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阶段高校德育教学改革
高 峰
(西安工业学院 人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2)
摘 要:高校德育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在开好各类专业课的同时,尤其要开好德育课。要使德育课吸引人,必须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从形式上移情关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体现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收到实效。
关键词:德育教学 贴近生活 移情关注
高校德育教育重要性勿庸赘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却颇多尴尬。现在,高校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德育主渠道。但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学习动力现象,有的学生态度消极、被动,教学实效差,德育课堂“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但同时,一起起校园恶性案件让学校、让社会震惊,从而对德育教育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德育课堂教学之所以出现“麻木”现象,它的背后隐含着社会原因以及我们对教育本质、教育根本职能认识有偏离等因素。首先,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文化融合碰撞等给德育教育提出新问题。这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度走向现代化所必经的成长、发展之痛,它势必对原来社会各方面产生极大的冲击,一些负效应对大学生产生一定影响概莫能外。这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的一点。惟其如此,在我们探讨德育改革时,才能做到重视而不夸大,不忽视学生的道德素质,做到客观,而不像有的媒体那样言过其实。其次,对教育的本质与根本职能认识有偏离。冯友兰先生曾讲,高等学校“有两个问题必须分别清楚,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的问题,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业的问题,不可把这两个问题混淆起来”。爱因斯坦也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们长期以来重视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学问”,轻视了使人“成为人的学问”,从而导致教育评价系统的偏离:重智育、轻德育。社会、家庭、学校莫不如此。第三,德育教育中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形式“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难收实效。德育的本质是把社会的要求变成人的现实品质和行为,即我们平常所言德育最终从他律走向自律。能否转变,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愿望,而要看学生对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理解、接受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特别注意从学生角度理解社会需要,而不是仅从社会角度来讲解、从教师的角度来理解。但在教学中,我们多是单向地讲标准,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造成了一种对立,形成了逆反。其实,我们所讲的标准,社会的需要实际上也包含了学生个体的要求:要成人、要成才就应如此,任何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都可以还原成社会个体对思想品德的需要。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认识到社会需要中包含着自己的需要,是自己需要的集中表现和升华。
所以,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德育教学的改革。
在理论上,首先,正确认识教育的本质作用,确立使人“成为人的学问”这一教育根本职能的地位。应认识到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是现代德育思维的逻辑起点,从而指导德育教学的工作。具体讲,即保证高校在开好各类专业课的同时,尤其开好德育课。其次,综合“新、老道德教育”之长处,结合我们的实际,建立德育教育改革思路。所谓“老”即传统道德教育——以赫尔巴特、图尔干为代表,主张以社会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直接传授特定的内容为特点,反对任何个人主义的、自由选择的倾向等——它依然为很多国家所坚持;“新”即“现代道德教育”——以杜威、皮亚杰、柯尔伯格为代表,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学生为中心,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直接传授特定的道德内容,而是培养学生个体道德推理的技能与能力等——在国际上亦有深远影响。我们应在教学实践中,转变观念,既强调学生为中心,又不忽视教师作用,实现二者互动,解决二者对立。
在实践中,要进行内容上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形式上移情关注等的教学改革,让德育教育活起来,恢复其极具影响力、感染力的本来面目,使学生爱上这门课。从内容上讲,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问题引发学习。在现阶段,我们认为教学中应结合实际加强以下方面的教育。
(一)生命教育
人人都很关注自己的生命,生命第一宝贵,没有生命,任何教育无从谈起。有报道,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同时还有伤害别人生命的报道时时见诸报端。轻言自杀,还有现在在一些大学生中流行的“死亡体验游戏”,反映出我们对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应开诚布公地与学生谈生论死,正确传达生命与死亡的信息。通过学习、讨论,了解自杀是对自身生命的轻贱,伤害他人则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这些行为是反人性的、反自然的、反社会的;无价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别人,放弃生命是最大的浪费与破坏,是不负责任,是愚昧的行为;树立正确认识、理解、对待生命的态度,领悟生命的奥妙,感受生命之美,欣赏赞美生命,形成尊重生命的信念,感觉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最终达到爱惜生命。
(二)情感教育(www.xing528.com)
进行以爱为中心的自爱、爱人的情感教育,讲关心、讲感动,讲同情。我们中国人表达感情比较含蓄,往往造成交流的缺乏。教学中应侧重讲表达、讲交流的方式。现代通讯方式发达了,人和人的距离反而远了,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尤显重要。学校应该是世界上充满幸福快乐的地方,爱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线索,成为公民社会最坚固的基石。华中科技大学2003年寒假一项家庭作业的布置与完成:要求学生为父母洗脚即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让学生学会关爱别人。
(三)金钱教育或理财教育
如何对待钱是人生道德大厦中一根重要支柱,我们的教育在此亦有缺失:要么讳言、要么只讲“义利关系”,缺乏实际操作。美国财商知识教育颇值借鉴:自3岁开始至12岁的理财教育,了解钱从哪里来、能干什么、怎么制定开销计划,培养要花钱自己挣的观点,认识劳动的价值等等。贯穿培养合理理财消费的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从而正视金钱,善待一切物质文明成果,成为物质财富的积极创造者,把握好人生坐标,养成良好的生存能力,进而培养创业精神。
(四)寝室教育
寝室是大学校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细胞,实际上,学生间的接触、交流更多地是在寝室中进行的,应注重寝室文化的建立。通过开展寝室之间的竞赛、学习、联谊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同学之间应该尊重差异,学会欣赏独特性,进而明白在争得团体荣誉之时,也是自我价值实现之时。在这一块,我们以前也存在缺失:班与班、系与系之间活动较多,以寝室为单位的活动很少。前者活动可能会好组织,但所参加的只是少数有特长的同学,难以覆盖全体学生,结果就会使内向的人越发内向,有沟通问题的越发缺乏沟通。同时,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宿舍,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情况,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可以进行一个设计,从新生入校开始,“寝室文化”便开始启动,从思想、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通过一项项活动,将尊重、欣赏、帮助等观念灌注其中,营造良好舍风,为建设良好班风、校风打下坚实基础。
(五)历史教育
历史之于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有不容低估的作用。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看过去实际上就是看现在;不懂历史,就不懂现在;看不懂历史,就看不懂现在。章太炎曾讲:“现代青年应当明了社会经济和历史的演进;知道现代的中国处在什么时期;自己对国家应负什么责任,这一切问题的解答,都可以求诸历史。”进行历史教育,就是要懂现在,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热点问题教育
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不回避,引入学习讨论,不求让人信服,但求引发思考,允许不同意见存在。在这些所谓“焦点”、“热点”问题中,更多地体现着一种差距:现实与理想的、现实与传统的、现实与未来的差距。学生对此大都很有兴趣,在教学中恰好可籍此大做文章,让学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除上述外,还有心理教育、网络教育等方面,论述文章颇多,不再赘言。
从形式上讲,德育形式丰富多彩,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注重移情。教师用学生的眼光、从学生的角度去认知、解读社会需要,当好“导游”。这并非不要理想与高标准,而是给现实中的学生学习起点一个合理性、正当性。其次,教学工作重心要下降:面向全体而非个别学生、小问题大道理等即言此。如前文讲“寝室教育”是内容亦是形式上的要求。第三,建立一个机制,让德育贯穿学生在校的始终,形成一定密度,用一个个规模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的活动造成德育教育的即时效应与继生效应,给学生产生一种积淀,最终形成一种行为上的自觉。这只是仅就原则而言,德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愿意挖掘,就能与学生一起营造出绚丽多姿的德育教育园地。许多学校的“无人售报点”、“真情雨伞点”、“一元钱计划”(每人每月出一元钱,建立帮困基金)等都产生出巨大的德育效果。我们应不断、积极地探求课内课外德育实践,它会使我们的德育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总之,德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不是被动的“被加工品”,他们也是教育行为的主体,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形式上移情关注,才能体现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也才能收到实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