速度,m/s2

   γ1——石块容重,t/m3

   γ——水容重,t/m3

   D——石块折算成球体的化引直径,m。

2.截流材料类型

截流材料类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截流时可能发生的流速及开挖、起重、运输设备的能力,一般应尽可能就地取材。国内外大江大河截流的实践证明,块石是截流的最基本材料。此外,当截流水力条件较差时,还必须使用人工块体,如混凝土六面体、四面体、四脚体及钢筋混凝土构架等(见图2-24)。

img42

图2-24 截流材料

3.备料量

备料量的计算,可按设计戗堤体积为准,另外还得考虑各项损失。平堵截流的设计戗堤体积计算比较复杂,需按戗堤不同阶段的轮廓计算。立堵截流戗堤断面为梯形,设计戗堤体积计算比较简单。戗堤顶宽视截流施工需要而定,通常取10~18 m者较多,可保证两到三辆汽车同时卸料。

备料量的多少取决于对流失量的估计,实际工程的备料量与设计用量之比多在1.3~1.5之间,个别工程达到2.0。例如,铁门工程达到1.35,青铜峡工程采用1.5,实际合龙后还剩下很多材料。因此,初步设计时备料系数不必取得过大,实际截流前夕,可根据水情变化适当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