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沈阳故宫博物院:探索中国满族文化

沈阳故宫博物院:探索中国满族文化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内的布局、陈设基本上保持了乾隆时期的原貌。沈阳故宫的东路主体建筑大政殿与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的十王亭,是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再现,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所仅见。

沈阳故宫博物院:探索中国满族文化

第二节 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博物院坐落于沈阳旧城井字大街中心,原为清入关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造的皇宫建筑群,内有太庙与龙楼凤阙等各式建筑80余所,300余间,具有独特的满族建筑艺术特色。

沈阳故宫又称后金故宫、盛京皇宫,是清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的皇宫,与北京故宫一起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基本建成。1644年,清政权迁都北京后,盛京皇宫作为陪都宫殿,先后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十次东巡祭祖,作为驻跸之所,乾隆时期又有大规模维修和增建。现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内的布局、陈设基本上保持了乾隆时期的原貌。

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一条中轴线,将故宫分为东、中、西之路。东部以大正殿为中心,是王公大臣议政场所。中路,崇政殿为故宫正殿,大清门为正门。西部以文渊阁为中心,是皇帝的书库书房及娱乐的地方。

沈阳故宫的东路主体建筑大政殿与两侧呈八字形排列的十王亭,是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再现,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所仅见。

作为标志性建筑的大政殿,以八角重檐攒尖式木结构的形式来体现满族特有的“帐殿”,大政殿柱的数量是8或8的倍数,象征着努尔哈赤引以为荣的八旗劲旅。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顺治元年(1644年)皇帝福临在此登基继位。

十王亭,东侧五亭由北往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五亭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贝勒、大臣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这种君臣合署在宫殿办事的现象,历史上少见。大政殿和十王亭呈“君臣合署办公”的格局,深刻反映了清初满族社会实行的“军政合一”八旗政治制度,因而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建筑式样。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也是沈阳故宫的主体部分——皇帝日常处理政务及居住的地方,在建筑群中轴线上。

崇政殿的建筑样式,是在东北地区极为普遍的硬山顶房屋的基础上,根据皇宫正殿的使用需要加以美化。殿前后红色檐柱柱顶各有一形象生动的木雕龙头探出,而且两两相对,探爪戏珠;龙身和后爪则在廊内,既起支撑作用,又是别出心裁的美化,仿佛神龙自殿内飞出,高贵而富有生气。崇政殿室内几乎所有外露的木构架表面,都装饰着彩绘雕刻,形成了一处龙飞凤舞的空间。再配以椽间望板上所绘蓝天白云,更增添了富于想象的清新意境。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接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的常朝之处。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www.xing528.com)

沈阳故宫的内廷部分,即清太宗时期皇帝的“家”,位于中路崇政殿后的高台上。按照满族人过去在山区居住的风俗,部落酋长的住宅,都是建在寨子里最高的地方,既便于守卫,又利于观察瞭望。迁居平原城市之初,他们仍然受这种习俗的影响,所以沈阳故宫帝后寝宫建在特意筑起的近四米的高台之上,但大政、崇政两殿却建在平地。这种“宫高殿低”的情形,与北京故宫的“殿高宫低”正好相反,人们也将其视为沈阳故宫因满族风格而形成的特色之一。

进出帝后寝宫区域的通道,是高台南侧正中的凤凰楼。其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有三层,为当时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称呼。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沈阳故宫凤凰楼

凤凰楼楼北院内是清太宗和皇后居住的清宁宫,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满族传统住宅的典型风格,人们通常将其概括为“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建在地面上”。清宁宫院内西南正对宫门的地方,有一根安放在石头底座上的红漆木杆,高近三米,下粗上细,顶端套一只锡碗,这就是过去满族院子中常见的“索罗杆”,是满族人祭天神时的崇拜物。

清宁宫前东西两侧,分别是清太宗皇太极四位皇妃的寝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次西宫永福宫,因为它的主人是清初非常有名的孝庄文皇后,她是蒙古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她在这里生下的儿子福临就是后来继位为君、入主中原的顺治皇帝。

崇政殿的东西两侧,是乾隆年间增建的皇帝东巡行宫。包括供皇太后使用的东颐和殿、介祉宫,供皇帝后妃使用的西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还有供收藏宫内御用文物和国史档案的敬典阁、崇谟阁、飞龙阁、翔凤阁等。这些建筑的样式和装饰风格,都与清代北京宫殿相似,而与清入关前的早期宫殿的古朴粗犷的面貌有很大程度的区别,也是在近百年满族皇帝文化观念转变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

在中路大清门东侧和故宫的整个西路,分别坐落着乾隆后期增建的盛京太庙和文溯阁两组建筑。前者是为恢复皇太极时期供奉皇帝列祖列宗的家庙;后者则是著名的《四库全书》的七座藏书楼之一,原存有《四库全书》36000余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