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加强中国,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同东盟各国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今年4—6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广西广电局成功主办了“中国—东盟友好之旅”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国际台、广西电台、广西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的40多位记者历时50多天,对东盟所属10个成员国进行了采访。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播发了新闻、专题1600多篇(条),刊发图片2400多张。
就国际台而言,这是继“中俄友好之旅”大型跨境联合采访活动之后,其倡议并组织实施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境外联合采访活动及外宣配合外交的活动;就广西广电局而言,这是其联合中央媒体为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与发展奉上的一份宣传报道大礼。
广西地处大西南经济圈和东南亚经济圈的交汇处,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区域优势。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广西成了对东盟开放的最前沿。作为广西的广播电视如何抓住这一机遇,释放媒体传播功能,服务和推动中国—东盟的友好合作,成为其新世纪新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此次联合采访活动是其交出的一份创造性试卷。
这一活动还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沿边省区的广播电视如何配合我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方针,加强对比邻国家和地区的广电传播,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促进本省区与比邻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十六大提出了我国新世纪新时期的外交战略和布局。有学者将之概括为四句话:“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
胡锦涛同志2004年在全国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我国外交工作要努力创造四种环境,其中就包括“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中央为何这样重视周边外交呢?这首先是由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共同利益决定的。做好周边工作的意义,起码有以下四点:第一,可以为中国的发展营造安定的周边环境;第二,大周边也可以为中国的发展提供资源、能源与市场;第三,大周边是中国在国际上发挥影响与作用的重要舞台,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出发地和战略依托带;第四,大周边是开展反台独国际斗争的重要战场,做好周边工作可以推动中国和平统一。
当然,做好周边工作的意义是双向的,有一个好的周边环境,一方面可以使中国集中精力谋发展,另外,中国的发展又可以为周边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更好地发挥“锚”与“发动机”的双重作用。
中央所以如此重视周边外交还是由中国地缘政治的复杂现实决定的。我国陆地接壤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数量之多、情况之复杂在大国中是少有的。特别是目前亚洲的区域环境正处在冷战后又一次深刻转型之中。这不仅由于中印在崛起及日本在积极谋取政治大国、军事大国地位,也由于作为大周边中重要一员的美国在“战略东移”。加之亚洲国家在发展道路、经济水平、宗教信仰等方面情况各异,因此亚洲要形成区域经济、政治与安全的合机制会比欧洲困难得多。总之,亚洲国家,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关系有其特殊的复杂性、脆弱性。这不仅是中国外交面临的现实,也是中国广电宣传要考虑的课题。
中国要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首先要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必须首先推动建设“和谐周边”。(www.xing528.com)
做好周边工作,既要靠国家外交、政党外交,也要靠民间外交、公共外交。而广电传播是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的一个有机部分。
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广电传播,既要靠国家台,也要靠地方台、特别是沿边省区的广播电视。因为沿边省区不仅与比邻国家山水相连,而且在经济、文化,甚至在民族、语言上与比邻国家有着内地省份无法相比的地缘关系和密切联系,这是沿边省区加强对比邻国家和地区广电传播的区位优势。而沿边省区与比邻的国家和地区都格外关心对方的发展与相互合作的机会,这又是沿边省区加强对比邻国家广电传播的客观需求。
正是基于国家的外交战略、对外开放和沿边省区的发展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沿边省区的广播电视开始实行内外并举的战略。比如黑龙江电台从1993年6月起向萨哈林电台寄送俄语广播节目在当地播出,与此同时黑龙江电视台开始播出覆盖俄远东地区的俄语电视;内蒙古电视台的蒙语电视从1995年8月起通过乌兰巴托有线网在当地播出,蒙语广播则从2001年11月起通过乌市调频台在当地播出。新疆电台以“中国之声”为统一呼号于2004年6月在吉尔吉斯斯坦直接播出柯尔克孜语广播(每天1小时);同年7月,其维吾尔语广播(每天半小时)开始在乌兹别克斯坦落地;2007年7月其维吾尔语广播(每天1小时)又开始在土耳其落地播出。
以上各省区积极开办对相邻国家和地区的广播电视无不体现了一种大局意识、开放意识和责任意识。既服务于我国的总体外交、周边外交,服务于本省区的对外开放,又扩展了广播电视的空间与功能,值得赞许和推倡。
沿边省区加强对比邻国家和地区的广电传播,既包括“知彼”性传播,也包括“彼知”性传播。即既要加强有关比邻国家和地区信息的对国内及本省区的传播,也要加强有关国内及本省区的信息对比邻国家和地区的传播。为此,双方面建立信息交换机制、节目交换机制乃至采取在国外直接落地等形式。为了便于沟通,像黑龙江台、内蒙台、新疆台那样使用对象国的母语播出效果会更好。
除了日常性播出,双方定期不定期围绕特定主题互派记者组到对方做采访报道也是个有效的形式。特别是像“中国—东盟合作之旅”那样,采取地方媒体和中央媒体合作,广播、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多种媒体联动的形式,可以形成声势和规模效应。
周边稳则中国稳,周边乱则中国损。而周边的稳与乱首先受益或受损的是与之相邻的沿边省区。因此,沿边省区广播电视如何内外并举,加强对比邻国家和地区的有效传播是事关全局和本省区稳定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光有省区广电部门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国家相关部门如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电总局乃至财政部、外交部应积极规划、大力推动、主动扶持。包括租机、传送、节目制作等方面的成本,国家应给予长效性、政策性投入,以保障这项事业在发展中稳定,在稳定中发展。
此外,对比邻国家和地区的广电传播应坚持“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的方针,在内容选择和表达方式上要讲究针对性、有效性。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广西和云南等地的广播电视都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应该形成一种机制不断总结、交流,以便共同把这篇大文章越做越好。
本文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