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的产生
我们去自然博物馆参观时,讲解员总是告诉我们,在人类还未诞生之前,地球上还存在过什么动植物,它们是怎样生活的,形状是什么样子,是生活在什么环境中的……这些死去的生物被他们讲得活灵活现,就仿佛是他们亲眼看到似的。他们是怎么知道地球上曾存在过这些生物的呢?是根据化石。那么化石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化石是动植物死亡后被埋藏于地下,经过地质作用所变成的石头。但这些石头保留了动植物的形状特征,古生物学家们便是根据这些特征确定出它们是何种动植物的。若是动物,则还要运用解剖学的原理,勾画出它们的骨骼,补充上它们的肌肉和皮肤,这也就画出了它们的体形图或雕塑成模型了。
在地球历史中存在过的生物之所以能够保存成为化石,要有生物本身和地质环境两方面的条件。首先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无脊椎动物中各种贝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等,它们是由无机物组成的壳体,与皮肉、内脏等软组织相比,不易遭受氧化或腐烂而消失,因此成为化石的可能性较大。而那些软组织易遭氧化或腐烂,成为化石的可能性就小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化石都是骨骼或贝壳的原因。第二个条件是生物死后要有它们被迅速埋葬起来的地质环境。如海洋或湖泊中泥沙沉积迅速的地方,生物保存为化石的机会就多,否则即使生物有硬体,如果死后长期暴露在地表或泡于水中,即使不被泥沙所掩埋,也会被风化作用破坏或被其他动物吞食,不能形成化石。(www.xing528.com)
化石有不同类型,这是由于埋藏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无机物的形态类似生物形状(如海底锰结核、树枝状痕迹等),但它们并不是化石,因为它们不是生物;而现代才被泥沙埋藏的生物遗体,如动物,即便皮肉烂掉,仅有白色的骨头,也不能称为化石,必须经过沉积物形成岩石的过程,使骨头也变得坚硬如石,这才能叫化石,而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三四千年以上的时间。从以上可以看出化石保存需要种种条件,各时代的古生物只能有一小部分由于条件适宜而成为化石,再考虑到成为化石期间遭受的种种破坏作用及现在还没有发现到的化石,已收集到的化石仅占当时古生物数量的很少一部分,它们对古生物的记录是很不连贯、很不完整的,致使有些生物绝灭之谜直到现在我们还是不清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