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之声:引领中国电子媒体,塑造舆论格局

中国之声:引领中国电子媒体,塑造舆论格局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之声”生逢其时中央台作为我们党最早创办的一个电子媒体,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其作用、影响不仅在我国的电子传媒中曾声威天下、一家独尊,而且在整个中国新闻界也是举足轻重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中国之声”的推出也为中央台参加国内的以及国外的舆论竞争,提供了更强有力的载体及时间、空间的保证。“中国之声”的开办进一步张扬、发挥了广播的优势和广播的特点。

中国之声:引领中国电子媒体,塑造舆论格局

“中国之声”生逢其时

中央台作为我们党最早创办的一个电子媒体,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其作用、影响不仅在我国的电子传媒中曾声威天下、一家独尊,而且在整个中国新闻界也是举足轻重的。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电视的崛起,广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从全世界的范围看,有它的普遍性,但在中国又有它的特殊性。特别是在一段时间里,电视呈爆发性增长,而与此同时,广播却遭到了不应有的冷落和萎缩。包括一些贫困县也要舍弃很有效的广播,掏老百姓的腰包办电视。结果使得高成本的电视的覆盖率居然超过了低成本的广播的覆盖率,这则有悖于常规。

但是,电视的崛起绝不意味着广播的末路,就像当年广播的问世使报纸一度产生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发展危机,但经过改革的报纸今天仍然生活得很风光一样。

由此,我想到“危机”二字。在汉语里,“危机”一词是非常辩证的。“危”意味着危险、困难、困境,甚至于是绝境;但是“机”,《现代汉语词典》的一种解释是“事情变化的枢纽”,即“时机”、“转机”等等。“危机”与“转机”常常是同在的。正因为广播受到了电视及平面媒体的冲击,才激励广播人决心在危机中求存、求变、求发展。其中频率专业化就是广播在新的传媒生态环境下求存、求变、求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频率专业化,加之管理上、人事上的一系列改革,广播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去年全国,包括中央台在内,创收过亿的有七家电台,这在中国广播史上是没有过的。

在广播专业化的过程当中,我一直有两个关注点。

第一,中央台频率专业化的步伐。因为中央台是广播界的龙头,因此,她的一举一动不仅关系中央台自身,而且有着全局性的意义。特别是近几年大力推动集团化,有相当一些地方的广播工作者担心集团化会不会进一步把广播弱化或者是边缘化。所以在集团化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台希望中央台首先做强做大,以便使广播在集团化的过程中找到一个新的更有利于其发展的位置。

第二,在频率专业化的过程中怎么看待新闻广播?新闻是媒体的主干,新闻节目是电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主体性节目。但是在全国广播频率专业化过程中,往往先迈步子或者步子迈得比较大、效果比较好的,是交通音乐文艺、生活等频率。相对来讲新闻频率的动作比所期待的要慢,或者说步幅小了一点儿,以致不像有些频率那么精彩,那么耀眼。由于种种原因和考虑,中央台也有意地把新闻频率专业化放在后面。进入2004年,中央台包括新闻专业频率“中国之声”在内的八个专业频率就像八个新嫁娘,终于先后全部揭开了盖头,推向了全国的受众。它不仅仅是中央台的大事、好事,也是我们整个广播系统的大事、好事。

“中国之声”推出的意义起码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之声”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健全了、优化了中央台专业化频率的频率结构。

第二,“中国之声”突出了频率意识,着眼于新闻整合整个频率,从而使整个频率具有了专业化的品格、个性化的性格,强化了“新闻立台”思想。“中国之声”中的资讯类新闻节目,除了固有的经久不衰的《报摘》、《联播》,改革开放以后增加的《整点新闻》,又强化了《半点新闻》。另外新闻性专题类节目,除了固有的以舆论监督为主色的名牌节目《新闻纵横》及国际问题深度报道节目《世界报道》之外,还开办了一天两次的专门跟踪、解读和评述国内重大事件的《今日论坛》,以及跟踪和解读社会新闻的《第一报告》。

“中国之声”这样一个新的资讯类和专题类立体化的新的节目布局和节目结构,不仅强化了及时、充分的信息发布的力度和密度,而且也加强了新闻性节目的深度和厚度,加强了舆论引导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和舆论诉求。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中国之声”的推出也为中央台参加国内的以及国外的舆论竞争,提供了更强有力的载体及时间、空间的保证。

“中国之声”的开办进一步张扬、发挥了广播的优势和广播的特点。“中国之声”现在全天播出21 5个小时,过去基本上是录播,现在则是16 5个小时的直播,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历史性跨越。直播对广播不仅意味着时效,还意味着开放性,意味着被报道事物的原生态性,意味着报道的可信性、权威性,意味着广播的吸引力、竞争力。总之,意义是多方面的。

另外,针对国内和国外的一些事件,大量地、及时地运用国内外记者的连线口播,以及运用手机短信让听众参与节目等一些手段的综合运用,都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之声”的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水平。

总之,中央台“中国之声”新闻综合频率的推出,同中央电视台去年推出的新闻频道一样,不仅仅是中国广播电视界的大事,也是中国新闻界的大事。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作为两个国家级的电台、电视台,拿出专门的频率、频道专门播发新闻,无论从频率专业化、坚持“新闻立台”、加强舆论引导,还是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新闻竞争,都是应有之义、应有之举。另外这两个国家级电台、电视台新闻频率、频道的推出也不是偶然的,正是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改进、加强新闻报道的一系列要求所营造的氛围、条件、环境,不仅催生了这两个新闻频率、频道的诞生,而且为她们日后的良好的发育提供了很好的生态。可以说,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这两个新闻频率、频道生逢其时!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闻报道的改进非常重视,短短一年多来,针对我们新闻报道当中的一些结点、难点、焦点,做了一系列的部署:

第一,十六大之后不久,党中央针对新闻报道长期以来存在的“三脱离”现象,提出新闻报道要“三贴近”。这是整个中国新闻界在报道取向上的一种历史性回归或者说是一种反正。

第二,针对新闻报道长期以来领导活动多、会议报道多的现象,中央政治局于2003年3月28日讨论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

第三,针对在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以及新闻报道上的机制与观念上的滞后,温家宝总理2004年2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实施意见》。这个文件必将进一步使我们长期以来为之头疼的,关于敏感事件的新闻报道逐步走向机制化、常态化。

第四,针对我国新闻发布制度的滞后,中央要求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为此,2003年责成国务院新闻办先后举办了两期全国性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第五,针对舆论监督面临的种种尴尬,今年2月17日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专门把舆论监督列了一节,作为十项党内监督制度之一首次列入党的法规层面。(www.xing528.com)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央这样大密度地对新闻发布和新闻报道给予这样具体的指导,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新闻史上是没有过的。刚才讲央视新闻频道、中央台“中国之声”生逢其时,原因就在这里。

“中国之声”推出刚刚3个月,起步不错,但开发和拓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冷战结束之后,各国的竞争转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又有人把综合国力分解成“硬国力”和“软国力”。同样,新闻界在竞争中也存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竞争。有些台并不大,即“硬实力”并不强,但是它做得很精彩,原因在于它并不是完全依靠硬实力,而是靠激活、释放软实力,诸如观念、机制等。中央台作为国家级的电台,在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财力资源及覆盖区域等硬实力上,在中国广播界无人可此。关键是开发、增强软实力。

下一步“中国之声”如何进一步提升,不妨先回顾一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电新闻改革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广电新闻的改革重在时间上、内容上增加资讯类新闻节目的数量和报道面。通过这一轮改革,第一,基本上满足了社会受众的信息需求;第二,广播电视也见证和参与了我们国家由信息封闭向信息开放的转变以及新闻报道由过去的宣传型向传播型的转变。

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受众的信息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信息的解读成了新的竞争点。所以第二轮的新闻改革,重点转移到新闻的深度报道上来。《新闻纵横》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台的。这一轮改革,使精品意识、品牌意识、策划意识大大增强。

“中国之声”所迎来的新一轮新闻改革,重点在于理念的提升。理念之于新闻,是“魂”和“体”的关系。所谓新闻报道工作就是依据不同的理念发现、发掘、筛选和报道社会现实的工作。做新闻在某种意义上实际是在做理念,新闻是理念的物化。报道理念的不断提升,恰恰是新闻报道永葆青春和魅力的关键所在。下一步“中国之声”的进一步提升重在理念的提升。我们应该就此多做一些研究,多做一些探讨,使理念的提升变成“中国之声”提升的支点

当前在新闻改革上有一些普遍的追求,我提出几点,作为“中国之声”进一步加以优化的参考。

第一,用具有时代理念的报道,挑战那些传统的惯性思维报道。

如果“中国之声”在新闻报道上能够抓住前沿性问题,提出前沿性理念、前沿性思维,把“中国之声”办成一个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善于提供思想的电台,那将使“中国之声”走上更高的境界。新闻本身是易碎的,但是新闻报道中蕴含的思想和理念不仅其生命是长久的,其力量也是不可低估的。

第二,用民本性的报道挑战套路化的、空泛化的硬报道。

交通广播为什么会那么火?因为交通广播提供的信息的“有用性”。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不是新闻,而是天气预报,为什么?也在于它的“有用性”。有用才有价值,有价值才有地位。“中国之声”应根据“三贴近”的要求,离老百姓近些再近些。媒体同百姓越近,百姓就会离你越近。你要想得到听众的高关照度的回报,首先必须提升自身对老百姓的关照度。

第三,用开放性的报道挑战封闭式的报道。要辩证理解和处理关于正面报道和问题报道的关系、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关系。包括我们怎么样把我们所报道的事物放在国际的大背景下,放在时代观念下去认识它。既防止坐井观天,自我放大,又防止民族虚无,自我贬损。

第四,用建设性、干预性的报道挑战白描式的报道。

现在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这一目标是历史性的,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也是历史性的。媒体应该抱着建设性的态度,积极地过问一些问题,从正面加以引导。《新闻纵横》之所以受到欢迎,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干预性。如果新闻报道跟生活平行着走,对于问题不闻不问,不跟生活交叉,没有火花,听众不会买账,媒体的作用也是一种缺失。

第五,用传播式报道挑战宣传式报道。

第六,用深度报道挑战纯信息性报道。

第七,用现场性、实时性报道挑战完成时报道。

第八,用策划性生产挑战自然性生产。

本文系作者2004年4月9日在中央电台“中国之声”开播百天研讨会上的发言。载《中国广播》2004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