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曲 艺
曲艺一般多指说唱,是一种说与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清中期,满族说唱开始兴盛,有子弟书、八角鼓、岔曲等类型。
一、子弟书
“子弟书”也称“清音子弟书”,是满族说唱曲艺的一种形式。源于清初在远戍边关的满族八旗子弟中流行的民间俗曲和巫歌(萨满神调),以词曲配以八角鼓击节,编词演唱,借以抒发怀乡思亲之情,后传入北京。
最初“八旗子弟书”用满语写作演唱,在逐渐混入汉语演唱时称为“满汉兼”。其后根据听众的需要,后因满族通用汉语,故“子弟书”也都用汉语写作和演唱了。在此期间,“子弟书”传到天津,形成“语言通俗流畅,接近方言口语,节奏较快”的“天津子弟书”(也称“卫子弟”)。后又传到盛京(沈阳)称为“清音子弟书”。清末“子弟书”渐渐衰亡。在其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流行于京津一带的“梅花大鼓”,以及与“木板大鼓”相结合的“京韵大鼓”。
二、八角鼓(www.xing528.com)
八角鼓是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一种,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顾名思义,八角鼓鼓身为八角形,框用木制,单面蒙以蟒皮。八角鼓源于满族在关外渔猎农耕时期的民间艺术。当时满族人常在行围打猎之暇,以八角鼓自娱自乐。八角鼓原系一种坐腔岔曲形式,清中叶演唱盛极一时,曾被称为太平歌,后随着驻防八旗的四处流传,逐渐成为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行于北京、东北和内蒙古等地。
八角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流派,一为“曲戏”,一为“单弦”。曲戏是以多种唱腔、多种曲牌和乐器组成联奏、联唱的,并有场次、布景、故事情节,其形式类似“话剧加唱”,其唱腔多采用八角鼓的正调唱法,似与“单弦”又有不同。单弦演唱者手持鼓,而“曲戏”则把鼓隐于乐队中,但鼓还是领衔。此外,演员还要按照剧本中的故事进行化妆、穿衣等。所以,人们称它为“正调八角鼓戏”。
三、岔曲
“岔曲”是形成于清代中期的曲艺曲种,由民歌及戏曲高腔中的曲调发展而成。曾在军中传唱,后流入北京,为八旗子弟所喜爱。在演唱中,基于民歌时调形式的岔曲,逐渐发展成为最具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的一个独立的曲种。继而在岔曲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北京八角鼓艺术体系。
岔曲是清代曲艺八角鼓、单弦的主要曲调,用作曲牌联套体的曲头和曲尾,同时也是可以单独演唱的短小曲艺形式。岔曲兴盛于清乾隆年间。据清代俗曲集《霓裳续谱》记载,岔曲是乾隆间流行于北京曲艺班社“档子”里的一种俗曲,有平岔、慢岔、起字岔、垛字岔、西岔、数岔等多种曲调,内容多是模拟女性第一人称口吻的情歌。演唱方式有一人独唱和二人分饰正旦、小旦对唱两种。同时岔曲也在八旗军队中流传。乾隆四十一年(l776年),阿桂平定金川土司叛乱回京后,曾以“群曲”的形式演唱赞颂武功的凯歌,以后遂为满族旗籍子弟习唱并编写新词,用以自娱娱人。清代俗曲集《白雪遗音》中所收岔曲曲词,内容不外吉祥祝颂、抒情写景之类,情趣多似元人小令,与早期作品截然不同。其中的《怕的是》《今日大喜》《春宵一刻》《睡卧秋林下》等曲,20世纪40年代还在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