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熊佛西:戏剧教育家、旧上海风云人物

熊佛西:戏剧教育家、旧上海风云人物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熊佛西,江西省丰城县人,1900年生。1926年9月,熊佛西返回祖国,担任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系主任兼教授。熊佛西有感于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创作了四幕话剧《赛金花》。熊佛西不服,当面与国民党中宣部陈立夫辩论。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熊佛西率领抗战剧团南下湖南、四川等地进行巡回公演。次年,担任了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校长。

熊佛西:戏剧教育家、旧上海风云人物

上海戏剧学院芳草如茵、绿阴如盖的校园里,竖立着一尊铜制的半身人像。此人著西服,戴一副深度的近视眼镜,四方面孔,天庭饱满,目光慈祥,具有一种沉稳、谦和的学者风度。他就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戏剧教育家、剧作家和戏剧活动家熊佛西。

熊佛西,江西省丰城县人,1900年生。幼年时家境贫困,母亲省吃俭用,送他进本村的养正小学读书。1914年夏,熊佛西14岁时,父亲托人把他带到汉口,先进圣保罗中学,后转入辅德中学。他酷爱戏剧,有一次,看了郑正秋演出的爱国文明戏《黄老大说梦》,受到极大感染,以后,他编写了第一个幕表剧《徐锡麟》,自己主演徐锡麟,博得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1918年湖北闹水灾,他根据自己对灾民访问的情况写了幕表戏《灾民的呼声》参加演出。为了扮好灾民,他往自己身上泼了一桶水,浑身湿透站在台上,发表感情洋溢的演讲,诉说灾民之苦,观众深受感动,纷纷解囊,演出结束就募捐到300元赈济款。

1920年,他考入燕京大学学习教育和西洋文学。在“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下,熊佛西经常参加各种戏剧活动。他曾在李石曾译的《夜未央》中扮演工头,在吴稚晖译的《平等吗?》中扮演马夫。在大学期间,他选择了自己先后创作的四个剧本《这是谁的错》、《新人的生活》、《新闻记者》、《青春底悲哀》,出版了他第一个戏剧集《青春的悲哀》。这些剧本曾在舞台上多次演出过。《这是谁的错》曾由当时誉满京都话剧旦角李健吾主演,起初剧场反映平平,李健吾上场后,由于他的出色表演,使演出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幕一落,熊佛西赶到后台,朝李健吾扑通下跪,说:“健吾,你救了我的戏,谢谢你!”两人就此开始了友情。

1924年9月,熊佛西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深造。在这之前,他因在燕大编写并演出了《十万金镑》获得了美国教授柴斯的赞赏,从而坚定了“做一个爱国的‘戏子’”的决心。熊佛西到了美国,与闻一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俩曾合作搞戏,并与谢冰心、顾毓琇等留学生一起,将我国古典戏剧作品《琵琶记》搬上舞台。闻一多火热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他影响很大。除了观摩、读书之外,熊佛西还创作了《万人坑》、《当票》、《甲子第一天》、《长城之神》、《一片爱国心》等话剧剧本。其中《一片爱国心》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剧本通过民国初年,革命党人唐华亭及其子女同日籍妻子围绕签约问题开展的尖锐冲突,反映了一场爱国与卖国的斗争。全剧情节紧张、曲折,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流畅、生动,不愧为我国早期话剧的一部优秀之作。但在他的创作中,也存在着过分追求艺术技巧,忽视思想内容的毛病,这是受“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的不良影响所致。

1926年9月,熊佛西返回祖国,担任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系主任兼教授。他主张戏剧系应办成新兴戏剧的实践中心,以学习现代话剧艺术为主,同时向传统戏曲学习。因此系里除了开设话剧方面的有关课程之外,还开设了《中国戏曲史》、《皮簧昆曲研究》、《元曲》三门课,并聘请戏曲名家为学生讲课。他自己则担任《戏剧概论》、《导演术》、《英文》、《国文》等课目的教学。为了在舞台实践中培养学生,他接连组织学生对外公演。他还亲自主编《戏剧与文艺》,并给北京《晨报》编《戏剧周刊》,发动学生写稿,借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长达六年的时间中,熊佛西主办的戏剧系培养了章泯、贺孟斧、张季纯等一批戏剧人才,为话剧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一时期,他与余上沅组织了北平小剧院,先后公演了《伪君子》、《压迫》、《醉了》等剧,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北平的话剧舞台。他本人的创作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具体反映在他编写的《王三》、《蟋蟀》、《兰芝与仲卿》、《裸体》、《艺术家》等剧目中,而独幕剧《王三》是这方面成就的代表作。这个戏描写了一个生活贫困、被迫以刽子手为职业的王三的矛盾心理,揭露了黑暗的社会使善良的人走上邪路的罪恶,全剧结构完整、洗炼,动作性强,是话剧舞台上屡演不衰的优秀剧目之一。同时,他还出版了《佛西论剧》和《写剧原理》两部专著。

1931年“左联”发起的“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对熊佛西触动很大,次年元旦,他便与戏剧系部分师生到河北定县农村农民戏剧运动,前后持续五年,影响波及全国。他主持招收了两届练习生,进行为期两年的戏剧知识培训,还在西建阳村和东不落岗村组织两个重点的实验农民剧团,结合演出训练了农民演员180余人。为了配合农村演剧的需要,他创作了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多幕剧,如:《屠户》、《牛》、《过渡》等,表现了灾难深重的农民大众的痛苦,有的还触及到农民与地主的尖锐矛盾。但他又不主张农民起来暴动,希望通过法律和“假想”的“廉洁政府”来求得公平的解决,反映了他头脑中的改良主义思想,也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剧本的战斗锋芒。1937年4月,他写的《农村戏剧大众化之实验》一书出版,对自己从事农村戏剧活动的经验作了系统的总结。

1996年,日寇进逼平津,国民党达官贵人纷纷南逃。熊佛西有感于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创作了四幕话剧《赛金花》。剧本写了清代名妓赛金花,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利用她和联军统帅瓦德里的特殊关系,抑制了侵略军的暴行,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剧本在思想内容上存在较大的缺陷,但作者借此讽刺社会,作爱国情感之抒发,也未始不可。不料,国民党当局慑于德国大使馆的抗议,竟下令禁演此剧。熊佛西不服,当面与国民党中宣部陈立夫辩论。他愤慨地说:“说我写的剧本不够成熟我是坦白承认的,说我‘有辱国体’,那即使把我的头砍下来摆在这台子上也不能承认。”

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熊佛西率领抗战剧团南下湖南、四川等地进行巡回公演。次年,担任了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校长。有一次,他带着一班学生到成都演出《国家至上》,忽闻国民党中央军校一群学生要来捣乱的消息,熊佛西怒不可遏,他找来了两个手榴弹绑在身上,在剧场待着,并对学生们说:“他们真要来捣乱,我这条老命陪着他们就是!”他那大无畏的精神鼓舞了学生的斗志,使演出顺利进行。

省剧校停办以后,熊佛西应张治中的邀请,就任政治部所属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但他对重庆污浊的政治空气十分厌恶,便不辞而别,在桂林过了三年清贫的生活。这期间,他与田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俩经常互访,纵论古今时势,文运盛衰。熊佛西曾听田汉朗诵他的新作《秋声赋》,而满怀激情地写了一首七绝赠与田汉:“名满天下田寿昌,箪瓢食饮写文章,秋风秋雨秋声赋,从古奇才属楚湘。”(www.xing528.com)

1944年2月,西南八省33个戏剧团体联合举办了长达三个月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熊佛西作为剧展筹委会的常务委员,自始至终参加了大会的各项工作。不久,日寇发动了湘桂战役,他随难民一起撤退到贵阳。沿途,他目睹千百万难民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对腐败透顶的国民党政府大失所望。以后,他又撤退到遵义,在那儿,他有机会读到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这些著作使他豁然开朗,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开始考虑:“我该怎么办”了。

抗战胜利以后,熊佛西来到上海,创办《人民世纪》周刊,并在该刊上发表了继《铁苗》之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苦风尘》。他不仅用笔,而且用实际行动投身于民主运动。1946年1月,著名记者羊枣被国民党当局迫害致死。5月,上海各界举行羊枣追悼大会,熊佛西在会上厉声警告当权者:“反动分子可以杀死一个羊枣,但是杀不完四万万五千万个羊枣。”然而,反动派对进步分子的迫害却有增无减。同年7月,闻一多、李公朴在昆明又遭暗杀。熊佛西在悼念会上讲话,悲痛得泣不成声。三天之后,他挥泪写成了长文《悼闻一多先生——诗人、学者、民主的鼓手》,发表在《文艺复兴》杂志上,他向烈士的英灵庄严宣誓:“我们一定要为你报仇,为我们大家雪耻!”在特务横行,白色恐怖笼罩四方的岁月里,熊佛西勇敢地站起来说话了,经过苦闷和失望,他终于找到了一条爱国知识分子应该走的道路。

解放前夕,根据中共地下党的指示,他与陈白尘黄佐临等6人组成核心小组,领导戏剧界迎接上海解放。他曾在紧急情况下机智地掩护他的战友陈白尘,并受地下党组织的委托分别找梅兰芳周信芳深谈,表示党对他们的深切关怀,经过他的工作,梅、周二人都同意留在上海,为新中国服务。

上海解放后,熊佛西担任上海剧专(上海戏剧学院前身)校长,他以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各项政治活动。他出席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当选过全国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全国剧协常务委员,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副主席。1950年12月,在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他和剧专师生迅速编演了五个连贯性的独幕剧《美帝暴行图》,先后演出74场,对广大群众进行了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

1953年开始,学院全面开展对前苏联戏剧经验的学习。熊佛西十分反对教条主义的照搬照抄,认为中国话剧应该有十足的中国气派,在学习斯坦尼体系的同时,应该向优秀的戏剧传统学习。他先后请周信芳、盖叫天、俞振飞等艺术大师到校示范演出《打店》、《评雪辨踪》等剧目,并结合演出向学生传授丰富的艺术表演经验。1956年,党胜利地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熊佛西满怀激情地创作了四幕话剧《上海滩的春天》。在剧本中,作者着重塑造了民族资本家王子明、王子澄及王子明的妻子丁静芳的形象,通过他们思想的细致变化,歌颂了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政策的胜利。此剧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首演,连演70余场,取得很大成功。1959年,前苏联现代戏剧丛刊发表了这个戏的俄译本。然而,在“反右倾”运动中,这个戏遭到了不应有的批判,熊佛西陷于迷惑和苦闷之中。1962年3月,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文艺界在广州召开座谈会,纠正了“左”的错误倾向。会议像一股春风,吹散了他心头的愁闷,他重新振奋精神,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育事业上。

他不但亲自为学生讲课,而且频繁地参加导演工作,他先后导演了《文成公主》、《全家福》、《比翼齐飞》、《甲午海战》,并担任了《槐树庄》、《李双双》、《千万不要忘记》等剧的艺术顾问。建国后13年中,学院向全国省级剧院(团)及其他文艺部门输送了1163名学生,为祖国的戏剧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64年10月26日下午,熊佛西走完了人生旅途,与世长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作为“中国话剧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人们将永远缅怀他对祖国戏剧教育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唐燕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