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流变,城市台该如何对外呈现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已近60年。吹响改革开放号角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好把这60年等分为两半。两个30年相比,大有隔世之感。因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生的巨变不仅使外国人瞠目,甚至连我们自己也是始料未及的。
由于中国的巨变及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高,“中国话题”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一个公共话题,“中国因素”越来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世界各国关注中国、审视中国、表述中国、预判中国的热度在持续升温。尤其2008年的中国不仅是其改革开放30周年,而且又经受了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的历练和洗礼。川震和京奥不仅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物质力量,而且展示了中国的软力量,形成了中国与世界的二次集中交流与对话。如果说中国人民的抗震感动了世界,那么通过对中国抗震的支持世界又感动了中国。川震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以至有西方媒体说,四川地震使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也发生了“地震般的变化”。至于北京奥运会,它既把中国置于世界之中,又把世界置于中国之中;既加深了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又使世界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因此,2008年不仅会成为世界集中评述中国的一个重要当口,而且会成为世界更加关注中国、重新认识中国、解读中国的一个新起点。
盛世修史。城市电视台如何抓住这一当口,生动具体地对外介绍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流变,不仅责无旁贷、意义重大,而且海阔天高。
但是,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必须紧紧把握住三个关键词:“30年流变”、“城市台”及“对外传播”。既然是讲“30年流变”,相关报道就不能只有“点”,还必须有延展的“线”,有拓展的“面”,从而使报道具有历史的纵深感、时空的流变感;既然是“城市台”,就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资源和表达方式,从而区别于中央台、省台;既然是“对外传播”,就要尊重外宣规律,区别于内宣。
基于这三个关键词,提出以下一些想法供参考。
一、选择符合外国人习惯的叙事方式
成就报道在中国的宣传工作中早已成为一种常态报道。不仅平时的报道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正面报道、成就报道比比皆是,而且每年的年末岁首,每逢重要日子如党代会、两会、国庆等,战役性的成就报道几乎也成了媒体的一种常态。
中国媒体在成就报道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许多观念和做法也值得改进。比如一搞重大战役性成就报道,就容易端起架势、气运丹田,决心要搞大手笔、大制作,搞高举高打、宏大叙事,走以高端受众为主体受众的精英化制作的路子。这种做法作为中央台、省台的对内宣传也许更具必要性与合理性,但作为针对普通外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外宣,特别是城市台的外宣就值得研究。
城市台的电视外宣,不是不能搞宏大叙事,但是从外宣的规律、效果及普通外国人的思维、沟通习惯来讲,从城市台的位置来讲,我以为,另辟蹊径,搞轻声细语、娓娓道来、润物无声的平民化制作的路子似乎更合适。也就是说,你搞大水漫灌,我则搞滴灌或者喷灌;你搞大题大做,我搞大题小做或小题大做;你搞高起高落,我搞低起高落;你搞硬题硬做,我搞硬题软做或软题硬做;你做气势磅礴的大河,我做淙淙流淌的小溪;你要做史诗,我则做散文。
这样不仅会同省台、中央台的报道形成层次、形成区别,而且符合外宣规律。不仅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可以收到实实在在的对外传播效果。
总之,善于做具有个性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做最适合自己的自己,向外国人呈现最宜人的自己,才是有效的选择。正像文学创作,不能说只有搞大部头的才能称得上是大家,创作了无数精美散文的朱自清、冰心等不同样是大家嘛!
二、选择恰当的角度和切入口
宏大叙事往往讲究大视野、大扫描、大归纳、大概括,讲究高屋建瓴、高谈宏论。在城市台有关改革开放30年流变的对外宣传中,我虽然不绝然反对这种做法,但从外宣的规律看,从城市台的位置看,我更主张讲究小切口、小切入,讲究线条的纤细性,题材的具体性、可触摸性,讲究有血有肉,追求用一滴水反映阳光,用一人一事反映全局、全貌。而非只有筋骨、只有概念、只有口号、只有数字和只有结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是十分生动、具体的,我们切不能把生动具体的事物做枯燥、抽象的呈现。
其实,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村镇,一座城市30年的变迁都是丰富多彩的。就一个人、一个家庭来说,30年前后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眼界视野、活动半径、理想追求的变化之大,不仅是鲜活的,而且可能都是跨越式的。
在这种跨越式的变化中,既不乏喜悦,也不乏困惑;既不乏欢歌,也不乏挽歌。而无论是喜悦还是困惑,无论是欢歌还是挽歌,都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流变的记忆和反映。比如中国传统的剃头业,已被铺天盖地的美发业冲得几近绝境;曾经的申甬“黄金水道”,由于宁波——上海之间有了更快捷的交通选择方式也已宣告停航。
“20年前,一天只看到20辆小汽车。”这是法国最大的新闻周刊《观点》驻京首席记者卡罗林的一句话。这句话就可以成为一个报道题目。把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拥有私人汽车的变化作为一个话题出发的点,再延伸到这个城市、整个国家私人轿车的拥有量、轿车生产的情况,公路发展情况,私人轿车带来的问题,对中国究竟应该确立怎样一种科学的交通政策的反思等等,做得好就会成为一个既个性化又不失全局意义的节目。类似的事例几乎随处可得,如中国人餐桌的变化、衣着的变化、照相的变化、通讯的变化、触媒的变化等等,都可以用来反映30年变迁的视角和线索。
三、要处理好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首先始自微观,然后才上升到宏观,首先始自具象,然后才上升到抽象。比如国际舆论认为北京奥运会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这一结论就是从对奥运场馆、交通、安全、志愿者服务、开闭幕式、运动成绩等一系列微观环节的审视、体验中得出的。(www.xing528.com)
因此,我们要反映阳光可以通过一滴水。但要能够用一滴水反映阳光,还必须处理好水滴与阳光的关系,从而防止只见水滴,不见阳光。这就要处理好微观与宏观的关系。首先要善于从宏观审视和选择微观;其次要善于从微观上升到宏观,进而反映宏观;最后又要善于用宏观解读微观、强化微观、放大微观。要善于用微观做体,用宏观点睛,真正做到上面讲的“小题大做”,“低起高落”,防止从微观到微观,防止就事论事。
总之,微观与宏观不仅是相对的,而且是相通的。正像美国一位资深新闻工作者对在校学生所提的:要学会像讲大事情一样把小事情告诉我;又要学会像讲小事情一样把大事情告诉我。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流变,显然是大事,城市台在对外呈现中要善于以小见大,以大观小,从小处着笔,从大处落笔。即用小故事蕴含大主题、彰显大变化。
四、要以人为核心,讲好人特别是普通人的故事
人是社会的主体,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所有变化,皆源于人的变化。因此,有关改革开放30年流变的电视外宣,要以人为核心,讲好人的故事,特别是普通人的故事。
俗话说,惺惺相惜。一般来说,人们更关注与自己境况相近的人,比如政治家更关注其他政治家,运动员更关注运动员,特别是同类项目的运动员,乞丐并不在意富翁,而在意其他比自己过得更好或是更差的乞丐。
同样道理,电视外宣的受众主体不是中国问题研究者或汉学家,而是普通的外国人、海外华人,他们显然更关注中国的普通人。而普通人的变迁与境况对反映中国的变迁与现状更具真切性。正如日本《东洋经济》周刊8月9日在一篇报道中所说:“中国的(发展)奇迹就源于……一个个中国老百姓。”因此,在有关改革开放30年演变的对外宣传中,我虽然不决然反对把镜头对准那些“权力人士”、“成功人士”、“模范人物”,但我倾向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中国的普通人,甚至包括一些“失败人士”。中国普通人的生活与境遇、理想与追求、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喜悦、自信与尊严,30年的风风雨雨,每个人都有讲不完的、极具个性化、人性化的故事。讲好普通人的故事,可以提高节目的兴味、亲和力、亲近感及可触摸感。如果再能把个人的命运与发展同整个国家的命运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个性化的故事就会具有全景性的意义。
五、要把物质变化与精神变化结合起来
讲到30年的发展变化,很容易首先想到物质上的变化,如城乡建设、GDP、个人的收入、住房、电话、汽车等等。其实,30年中国物质上的变化仅仅是人与社会思想、观念变化的物化。也就是说,人与社会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才是中国30年各种变化的起点和原动力。这些年,中国民众与社会在有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诸多观念,比如法治观念、民主观念、民本观念、和谐发展观念等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不仅是巨大的、丰富多彩的,而且比物质上的变化更具深刻性和更具时代意义,而人与社会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在相当程度上还会预示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与发展。因此,有关改革开放30年流变的对外报道要抓住和体现思想、观念这个社会之魂,使之成为节目之魂。从而提高思辨力、思想性、观念性,提高可咀嚼性和可回味性。一句话,要防止见流而不见源,即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思想、不见观念。
六、要讲究历史的张力和历史的质感
历史是有张力的。因为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顺应规律,可以把一个国家送上天堂,逆反规律,则会把一个国家送入地狱。历史有时会惊人地相似,有时会惊人地相异。而无论是走向天堂还是走向地狱,无论是惊人地相似还是惊人地相异,都是尊重或违背历史的规律使然。
要呈现好30年的发展变化,就要紧紧围绕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厘清和解读中国何以有如此的发展变化,防止就发展谈发展,就变化谈变化。
历史是有质地、有纹理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斑斓画卷是由无数方方面面改革发展的经线、纬线编织而成的,而在这无数经线、纬线上又缀满了各种标志性图案和时代符号。比如民营经济的发展、将近3亿的农民向城市的大流动就是其中的经线或纬线,而当年的布票、粮票、自行车票就是短缺经济时代的标志性符号,各种信用卡则是今天的标志性符号。
要呈现好中国30年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不仅要善于抓住和解读这些经线和纬线,而且要善于运用各种不同年代的标志性符号反映历史的沿革与足音。这就要求电视人要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画面、镜头和资料,发挥电视的特点,用镜头说话、用画面说话,当然也不排除口述历史。
总之,要使有关中国改革开放30年流变的对外报道具有历史的过程感、流变感、沧桑感、历史的质感和历史的张力,使之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版的“史记”。
七、要讲究报道的平衡性、可信性
中国媒体有关成就报道几乎形成了一种惯性,即追求光鲜亮丽,追求流光溢彩,甚至不惜拔高溢美;而对问题和矛盾则加以淡化、掩饰甚至回避。即喜讲盛世,不讲危言,喜唱颂歌,讳言忧思。这种报道模式在西方受众中很难收到实效。因为西方受众不仅更相信西方媒体,而且同西方媒体也有相近的新闻理念。西方媒体的新闻理念是:问题才是新闻,坏消息才是好消息,特别是对中国,长期以来以负面报道为主。我们则恰恰相反,强调以正面宣传为主。结果同一个中国,在西方媒体中往往是“问题中国”,在中国媒体中往往是“盛世中国”。
这两种中国观都有片面性。因为任何国家都有光明面和自己的问题。同样,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矛盾。特别是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发达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各类问题,在中国的同一个时期集中地显现出来。比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收入的不平衡,经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资源以及民主建设等等。一句话,问题中有发展,发展中有问题,这才是真实的中国。如果没有任何问题,就不会提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一系列重大命题。而只有能够清醒、坦诚地看待不足并提出解决之道的民族才会是一个理性的民族、自信的民族,才会成为一个永不满足、永不停步的伟大民族。因此,有关30年发展的报道既要讲成绩,又要讲问题,从而不仅增强报道的公信力和传播效果,而且增强世界对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信心。
总之,城市电视台有关中国改革开放30年流变的对外报道要尊重外宣规律、充分考虑外国普通受众的心理和最终的传播效果。既要做宣传,又要防止宣传色彩、宣传味道,讲究“无痕性宣传”。在有关中国发展的表述上,既要自信,又要防止膨胀、防止自说自画、夸大、溢美。与其把有关中国改革开放30年流变的报道做成高亢的颂歌、赞歌,做成雄赳赳的进行曲,还不如做成千回百转的咏叹调,甚至低吟回转的小夜曲。因为我们是在向普通的外国人及海外华人做传播。因为顺耳才能入耳,入耳才能入脑、入心。因为西方舆论这些年一直在唱“中国威胁论”,我们不宜再用凯歌、颂歌为之添加注脚。因为中国现在仍处在而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有许多难题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系作者2008年9月3日在(温州)黄河电视台外宣协作网2008年年会上的讲话。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11期、中国黄河电视台理事会秘书处《黄河通讯》2008年第9期、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2009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