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史的最强音,或者说核心事件就是一场效仿中国、建立“小中华帝国”的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来势如此之猛,声势如此之大,如星体爆炸般照亮了古代的天空,乃至烟云散尽后,仍持续地影响着余下的历史。
大化改新(646)只是这场运动的一个标志而已,相应的标志还有佛教公传(538)、壬申之乱(672)等重大历史事件。也就是说,官方引进佛教绝不仅仅是一起宗教事件,它是决定日本方向的历史运动的一环。这场运动大约始于公元4、5世纪之交,标志事件之一是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北部崛起,日本不得不与更为强大的对手在半岛上展开角逐;另一事件是日本自5世纪开始使用汉字,文字的出现标志着日本社会从此步入了文明社会。随着日本在半岛节节败退,旧体制的弊端暴露无遗,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改革终于在6—7世纪达到高潮,佛教即在此期间由官方正式输入。
大化改新后,效仿中华帝国的日本小帝国建立了。“大王”成为“天皇”,大和国成为日本,周边小国也成了向日本称臣纳贡的“藩邦”。但自9世纪以后,改革失去动力。10世纪,班田制破坏,律令制解体,渤海国为契丹所灭(927),日本失去了最后一个名义上的朝贡藩邦,小帝国的“天下”秩序难以维系,天皇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名存实亡。贵族和地方豪强势力再度崛起,权力中枢出现了摄关与院政交替的局面,政治的低效与无能最终弱化了贵族统治的基础,新阶层武士崛起,日本古代史落下了帷幕。(www.xing528.com)
在此背景下,佛教就与日本为何要改革、佛教在改革中发挥了何等作用等问题联系在了一起。本书第一章至第六章将带着这些问题介绍日本古代佛教。本章将重点介绍佛教传入之前的日本。
需要先加以说明的是,古代佛教研究有诸多难点,大略有如下几点:第一,相较于其后的历史阶段而言,古代佛教的文献资料保存较少,且现存资料可信度较低,有必要去伪存真。自近代实证史学兴起以来,学者已经证伪了大量材料、人物和史实,一些有关古代佛教的“常识性”说法也遭到质疑甚至被彻底推翻,这就为通史叙述带来了相当的困难。对此,本书的原则是:优先介绍“常识性”的说法,针对具体问题尽可能地补充以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做的理由一方面是考虑到国内读者的阅读目的和知识背景,一些即使已经被证伪的“史实”因其在历史上曾长期流行,已经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成了人们的固定观点,读者有必要对此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即便是伪史也反映了另一种角度的真实,只有通过陈述与辨别,才能让读者对日本佛教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把握。第二,本书与其他主要的日本佛教通史著作相同,在时代划分上借用了日本史的划分方法。这原本是不得已的选择。事实上,所谓古代经历了氏姓社会、律令国家、摄关政治、院政等不同阶段,与其后的中世、近世等相比,政治和社会形态较为复杂,这也会为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为此,本书将在每一章尽可能地介绍相应的背景知识,既便于读者阅读,也体现了本书所谓以综合史观研究日本佛教的初衷。第三,鉴于“日本”国号和“天皇”称号出现于7世纪末的天武、持统朝,近年一些学术文献分别以“大王”“大和国”或“倭国”称谓7世纪以前的日本天皇和日本,这样的用法显然更为严谨。但由于本书是一部通史,从技术角度而言这样处理较为复杂,还牵涉到“皇子”“皇后”等诸多称谓问题,一一更改既容易引起读者困惑,又显得过于烦琐。因此,本书除个别处予以标注外,一律按照习惯采用“天皇”等称号,但大和国与日本区别使用。此外,天皇的中国式谥号——如“继体”“钦明”——的统一使用也要迟至8世纪,此前大多使用日式谥号。但由于这些谥号既不为人熟悉,字数又较多,本书也不予以使用。《古事记》(712)、《日本书纪》(702)所传继体天皇以前的众天皇漫不可考,本书也依照近年史学著作的习惯,继体时代以前一律只标注西元纪年,其后标注天皇纪年和年号。凡此不再一一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