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的转身与提升
——以《新闻夜航》为例
这些年,电视界的民生新闻风起云涌。谈到民生新闻,大都会提到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成都台的《成都全接触》等等。其实,在民生新闻中,黑龙江台2000年起步的《新闻夜航》不仅是办得较早的,而且是办得较好的。办得早,体现了黑龙江电视人的思想敏感和职业敏感;办得好,又体现了他们的思想功力和专业功力。
《新闻夜航》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中国广播电视十佳新闻栏目奖,还曾获得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状”。这说明,这个栏目不仅在黑龙江,就是在全国新闻栏目中都有它的声誉与地位。
由于新媒体改变了传媒固有的版图和传媒人固有的边界,使得传媒进入“一人一媒体时代”,即由过去“一对多的传播”进入“多对多的传播”时代,从而使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由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及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及广播电视喉舌功能与产业功能的同时提倡和释放,这一切都导致了广播电视频道、栏目出现了更快的周期性调整。新闻栏目与其他类节目相比,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随着新闻竞争的激烈,一个新闻栏目的综合质量、整体形象和人气指数总处在动态的沉浮之中,是个恒动的变数,不升则降,不进则退,这也是回避不了的规律。
一个新闻栏目办得越久,就越会受到活力与生命力的挑战。《新闻夜航》在过去8年的航行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何在坚守固有的好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更上层楼,如何调适未来的航向与承载,以长久地保持其品牌地位,确实值得重视。
为此,首先要弄清:何为品牌?何以成为品牌?
有人说,品牌就是“品质”加“人气”。有了“品质”就会有“人气”,有了“品质”和“人气”就会形成品牌。
还有人说品牌品牌,先有“品”然后才会有“牌”。“品”是“牌”的基础,“牌”是“品”的果实。“品”又指什么?它包括品质、品格、品位和品德这“四品”。
虽然这都是对物质产品而言的,但对广电节目同样适用。《新闻夜航》所以成为一个品牌栏目,同样因为其在内容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有相当的品质、品格、品位和品德,从而形成了人气,形成了品牌。同样,《新闻夜航》要永葆青春,还必须在这“四品”上继续提升。
至于广电栏目何以成为名牌、品牌,河北广电局王剑挺同志提出,广电品牌必须具备八要素:
一要有个明确的栏目定位,即要明确受众定位、功能定位和内容定位,从而从定位出发,明确“做给谁”、“做何用”和“做什么”三个问题;
二要有个完善的策划制度,包括长期、中期和近期的策划,以通过科学的内容策划、节目策划、宣传策划、活动策划等达到预期效果;
三要有个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关键是选题要准、采访要细、编辑要深、制作要精、把关要严、评估要准;
四要有个出色的主持人,即主持人不仅在气质上要符合节目定位,而且要有鲜明的个性风格;
五要有个鲜明的栏目口号,以彰显栏目的核心理念、价值主张,使之易于为受众识别、捕捉,易于同受众形成心理呼应和心灵对接,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和扩大受众;
六要有个德才兼备的制片人,负责栏目的策划、导向、质量、运营和团队建设;
七要有个奋发向上的团队文化,使之成为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八要有一个激励进取机制。
从品牌栏目的八要素来讲,《新闻夜航》不仅积累了很好的经验,而且有不少自己独到的创新。比如他们总结的七个“三”:
“三名”发展战略:名栏目、名主持人、名记者。
报道的“三个方面”:生活、生命、生存。
团队的“三个目标”:专业、敬业、乐业。
用人的“三种理念”:因材施用、各展其能、共同成长。
记者的“三个特点”:包容、上进、团结。
选题的“三有标准”:有用、有趣、有情。
稿件的“三些原则”:短些、软些、近些。
这七个“三”不仅是《新闻夜航》品质的体现,也是其品质的保障。
但是,业无止境,用名牌栏目的八要素和《新闻夜航》的七个“三”来衡量,是否已经做到了完善和极致?恐怕还有继续摸高、创新的必要与空间。
世界万物,大都有生发期、成熟期、衰落期,即生命周期。而要长久地保持其黄金生命周期,就必须从多方面采取“反周期策略”。而反周期策略的核心其实就是创新。
根据反周期论创始人熊彼德的观点,所谓反周期策略,就是指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适时的调整。具体讲,他提出反周期策略五原则。
一是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新的产品质量;
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四是获得一种新的原料或半成品供给源;
五是建立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如建立一种垄断,或打破一种垄断。
他讲的虽然也是企业,但对广播电视也同样适用。
事实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广电新闻改革,就体现了熊彼德提出的规律性理念。比如,新闻节目由录播到直播,到现场播报,直到大型的现场直播;比如由传统的字正腔圆、正襟危坐的播报新闻到讲新闻、说新闻;比如由声画两张皮到同期声的嵌入等等,都属于“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引进一种新的产品”。再如,广电新闻由单一的资讯类新闻节目到开办评论类、调查类、访谈类新闻专题,会议报道由过去更多地围着领导转,到主要是从会议中发现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包括新闻报道由过去单纯的“硬新闻”到开始关注民生与社会的“软新闻”,如此等等,又属于“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新的产品质量”、“开辟一个新的市场”,甚至是“打破一种垄断”。比如创办广电评论类新闻栏目就不仅丰富了广电新闻的节目样式(即“引进一个新的产品”)、提升了广电新闻报道的深度、厚度、影响力、引导力(即“提供一种新的产品质量”),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打破”了平面媒体对于新闻评论的“垄断”。
因此,《新闻夜航》要持续地在高水平上航行,首先不妨根据熊彼德提出的反周期策略五原则、王剑挺提出的品牌栏目八要素和学界关于品牌的“四品”要求,一一进行比对和思考,从中寻找新的上升点和创新点。
此外,当前广播电视新闻改革集中在以下几点,即强化人文性、强化评论性、强化国际性、强化现场性、强化即时性。我以为,《新闻夜航》的进一步提升也可从当前广电新闻改革的总体趋势中寻找新的思路。
总之,《新闻夜航》的进一步提升可能有许多操作点。我仅从熊彼德反周期策略中“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新的产品质量”这个角度,结合当前新闻改革中强化人文性、强化评论性两个方面提点想法。
第一,从大民生、大人文的角度提升《新闻夜航》的高度、品质、品位和普世意义
民生新闻的出现有它的历史必然性。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特别是在中央提出改革对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及新闻报道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后,民生新闻不仅应运而生,而且发展迅速。它实际是对过去新闻报道更多地关注会议、文件、讲话和领导活动,即只做“硬新闻”的一种反弹,而且是对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在报道对象、报道视域和报道内容的一种弥补、一种拓展和一种完善。由于民生新闻追求的平民视角、民生内容和民本取向,因此,民生新闻带有一定的进步性和时代色彩。(www.xing528.com)
但是,一些民生新闻问世不久又遭到诟病,这是因为在实践中,不少民生新闻往往只关注社会的边缘化现象,而忽略了宏大的时代背景、时代精神和时代脉动;因为不少民生新闻失于琐碎、肤浅、猎奇甚至低俗,游离于社会的主流和话题的公共性,因而缺少应有的深度和普世意义;此外还因为不少民生新闻醉心于揭露和批评,而较少关注社会的温暖和平民百姓中的阳光,容易造成负面情绪和社会心理错觉。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一些民生新闻问世不久就遇到了声誉危机和生存危机。应该说,这不是民生新闻之过,而是新闻人对于民生及民生新闻的理解和把握有失偏颇。在这方面,《新闻夜航》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职业操守、理念和经验。其中包括他们提出的六不:不偏颇、不冲动、不破坏、不炒作、不盲从、不骄傲。
国以民为本。民生问题向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我国,民生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关系到民众对执政党、国体与政策的认同,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民生问题是我国最大的政治。正因为如此,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给予了持续的高度关注。如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切政策的出发点、落脚点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江泽民同志提出,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则提出,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尤其2007、2008年的“两会”和十七大,民生成了突出议题、亮点和会议的最强音。十七大报告对人民的权益给予了突出的强调,其中“人民”一词出现了100多次,在报告的第八节《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及其他章节,对同人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各类迫切问题做了详细的政策阐述和愿景规划。从而使得全社会涌动起一股强烈的关注民生的暖流。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可以说,党和国家关注民生的明确态度和工作布局昭示了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基调。显然,这对此前充满困惑与争议的民生新闻来说是个极大的利好信息。
党和国家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使得民生新闻从此可以得到“正名”、“正本”,堂堂正正地融入主流传播,从而迎来整个民生新闻的重大转机。
但民生新闻只有通过自己的变革性转身与提升,才能真正“正名”、“正本”,才能真正能够把政策性转机变成现实的机遇。
民生新闻脱胎于社会新闻,由于它的民本取向,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民生新闻是对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新闻的一次理性超越;但是,民生新闻要真正融入主流传播,它还必须完成第二次理性超越,即它必须超越和摒弃其初级阶段的某些弊病,从前些年民生新闻的旧巢里脱胎、涅槃,同十七大强调的大民生、大人文精神贯通起来。这是民生新闻成为主流传播的不二选择。
民生新闻如何上升为主流传播?我提五点建议。
其一,要处理好国计与民生的关系。
民生新闻要上升为主流传播,必须从十七大提出的大民生的高度解读国计,又从国计的高度解读民生。
首先要由小民生上升为大民生,由小人文上升为大人文,从而提高民生新闻的高度、品位和视野;其次要把民生与国计贯通起来,把民生问题置于政策取向、国计取向的背景之下。
提倡大民生、大人文,提倡把民生同国计结合起来,并不是要同“联播”抢新闻、把民生新闻“联播化”。相反,民生新闻仍要坚持其固有的风格,即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既把具体的民生问题上升为大民生,又从国计的高度关照具体的民生。
新闻报道讲究既要善于从微观反映宏观,又要善于从宏观关照和破解微观,就像一位美国资深记者对新闻专业学生提出的:学会像讲大事情一样把小事情告诉我,又要学会像讲小事情一样把大事情告诉我。因为大与小、微观与宏观,不仅是相对的,而且是相通的。小可见大,大可解小。
同样,民生新闻也应善于把中央有关改进民生的国计同群众时下的生存状态和未来愿景结合起来。一方面把国计交给民众,以求得民众的认知、认可,另一方面又引导群众为落实国计、改善民生一同共建,并在共建中实现共享。
其二,处理好个性话题与公共话题的关系。
要将民生新闻上升为主流传播,还必须善于选择有普遍意义的民生话题和个体生存状态,并将之上升为公共话题。因为虽然事关百姓的都是民生,但真正能够对绝大多数人产生影响的民生问题必然具有公共性、普遍性,即关涉群众的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比如一条水管漏水可能影响几十户人家的生活,但一条政策可能改变千家万户的生计。前者应当报,但后者更应当报,因为它是事关公共利益的大民生。
其三,处理好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问题的关系。
要使民生新闻上升为主流传播,必须既关注百姓物质层面的问题,又关注其精神层面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民生与民主、民权不可分割。因此,民生的内容必须由原来单纯的生产、生活等物质层面扩展到生存状态、文化模式、国民精神、公民意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精神层面。而后者也是民生新闻需要关注和开掘的新闻富矿。
因此,民生新闻既要善于捕捉和解析民众中那些需要摒弃的旧观念、旧意识,引导他们自我超越;同时又要善于捕捉和报道民众中种种现代观念、现代意识长成的脉动,即要反映好社会变革的时代投影和精神印记,特别是民众中那些令人们感动、使社会升华的精神与情操。
其四,要处理好建设性与批评性的关系。
要使民生新闻上升为主流新闻,必须使民生新闻更具彻底的人文关怀,即更具引导性、建设性。
民生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永恒课题。解决民生问题没有上限,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在新的基础上产生出来。总之,民生问题总会是呈螺旋式演进的。特别是我国,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及发展的不平衡,这就决定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因此,有关民生问题的报道要坚持热情和理性相结合,帮忙而不添乱,解难而不发难,加温而不点火。不能超越历史阶段,不切实际地提升群众的胃口和期望值,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建设性,避免其负面效应。
其五,可增办一个时评性的“夜话”,增加节目的深度和引导力。
如果说前四点建议是由当前新闻改革强化人文性这点引发的,那么建议开办一个时评性的“夜话”这个子栏目则是由当前新闻改革的另一个特点,即强化评论性引发的。
强化评论性的背景有三:
第一,在信息时代,信息的独家占有和时效优势已越来越困难,信息一般已不再是媒体的稀缺资源,而信息的解读则成了媒体争取受众、扩大影响、引领社会的竞争高地。在当今时代,媒体可以没有独家报道,但不能没有独家视角、独家见地和独家的观点。所以有人说,现在的媒体竞争已由“资讯时代”进入“观点时代”。因此,没有优秀评论的媒体将走向平庸,甚至被边缘化。
第二,随着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视野的开阔,随着人们公民意识、主体意识、独立意识、权益意识的增强,社会上喜欢思考,喜欢表达的人越来越多,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人们得到了更大的自由话语空间,各种网络时评铺天盖地。以致有人说,现在中国是“民间思想家”、“民间评论家”辈出的时代。
喜欢思考的人也好,喜欢表达的人也好,他们都是社会的高端人群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主流媒体提供及时、有深度、有高度的时评不仅是吸引这部分高端人群所必须的,同时也是对其积极引导所必须的。
第三,更重要的是,由于当今社会处于一种开放与速变的时代,特别是经过近30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我国一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进入各种矛盾最多的一个历史阶段。发达国家在几百年中分时期出现的许多问题,在中国的同一个历史阶段一次性地集中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矛盾需要梳理,许多新观念需要树立,许多老观念需要审视,在民生领域也是如此。这不仅给时评提供了巨大空间,也给媒体引导社会赋予了重大历史责任。尤其是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和建立,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因为国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又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而时评恰恰是传播时代思想、时代理念的最好形式。
总之,无论从提升媒体自身的竞争力角度还是从媒体履行其社会责任角度,加强时评都是一个重要选择。
普利策说,评论是“报纸的心脏”。还有人说:“高度决定影响力”。而评论正是媒体思想高度的主要标志,是媒体思想品质、影响力、引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评即便不能穿透历史的深邃,起码也能通过对社会的实时监测和评析,推动其小步前进。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开展时评提供了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有关民生的种种话题又为时评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
《新闻夜航》过去做新闻已经很有经验,而时评是新闻的衍生品,是新闻的延展与升华。在做好新闻的基础上再在节目最后加个“夜话”性的时评或时评性的“夜话”,对刚刚过去一天所发生的某件事做些理性的探讨与思考,不仅可以使新闻增值,还可以使整个栏目增值,甚至可以提升整个台的品格、品位和影响力。
总之,如何既善于报道承载着理念的故事,又善于用理念解读故事、升华故事,既报道好观点性新闻,又阐示好新闻性观点,这样就会使新闻和时评两相辉映、两翼齐飞。
当然,电视时评,特别是像《新闻夜航》这样一个以新闻报道为主的新闻栏目做时评,不能搞长篇大论,也不能正襟危坐,尤其不能搞那种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高空作业”,而应从刚刚发生过的具体问题说开去,即因事而论、因事而导,从小事谈起,在大处落笔,搞小题大做、实题虚作,短小精悍、画龙点睛。使思想解读、时评性的“夜话”或“夜话”性的时评成为《新闻夜航》一个新的亮点和整个节目的一个高音、余音。
谈到时评,不妨举几个例子。比如过去一搞公共建设,政府和媒体就容易搬出一句话:“顾大家舍小家”。然而在提倡“以人为本”和认定“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今天,这个口号就值得质疑。于是《人民日报》发表一篇短评《干吗非得舍小家》。再如过去东西南北中,一概地简单宣传“发展是硬道理”,其实在环境敏感脆弱地区,发展要十分慎重。因此媒体发表了这样两条时评:“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是更硬的道理”。后两篇评论仅仅从标题就释放出了发人深思的理性光芒。《新闻夜航》如果开办时评性的“夜话”或“夜话”性的时评,不仅可以循着上面几个例子的思路和风格,甚至不必每篇时评都必须文从己出,凡是对本省民生问题有启示意义的时评都可以实行“拿来主义”,汇集天下精华,成就自己的理论高度和理论浓度,用普世性理念照耀龙江大地。这就属于反周期策略五原则中的“开辟一种新的原料或半成品供给源”。
总之,《新闻夜航》既然是在“夜航”,显然它需要点燃一盏理论明灯,以既照亮自己的路也照亮观众的心;《新闻夜航》既然要远航,显然它也需要升起一张理论的风帆,借十七大的春风破浪前行。
本文系作者2007年12月17日在黑龙江广电局《新闻夜航》研讨会上的发言,载《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山东广电局《现代视听》2008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