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要加强践行力
“没有无奈的广播,只有把广播办得令人无奈的广播人。”这是前几年我在有关广播创新研讨会上讲过的话。这次由《中国广播影视》举办的“全国广播频率综合实力大型调研(2008)”再次说明,在电视的挤压和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人只要发挥创造精神,仍然可以把广播办得很精彩。
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广播大国,属于“优等生”的广播群体仍然偏小、偏少。三分决策、七分执行。中国广播如何群体性发力,形成大面积提升,其实大家已经形成诸多共识,现在缺乏的是践行力。
一、类型化广播亟待发育
尽管这些年各地广播办起了不少专业台,但专业不专、特色不特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究其原因,仍然是开个“杂货铺”以“包打天下”、“市场通吃”的心理惯性在作怪,其结果自然是南辕北辙。国内外的实践已经证明,反其道而行之,办类型化广播才是正途。
类型化广播不仅是指定位(包括内容定位、受众定位)精准、特色鲜明,而且在节目流程上一气贯通,听众打开收音机可以随时听到所需的内容。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广播不仅缺乏个性,而且以一个个栏目相切割,听众只能依据节目表收听特定内容,这就不利于听众随时触媒、形成人气。
是开设广播的综合商店还是专卖店,这仍是广播议多决少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针对信息稀缺群体(如老年人、农民、城市农民工)及地域信息盲区(如社区)开办各种类型化广播,从“蓝海战略”的角度讲,也应成为广播的发力点。在这方面,我们能否决心更大一些、步子更快一些呢?
二、社会化生产天宽地阔
市场经济既是流通经济,又是集约经济。但纵观当前我国的广播节目制作与播出,既少流通,因之也谈不上集约。因为前店后场、我做我卖仍是我国广播节目的主要产销方式。尽管各台都有不少带有普世意义的好节目,但在本台播过一二次便刀枪入库;尽管各台都缺少好节目,但却引不进来。其结果是质量上不去,成本下不来;效益上不去,士气起不来,致使不少台在低水平上苦撑苦熬,艰难度日。
其实,关门办广播其苦无穷,开门办广播天宽地阔。《读者》之所以成为中国第一刊,其要诀在于其文章的“精粹性”,而其“精粹性”的实现要诀则在于其“集粹性”。即集天下之美文,成就我之文美。广播为何不能打开山门,多搞点“拿来主义”,“汇天下之精华”,走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以众人之高成我之高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优秀节目的数量与浓度,而且可以降低成本,何乐而不为?
三、跨地区经营大有可为(www.xing528.com)
目前中国的广播仍是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结果是发展失衡、苦乐不均。其实各地广播在信息、人力、智力、技术、市场等方面不仅差异很大,而且各有优势,如果打破地域界限,开放办广播、联手办广播,既搞强强联合,又搞强弱联合,通过优势互补形成广播良性共赢、普遍提升的局面是可以期待的。
目前,虽然在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已开始了广播的跨地区联动的运作,但从总体上看力度还不大,远未形成气候。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正在推动珠三角、长三角、中部、西部、东北及环渤海几大经济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区域广播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要求,广播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冲破省市界限,打造和跃上新的平台呢?
四、融合新媒体是必由之路
新媒体的优势与前景已无人置疑。尽管我对新媒体将取代某一传统媒体的危言不敢苟同,但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如若拒新媒体于门外,那么它必将自拒于时代大门之外。融合新媒体,开办网络广播,乃至开办“听吧”,以及开办和吸纳播客等等,不仅可以丰富广播的传播渠道、传播样态,而且可以丰富广播的内容,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若如此,广播便可以证明传媒业的未来不是属于新媒体,而是属于新技术驱动的媒体,包括用新技术武装的广播及融合了新媒体的广播。
五、广播的优势仍待张扬
广播有其弱点,但其固有的特点使其在新闻、谈话、音乐三大类节目内容的传播上具有自身的优势。
广播由于其机动性强、反应快速和便于接收,这使它不仅可以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日常媒体”,而且可以使它在发生重大公共危机、自然灾害的非常时期成为“非常媒体”。比如在今年南方冰雪灾害及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在其他媒介不能到达的情况下,被人惯称“弱势媒体”的广播却大显身手,成了唯一的信息渠道,乃至某级政府的抗灾指挥平台。因此,今后广播不仅要坚守“新闻立台”的宗旨,而且要根据胡锦涛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的“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把广播新闻做成与其他媒体一争高下的“当家菜”。
当今的中国与世界都处在变化之中,变化的速度、广度、深度、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国内外的各种变化及由此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都需要梳理、解读、沟通和引导。从这个意义上讲,广播开办谈话类节目不仅可以张扬自身的优势,而且恰逢其时。广播是声音媒体,说与听是广播的交流方式。用思想办广播,办有思想的广播,使广播充满思想性、观念性话题,广播就会成为舆论平台,甚至成为“意见领袖”,广播就可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很可惜,在这方面,广播做得不如电视。这些年,电视推出了大量的评论类、访谈类、谈话类、辩论类、讲坛类节目,红红火火,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如“百家讲坛”)。其实这类节目是一种“反电视化”的“类广播化”节目。因为它靠的不是图像,而是语言;不是去“吸引眼球”,而是去“抓住耳朵”,这本是广播的优势,却被电视做得淋漓尽致。现在是广播人反省自身,回归广播的本质,张扬广播的优势,认真考虑如何发育谈话类广播的时候了。
本文系作者应邀为《中国广播影视》撰写的评论文章。载《中国广播影视》2008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