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理性因素在思维与认识中的作用-西部人文论丛

非理性因素在思维与认识中的作用-西部人文论丛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正确地认识非理性因素在思维和认识中的作用,将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辩证统一的相结合,才能达到人类思维的最高境界。其次,由于非理性因素在思维中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与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内在动力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在思维与认识中的作用-西部人文论丛

浅论非理性因素在思维和认识中的作用

赵阿莉 皇甫瑗

(西安工业学院 人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32)

摘 要:在今天的哲学研究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对理性及其价值的研究,而忽视了非理性因素在人类思维和认识中的作用。本文辨证的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思维和认识中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指出了只有将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相结合才能达到思维的至高境界和对事物的完整认识,这对我们的思维和认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理性 非理性 认识 思维

一、理性和非理性的概述

理性是指人们形成概念、做出判断并进行逻辑推理的认识能力,以及按照逻辑思维规律指导实践的实际活动能力。而非理性与理性相反,是指人们所具有的一种非逻辑、非条理化的精神能力,如直觉能力、意志能力、本能能力等,这种精神能力推动着人们去从事那些难以表述和不能自已的认识和行动。理性主要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理论等形式表现出来;而非理性则主要通过意志、直觉、灵感、情绪、情感、信仰、潜意识、欲望、本能等表现出来。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一味的认为理性在人的思维和认识中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的,而非理性由于它的盲目性和不科学性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只有正确地认识非理性因素在思维和认识中的作用,将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辩证统一的相结合,才能达到人类思维的最高境界。

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和思维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作为非理性因素的意志、直觉、灵感、情感等,以它们的独特方式成为思维活动的一种推动力,它们的表现形式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内驱力。人的思维活动并不是单一的理智因素控制的,它还会受到情感与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它们可以使人突破旧的思维框架的限制,促进和提高思维的效率,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培根曾经说过:“情绪是有着无数的而且有时以觉察不到的途径来沾染理解力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都十分重视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在人们思维活动中的动力和作用。黑格尔在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中曾说过:“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它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的《法哲学》中,他说道:“精神一般来说就是思维,人之异于动物就在于他有思维。但是我们不能这样设想,人一方面是思维,另一方面是意志,他是一个口袋装着思维,另一个口袋装着意志,因为这是一种不实在的想法,思维和意志的区分无非就是理论态度与实践态度的区别。它们不是两种官能,意志不过是特殊的思维方式,即把自己转变为定在的那种思维,作为达到定在的冲动的那种思维。”同时。黑格尔也对思维与情感的关系作了大量的探索,强调了情感是思维活动之所以能够推动下去内在的动力。

其次,由于非理性因素在思维中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而非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与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内在动力的作用。在整个认识过程中,情感、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一方面对认识起了诱导和意向作用,一方面又对认识起了激励和推动的作用,这两种作用相互结合和相互交融,形成了一股推动认识发展的内在动力,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情感是人在生存与交往中对客观对象(物质世界、他人及其行为)和自身态度的内在体验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反映,是人的一种精神现象,通常会表现为喜悦或哀伤、欢乐或忧愁、喜欢或厌恶等。由于情感代表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态度,这就使情感对认识具有了意向作用。对于符合人们情感愿望的事物,人们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对它的认识,它可以唤起主体内部的各种智力潜能,把它作为认识活动的对象;而对于不符合人们情感需要的对象,人们会对它产生一种排斥性倾向,尽量避免或拒绝把它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对它抱以消极的、否定的态度。所以认识和情感是统一的,认识融于情感之中,而不是外在于情感。因而在认识活动中,作为人的主观情感总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第二,意志是指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自觉的确定目的,并进而根据目的积极的激活和调动自己的力量与活动以掌握一定对象、实现预定目的的精神力量,它是人对自己的需要、欲望、要求等的一种集中和凝聚。由于意志可以激发人的热情和激情,所以在认识过程中,意志具有激励和推动作用。热情可以调动人在认识过程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而饱满的激情又是启发、激励人进行创造性思维而获得新认识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意志调节和支配认识主体的认识意志,使主体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坚韧不拔、百折不挠。

第三,非理性因素如灵感、想像力对认识还起着促进和桥梁作用。灵感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形式,是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由于某种诱因的作用而突发的一种非逻辑的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在一定范围和时间的局限内,主体的认识是相对有限的,但是突发的灵感有时会促进人对客观事物有一个新的认识。比如著名的化学家凯库勒在对苯结构的研究、思考中,十二年不得其解,有一天他在睡梦中忽然看见有一条咬着自己尾巴的环行蛇,这使他脑中立刻产生了将环行蛇与苯的碳原子结构相联系的直觉,由此达到了对苯的碳原子结构的新认识。想像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加工原有意象而创造出新意象的思维活动。爱因斯坦曾指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康德对想像力在认识飞跃过程中所起的桥梁作用做了论述。他认为要获得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认识,要使认识发生飞跃,就必须在对象的概念中把杂多联系起来。首先,在直观中把握综合;其次,想像力再生综合,这种综合通过想像即“心灵的再现”将第一重综合中获得的“具体表象”转化为具有一般意义的“意象”的统一体;最后达到概念的认识的综合,完成认识的飞跃。从中我们看到,在认识的飞跃中,想像力的再生综合恰恰就起到了这种感性材料与概念、原理之间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非理性因素在思维和认识中的消极作用

在思维和认识的过程中,非理性又会具有它的消极作用。这是因为非理性因素是对主体的内心体验的反映,所以非理性因素的强烈主观性使它具有盲目性、片面性和不科学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人的直觉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人的联想、想像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人的情感、意志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非理性因素对思维和认识也会起到巨大的反作用。以下从三个方面分析说明。(www.xing528.com)

首先,非理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或抑制思维的向前发展。培根曾说:“大凡人对于他所原其为真的东西,就比较容易去相信它。”也就是说情感、意志等因素有时也可以使主体固守旧的思维框架、思维方法,限制主体思维的视野,导致思维的狭隘性,从而成为认识发展的障碍。拿情感为例,它就是使思维方式老化、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主体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的知识性因素、情感基础上一旦形成,它必将给人带来一定的收益,从而使主体认识到他的思维方式是具有合理性的,因此他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坚信程度也会随着这种思维方式所带来的成果而加固。那么,当现实需要主体对既定的思维做出调整或否定既定的思维方式时,主体就会对原有的思维产生心理的、情感的留恋,依然坚持用以往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处理问题。这时,情感就成了主要的障碍因素,推迟或延缓思维方式的转变,导致思维方式的老化和凝固化。

其次,非理性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认识的片面性。由于人的情感和意志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意向性,那么认识主体在选择认识方向、认识对象及认识手段时,常常会受自己的情感、意志所支配,使人的注意力和兴趣只倾向于一个问题或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对有关的一切问题或事物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虽然由于爱好和兴趣对某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忽视了与之联系的其他问题和方面,很容易造成一叶障目。

最后,非理性因素的控制失当会阻碍或抑制人的认识活动。由于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人们很难掌控它们,过强或过弱的情感和意志都会对认识活动产生消极影响。如果认识主体的情感过于强烈,会导致人的判断力和控制力下降,使人无法冷静而全面的认识问题,同时强烈的意志渴求成功,会增加人的压力,以致给人的认识活动造成阻碍。相反,如果人的情绪过于低落、颓废,也会给认识活动带来消极影响,失去了情感,人往往对事物一概否定或排斥,这种消极情感既不会使人正视客观对象,也不会使人积极认识对象,对认识活动同样起着干扰和抑制作用。

四、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思维的最高境界

在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理性和非理性在思维和认识中各自都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理性同逻辑思维、逻辑推理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使得人能够对外部世界进行理智的审定,但过于理性和追求逻辑严密,会造成人的思想的僵化;而过于强调非理性,则会给人的认识带来片面性和不科学性。所以在思维和认识中不能割裂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理性和非理性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人类的精神中没有绝对纯粹的理性,也没有绝对纯粹的非理性。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不能把理性和非理性绝对对立起来,它们相辅相成,思维离开非理性因素意味着缺乏激情、意志的驱动力,缺乏价值观念与意念的导向,这使得纯粹理性变得苍白、贫乏而空洞。只有将非理性渗透到理性中才能使理性充满活力。

其次,理性和非理性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在人类的实践活动和认识过程中,人类靠理性协调自己的行为,使人的活动与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达到对事物的正确的认识。但在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非理性因素同样重要,情感、欲望、信仰等在理性认识和目标的确立,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内在推动作用。理性离开非理性就失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非理性离开理性则失去目标和方向。

最后,只有将理性和非理性辩证统一相结合,才能达到思维的最高境界,才能充分完整的认识事物。理性因素具有逻辑严密性,而非理性因素具有灵活性,在认识活动中,它们密切配合,相互取长补短,它们就如同认识的两翼,没有其中任何一方,认识将不复存在。

五、结 语

综上所述,非理性因素有着推动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同时对认识起着支配和桥梁的积极作用;也有着阻碍或抑制思维的向前发展,导致认识的片面性和阻碍人的认识活动的消极作用。只有将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完美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的最高境界。历史上任何一次对理性或非理性的单一的追求都是非常狭隘的。可以说,任何主体既不是单纯的逻辑机械,也不是纯粹的非理性存在者,而常常是这二者的有机统一体。主体的思维活动就是在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相互渗透、共同参与和协作中进行的。

参考文献

1.何 颖著 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陈中之等著 思维方式与社会发展[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3.杨祖陶著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