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比文稿更可贵
树华同志退休了。有人说:“退休退休,万事皆休”。其实退休是一段新生活的开始。由于退休,自己才真正属于自己,终于可以自由、自主地安排时间,做自己想做而在在职期间无暇顾及的事,这其中就包括对自己的事业历程做个回顾与梳理。
日前,树华同志找到我,拿来《金树华新闻作品选集》的文稿,上中下三卷,总计130万字,可谓洋洋大观。他邀我为其中的中卷写篇序言之类的文字,我当即应允。因为无论我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日本广播部做编辑、记者期间,还是后来做了台领导,与各地记者站都多有联系,甚至具体的业务合作。树华同志是天津记者站的资深记者,并长期任站长,后又调入中央电台本部任地方记者管理中心主任,应是老同事、老朋友了。因此,嘱我作序,于情于理都不便推托。
作为中央电台的驻站记者,必须立足本地,着眼全国。唯此才能不断采写出具有全国意义的本地新闻或者具有本地特色的全国性新闻;作为国际台的驻站记者,又必须立足本地,着眼世界。唯此才能不断采写出具有国际报道价值的本地新闻或者具有本地特色的国际性新闻。这就要求记者不但要内知驻在省市,外知全国乃至世界,而且要有很强的新闻敏感即新闻发现能力。因为新闻报道说到底是记者根据自己的思想、理念去发现、审视、筛选和报道种种社会现实和社会声音的工作。社会现实千姿百态,社会声音纷繁复杂,你选择什么、舍弃什么,是记者的理念使然;同一个事实,你选择了,他也选择了,但彼此报道的角度、深度可能很不相同,这还是记者的理念使然。可见,新闻的价值一方面存在于新闻事实之中,同时也在于记者的发现功力和解读功力之中,新闻的深刻既取决于新闻事实的深刻,也取决于记者思想理念的深刻。因此,做新闻在一定意义上是做思想、做理念。
正如那句话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优秀的记者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这“慧眼”又来自他必须具有一条“慧根”。“慧根”又从何而来?它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武装,来自对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在这点上,树华同志做得如何呢?不妨举文稿中的两个实例来说明。
《大胆吸收和借鉴一切文明成果》是树华同志1994年12月21日为中央电台《午间半小时》采写的一篇专访。被访对象是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立达(集团)公司董事长葛子平。葛子平1981年辞去天津市外经贸委副主任一职,下海办实业。从最初只有3个人、租用7平米办公室的小公司到1994年发展成为在海内外拥有88家企业、营业额达几十亿的外向型综合性集团公司。这位原来管理计划经济的官员下海后居然应付自如,大获成功,其秘诀何在?葛子平在采访中说,就在于“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他还说:“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开放的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把国外,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好东西学过来,取从之长、补己之短。”
这篇专访可以说是对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的一种据实批驳。社会主义确实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但它又是资本主义的继承者。过去一谈资本主义就一无是处,对其属于人类共有的文明也拒之千里,不容吸收与借鉴,结果如蜗(牛)在行、如蚯(蚓)在行,缓慢而又曲折,贻误了多少机遇。(www.xing528.com)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及此前在中央党校的“6·25”讲话中两次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其中就包括要继续从过去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
树华同志的这篇录音专访,14年后的今天读来仍觉锐气袭人,大开耳目。它作为中央电台获得中国新闻奖特等奖的《中华英模》系列报道中的一篇,颇具理念的深刻性。
一个时期以来,教育、医疗也要办成产业的观念曾盛极一时,于是上学难、看病难成了社会的普遍性问题。树华同志15年前采写的《摆正教育的战略地位增加教育的投入》一稿作为“两会专题”中的一篇于1993年3月27日在中央电台播出。稿件引用天津大学吴咏诗校长的话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从来都是非营利事业,是国家的公益事业。”“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我赞成多渠道筹措资金,但不赞成‘把教育推向市场’的提法。”
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对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与百姓利益直接相关的民生问题格外关注。明确提出要“学有所教”。是否可以说,树华同志15年前采写的这类报道及这类社会表达为十七大确定的关注教育等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做了一定的思想铺垫和舆论推动。
列举以上两篇稿件是想说明,如今当个记者又难又易。所谓“易”,是指浮光掠影,写一般化的新闻,或者照抄些文件用语或领导讲话攒成一篇新闻稿,做这样的记者并不难。但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不仅要如王国维先生讲的做到既“入乎其内”,以达“生动”,又“出乎其外”,以求“高致”,而且特别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创新性思维、质疑性思维、规律性思维、开放性思维和前瞻性思维审视事务、解读事务,有时甚至还要有一种逆潮流而动的思想胆识、理论勇气和职业精神。这样才能提示出事务的真谛,对社会做出理念性引导。
俗话说,功夫在诗外。一条好新闻,一条好报道,其所以能打动人心,或者使人眼睛为之一亮、思想为之一震,往往在于隐含在新闻或报道中的情感、思想和理念。因此,优秀的记者自然要有采访、写作的专业功底,但更要有能够用时代思想、时代理解发现新闻、解读新闻的理念功底。后者对于记者来说不但更为重要,而且更难于把握。我以为,隐含在树华同志大量文稿后面属于思想、理念的东西对于新闻人更值得咀嚼、品味和体悟,也是文集更大的价值所在。
本文系作者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记者中心主任金树华同志《公道在民心——金树华新闻作品选集(中)》(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所写的序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