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絮语三则
一、价值·坚守·作为
“我们是谁?”“我们的根是什么?”“我们回家的路在哪里?”“当下还有什么是真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改变、丰富和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但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极大地困惑与迷乱。以至于引发了上述接二连三人类的自问。有幸的是,世界上还有纪录片,它在一定意义上会告诉你你是谁,会带你找到自己的根和回家的路。
但是在狂躁、浮华、金钱至上、娱乐至死的当下,纪录片事业也遇到了自己的困惑与迷思。诸如“有场无市”、“有市无价”,“边缘化移位”、“夹缝中生存”,“叫好不叫座”、“可爱又可怜”等等。但“青山遮不住”,一旦社会回归理性——我对此坚信不移——纪录片就会迎来一个“天下谁人不识君”乃至“不倾君”的春天。况且当下也绝非纪录片的冬天,上海《纪实》频道的良性发展以及一些纪录片工作者的佳作迭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天下没有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纪录片工作者在任何情况下最为宝贵的品德乃是坚守与定力、静气与奋进。
这次纪念大会在佛山召开,应该对我们有某种昭示意义。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是黄飞鸿、李小龙、叶问三大武术名家的故乡。改革开放后,佛山率先起步,其所属顺德地区生产的各类家电产品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佛山之所以为佛山,不仅在佛山人崇佛,更在于坚信“我是我佛”,即自己要有佛之信念、佛之意志及山一般的定力。如果中国电视纪录片工作者不仅佛在自心,而且是一座凭风吹浪打,仍矢志不移地倾心于纪录工作的山,中国电视纪录片就不愁没有美好的未来。
时代需要纪录片,历史需要纪录片。因此纪录片工作是一种与时代同行、与历史永存的崇高事业。唯此,为纪录片工作者服务的中广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也是一份值得自珍、自傲和为之献身及大有可为的工作。作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工作者自己的组织——中广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十年来同纪录片工作者一路同行,共同坚持、鼓呼、耕耘、开拓,不敢妄言成绩卓著,起码称得上脚步坚实。
借此,向全国的电视纪录片工作者及纪录片委员会的同仁们表示我个人的敬意及更美好的期许。
二、提升纪录片,从心做起
你从专业角度提出了一个专业性问题(指白岩松问:人们常说,纪录片的水准是一个国际大台的标志,您觉得在打造高水平纪录片上还应做哪些努力?)我这个纪录片的非专业人士则想从非专业角度谈点想法。
目前的中国处在一个深刻而快速的变革之中。变革的速度、广度、深度和力度都是史所未有的。这种历史变革时期理应是纪录片发展的黄金时期,因为种种的历史性变化为纪录片提供了无数的精彩与刻痕。特别是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表述中国、群说中国,甚至乱说中国的情况下,电视纪录片更应为世界提供一个丰富、多彩和真实的中国。
但是,纪录片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还远未达到我们所期待的那种隆盛。这其中确有许多客观原因和专业性问题需要破解。但我以为,就客观谈客观,就艺术谈艺术恐怕仍然难以解决问题,因为繁荣、提升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关键和根本在于电视纪录片工作者本身。特别是首先在于纪录片人的精神与状态,或者说首先在于纪录片人的“心”和“气”。(www.xing528.com)
古人讲:“万事以心为本,未有心至而力不能者”,“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由此可说,目前电视纪录片遇到的一些困难,包括创作手法上存在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源于我们的“心未至”,即源于作为“一身之主、百神之帅”的心还不静、不专、不坚、不恒。浮躁、彷徨、畏难、怨尤仍是很大的心灵困扰,以至影响我们不能静心、专心、潜心去思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再比如“气”,古人讲:“气在人中,人在气中”,“人之生,气之聚也”,“文之异,在气格之高下”。的确,目前纪录片的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往往表现为“气格”不高。而作品的“气格”不高,无疑在于作者的气之未聚、气之不足、气之不盛。作者的气散必然形成作品的神散甚至形散,而神散、形散之作自然难成佳作。
总之,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突围与跃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纪录片人的精神与态度。因此,我希望每个人都要树立一种对纪录片的挚爱之心、求索之心、恒定之心,都要有一股不繁荣中国电视纪录片誓不休的士气、志气和心气。一句话,提升纪录片,必须从心做起。心定、气聚之日,才会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大放异彩之时。
三、“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
——草根“拍客”的文化狂欢
举办国际民间影像节,可以说是一项具有鲜明时代气息、时代特点和时代表现力的文化创意活动。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普通大众已不再是单纯的、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同时还是信息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因此,有人说当今时代已进入“平民记者时代”、“一人一媒体时代”。而使平民能够成为信息传播者的条件之一,便是DV的普及,以及越来越多的DV拥有者成为痴迷,甚至近乎专业的“拍客”。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并不缺少充满情趣、充满哲理的生动故事,而是缺少广泛的发现和有效的纪录”。而大量“拍客”的涌现则极大地弥补了这种缺憾。他们的作品不仅从内容上看具有近乎全景式的涵盖性、丰富性和多样性,而且从审美角度讲具有社会底色之美、原生态之美和个性之美。大量“拍客”和DV作品的涌现是纪录片事业由精英文化向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行发展的一次解放与革命,而举办“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则是国内外草根“拍客”的文化聚会和文化狂欢。它无论对于推动民间影像活动的扩展和水平的提高,还是对于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增进国内外的影像文化交流,以及为这个瞬息万变、丰富多彩的世界提供影像“史纪”都是一件大好事。
陕西省作为具有丰厚历史积淀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文化大省,这些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是陕西省在当代中国新的文化版图上重新找回自我的重要举措。这次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和中广协会联手举办“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就是陕西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又一创意性活动。在此我不仅要祝影像节举办成功,而且祝陕西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再创辉煌。
这三则短文,第一篇是为中广协会纪录片委员会成立10周年撰写的贺词,第二篇是2010年6月5日在(佛山)“真实中国——中广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纪录·中国十年庆典”上的答记者问,最后一篇是作者2010年3月27日在《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新闻发布会上讲话的节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