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在中英中学打下的扎实功底,王正廷在上海参加了北洋西学学堂的招生考试,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后,于1896年北上天津求学,成了一名年仅15岁的大学生。
北洋西学学堂利用天津梁家园博文书院旧址改建而成,东到海河边,西面以威尔逊路为界。学校是由天津海关道盛宣怀秉承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旨意创办的,李鸿章等人也已经认为清朝落后于西方各国,所以想通过培养中国自己的各方人才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而开始兴办教育。王正廷进入学校时,李鸿章已经不是北洋总督,由继任北洋总督王文韶主持开学典礼,天津海关道盛宣怀以首任学堂督办身份管理校务,而实际主持校务的是美国传教士丁家立。
北洋西学学堂的学科和修学年限均以美国的哈佛、耶鲁等名牌大学为蓝本设置,设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两级。头等学堂修业年限定为四年,内设法律、采矿冶金、土木工程、机械、铁路等课程,相当于西方大学的本科;
二等学堂为大学预科,相当于西方学制的高中水平,原定修学年限是两年,开学上课后不久,学校发现学生英文水平普遍低下,只好将修业年限也延长至四年。
王正廷先入二等学堂学习,由于英文根基扎实,学业出众,受到校方的重视,校方鉴于王正廷的优异表现,决定让他于1899年提前一年结束修业,升入头等学堂继续学习。
当时的学生都希望通过实业救国,如詹天佑等都是选择铁路专业进行学习,王正廷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最先也选择了铁路专业,他从小就期望在创办中国交通事业上有所作为,另外,这个铁路班是应京奉铁路局的要求而开设,学生毕业后有从业实践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后来,可能由于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或时局动荡不安,祖国饱尝列强侵略,王正廷关注祖国命运的视线由建设社会转向改革社会,最终选择了专修法律,开始研究社会制度,希望能运用法律促进社会发展。不过他对中国铁路事业的喜爱始终未泯,他所学过的铁路知识始终装于脑际,所以,以后在担任陇海铁路督办等交通要职时能有出色表现,也是在北洋西学学堂打下的基础。(www.xing528.com)
头等学堂建有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每天有八小时进行上课、听课,晚上还要进行三个小时的自习,学校为了鼓励学生用功读书,除了提供食宿并每月发给二两银子的零用钱以外,还仿照书院里中国传统的制度举行“月考”,对成绩名列前茅者另给奖赏。王正廷家里兄弟姐妹多,开销大,经济并不宽裕,所以对“月考”颇为看重,每次王正廷都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这份奖赏,不仅补贴自己的生活,也能促进自己的学习,一举两得。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天津是重点地区,市区内外,到处是义和拳、红灯照的坛口,城内各家铁铺都在为义和团赶制刀枪,日夜炉火熊熊。当天津知县阮国祯下令收缴各铁铺的刀械后,愤怒的拳民把天津府县衙门和监狱都砸了,还夺取了军械库。接着,火烧洋教堂的风潮蔓延,处处烈焰腾空。久在洋教士和“二毛子”迫害下的民众把一切与外国人沾边的事物都视作仇敌,连电报局、海关署亦一起砸毁。丁家立唯恐西学学堂也遭同样命运,急忙关闭校门,严禁学生随意出入。恐惧不安的气氛在梁家园内弥漫,使学生无法安心读书。
1900年6月11日深夜,一阵阵密集的枪声把王正廷从睡梦中惊醒,盘踞在租界的外国驻军突然袭击中国民众,成为八国联军大举侵华的前奏。
学校当局以保护学生免受“暴民”杀戮为辞,宣布提前放假。王正廷怀着失望和愤懑,沮丧地返回上海。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勉强应试,被上海海关录取,当了四等二级税务员。义和团运动和前一年发生的清廷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事件,王正廷有自己清醒的认识。“割地丧权,日蹙百里,于无时不在压迫之中……凡此皆所以促成庚子仇外之激变。”这些认识是王正廷在转研法律后,对社会进行思考后得出的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