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满族男人服饰:朝袍、蟒袍,不再是旗袍

满族男人服饰:朝袍、蟒袍,不再是旗袍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满族男人服饰,今已不属“旗袍”的范畴。旗袍清代后期,满汉族女子互相效仿装束,服饰风格相互交融,满汉女子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今天,旗袍已成为标志性的中式服装之一。亦有将马蹄袖用纽扣系于便服袖口,以为礼服之用者。

满族男人服饰:朝袍、蟒袍,不再是旗袍

第四节 服 饰

除了发式之外,满族民族服饰也在清代成为“国服”,不仅在本民族中流行,而且遍及汉蒙等兄弟民族。实际上,满族的衣着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为现代中式服装风格奠定了基础,其中最典型的是旗袍马褂和坎肩。

一、旗袍

旗袍,意为“旗人穿的袍服”,满语称“衣介”,分单、夹、皮、棉四种,四季咸宜。汉族传统的服装是“上衣下裳”,而旗袍是上下身连体,“衣皆连裳”。清初规定“剃发易服”之后,传统的汉族服饰(明代汉服)被禁止穿戴,两截衣裳的汉服形制只是汉族女子在家里的穿戴。而在正式场合,无论男女都要穿袍服——皇帝穿“龙袍”,“百官皆蟒袍”,大臣上朝要穿“朝袍”,即使老百姓在公开场合也要穿长袍马褂

满族男子穿的旗袍,其样式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圆领,大襟,窄袖,四面开衩,左衽,带扣襻,束带,这种服装便于骑马行猎,是满族人骑射生活中的创造

满族妇女穿的旗装,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最多要多至18道。传统女性旗袍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型,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上下一条直线,外加高高的硬领,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实际上,只有满族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是今日概念的“旗袍”的缘起。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满族男人服饰,今已不属“旗袍”的范畴

旗 袍

清代后期,满汉族女子互相效仿装束,服饰风格相互交融,满汉女子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旗袍在20世纪上半叶的民国时期得到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成为当时中国妇女较流行的服装。1929年,民国政府确定旗袍为国家礼服之一,当然是限于女性。20世纪30年代中,旗袍又被改进,主要是加长,两边开高衩,从而突出了妇女体形的曲线美。受西式服装的影响,40年代旗袍的设计则又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更具时尚特征。今天,旗袍已成为标志性的中式服装之一。

二、箭袖

箭袖,满语叫“哇哈”,是很有满族特点的一种窄袖,也指称带有箭袖的男子旗袍服装。

清初,满族男子所服旗装,袖口较窄,袖端多加一长可露指的半圆型兽皮(后改布质),因其状酷似马蹄而名之马蹄袖。优点是征战、打猎时射箭方便,御寒保护手背。清中期以后,这种袖式的服装渐从便服转为礼服,便服多为平袖,礼服仍为马蹄袖。袖子平时多卷起,在办公事、喜庆节日、拜见上司、叩见长辈时,必须先左后右地放下马蹄袖,才可行拜见礼。亦有将马蹄袖用纽扣系于便服袖口,以为礼服之用者。

男子箭袖旗袍在当今的满族生活中已经绝迹,但在黑龙江、吉林的农村,某些满族农民,特别是赶车的“车老板”,在他们的棉袄袖口上,常接出个羊皮、狍皮的“袖头”以护手背,即是“箭袖”的遗风。

清代男子箭袖

三、马褂

马褂长不过腰,四面开衩,罩在袍子外面,是清代满族的主要礼服。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

清代男子马褂

马褂原为满族骑射时穿着的一种褂子,后来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衩,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起初,只有八旗士兵穿用它。雍正后期,马褂作为八旗的一种象征,逐渐在各个阶层流行起来。

清代的马褂不能随便使用黄色,因为黄色是皇帝与宫廷的御用颜色。清代只有三种人可以穿黄马褂,第一类是随皇帝出行及护卫皇帝的内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卫等随从,他们必须穿着黄马褂以壮行色。这种黄马褂没有花纹及图案,称为“行职褂子”,非与皇帝同行时便不能穿。第二类黄马褂是皇帝在狩猎校射时,表现出色者或者向皇帝献猎物者,都可能得到皇帝赏赐的黄马褂。这种黄马褂称为“行围褂子”,只有在跟随皇帝狩猎时才可以穿着。第三种黄马褂是奖赏功臣的,称“武功褂子”,即电视剧里常说的“赐穿黄马褂”。这种黄马褂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场合穿着,政治意义很强。(www.xing528.com)

直到民国年间,马褂仍然是人们出入重要场合的礼服,但20世纪中期以后渐趋少见。东北人喜欢穿的对襟小棉袄,实际上就是由马褂演变而来的。

四、坎肩

坎肩,亦称“马甲”或“背心”,是不带袖子的上身无袖衫,通常比较厚,也比较保暖,有棉坎肩、毛坎肩、皮坎肩、布坎肩等。

坎肩,起源于满族的马褂,在清代与汉族的服装样式结合起来,从此便流行天下。汉族的“褂子”样式简单,既没领也无袖。但满族人从中获得灵感,对其进行了改造,马褂去袖,衣长及腰,在领、襟、衣摆外镶饰花边,成为当时深受喜欢的服装款式。清代满族的坎肩,常见样式有对襟、琵琶襟、大襟、一字襟和人字襟等。起初“一字襟”坎肩穿在袍子的里面,到了清代中晚期,它一般被穿在袍子的外面。

由于坎肩美观、轻便、保暖,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服饰类别。

清代男子坎肩

五、靰鞡

靰鞡又写作“乌拉”“兀剌”,其名称来自满语对皮靴称谓的音译,是一种东北人冬天穿的“土皮鞋”,为满族先民所创。[5]

制作靰鞡的原料多是用黄牛皮,也有用马皮猪皮的。靰鞡内絮靰鞡草,轻便暖和,适于冬季在寒冷的雪地上行走。靰鞡草纤维长而有韧性,因能制靰鞡鞋而被列为关东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之一。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靰鞡仍然是东北农村最主要的冬季鞋。

六、旗鞋

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或“马蹄底鞋”。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这种鞋的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所以得名“马蹄底鞋”。旗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的,称为“花盆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绣花鞋”。

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鞋底外面包着一层布,布上绣有花纹;鞋帮用绸缎或绒布制成,上绣云图或八宝纹。民国以后,已不多见。

旗 鞋

七、顶戴

清用以区别官员品级的帽饰。以红宝石为最高,依次为珊瑚蓝宝石、青宝石、水晶、阵碟、素金、镂花阴文金顶、镂花阳文金顶。革职或降职时,即革除或摘去所戴顶子。朝冠与吉服冠在三品以上略有区别,如红宝石仅用文武一品官朝冠,吉服冠用珊瑚。进士、状元朝冠特用金三枝九叶,举人用金雀,生员用银雀;朝服则举人以上用素金,与七品官同,生员用素银。僭用帽顶有厉禁,对八九品原用镂花阴、阴文金顶者,如因军营保举及捐纳得虚衔者,虽居微职,亦可依其虚衔戴顶子。

八、朝珠

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状如念珠,计108颗。珠用东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