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清朝宫廷盛宴:家宴、国宴与千叟宴

清朝宫廷盛宴:家宴、国宴与千叟宴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朝宫廷中除了日常的生活膳食外,还不时举行一些大型筵宴。从性质上分,有家宴和国宴两类,家宴是皇帝与皇室成员共同进膳,通常依节令安排;国宴多为庆典性的,最能体现清朝宫廷的筵宴特色。此外,清朝皇帝偶尔还会举行一些盛大的“民心工程”宴会,用来表示“普天同庆,共享升平”,最著名的是“千叟宴”。宫廷家宴又称内廷宴。康熙和乾隆两朝举行的四次千叟宴,也是清朝仅有的四次千叟宴,除此以外再没有举行过。

清朝宫廷盛宴:家宴、国宴与千叟宴

清朝宫廷中除了日常的生活膳食外,还不时举行一些大型筵宴。从性质上分,有家宴和国宴两类,家宴是皇帝与皇室成员共同进膳,通常依节令安排;国宴多为庆典性的,最能体现清朝宫廷的筵宴特色。 清朝宫廷中除了日常的生活膳食外,还不时举行一些大型的筵宴,这些大宴名目繁多,且都不是随意举行的,而是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从性质上划分,这些大宴有家宴和国宴之分,家宴即皇帝与皇室成员共同进膳的宴会,通常依节令安排,如除夕元旦等喜庆佳节时,皇帝会和皇室成员在乾清宫摆开筵席,共享团圆之乐。国宴一般多为庆典性的,目的在于犒赏王公贵族和臣僚、各地方大臣等,或为其他少数民族首领而举办的礼仪性宴会。此外,清朝皇帝偶尔还会举行一些盛大的“民心工程”宴会,用来表示“普天同庆,共享升平”,最著名的是“千叟宴”。

清朝负责宫中宴会和国宴的机构主要是光禄寺,光禄寺的编制非常庞大,相当于一个三品衙门,设满汉卿各一员,满汉少卿各一员,下设四个署,分别是大官、珍馐、良酝和掌醢四署,共有四百多人,分司膳羞享宴等事,各署分工明确。每次举办国宴,除了精心准备肴馔果茶之外,筵席的场面、规模、等级、出席人数、陪宴人员的职位以及果、酒的品种等也都是必须考虑的,并且都要遵循严格的规定。从这个角度讲,清朝的国宴是最能体现清朝筵宴特色的。

宫廷家宴又称内廷宴。清制规定,凡遇皇帝万寿节(即皇帝生日)、皇太后生日、皇后生日、皇子成婚、公主下嫁以及春节、除夕、元旦等各令节,皇帝和后、妃、皇子、皇孙以及王公全家都要在乾清宫举行盛筵,它也是皇帝与内眷亲属共享团圆,闲话家常的时刻。宴会之期,内侍太监引导着皇后仪仗由乾清门两旁门至交泰殿左右陈列,王妃、公主、贵族、命妇等从苍震门入,排立于交泰殿外丹陛下,然后皇后率领身穿礼服的皇贵妃、贵妃、妃、嫔等就位,会集在乾清宫东西暖阁,等候皇帝升殿入座。在中和韶乐的伴奏下,皇帝入宴,后妃们各就各位并向皇帝行拜礼,然后入座进膳。皇帝面前设一张金龙大宴桌,左边三桌依次是皇后、贵妃、嫔的坐席,右边三桌依次是皇贵妃、妃、贵人、常在的坐席。接下来进水果、进酒,各依乐起乐止而进行。皇帝进酒时,皇后以下的妃嫔们都出座,行跪拜礼,接着出座谢宴,行二肃一跪一拜礼。最后,内侍太监高声喊一句“宴毕”,皇帝起座回殿,一段韶乐之后,皇后等也各回本宫,宴会便告结束。

皇帝的家宴尽管也属宫廷大宴,但并不一定都是山珍海味,它更令人叹服的是在平常食材上的创新,比如“豌豆王”、“御膳滑豆腐”等,都是以普通的材料烹制而成的。“御膳滑豆腐”据说是乾隆江南时带回宫中的,所用材料只不过是冻豆腐及秘制酱汁榨菜,这说明宫廷佳肴也有平民化的一面。不过,宫廷家宴的摆设及礼仪是非常讲究的,虽然气氛较国宴略轻松随便,但繁杂的礼仪使得皇帝的家宴失去了最宝贵的家庭温馨。(www.xing528.com)

至于国宴,清朝有新皇帝登极的会元宴,改元建号的定鼎宴,招待少数民族首领的外藩宴,打仗时的出征宴、凯旋宴以及犒劳文武百官、赏赐进士等各种筵宴,一般在太和殿举行。最著名、规模最大的筵宴是“千叟宴”,顾名思义,千叟宴就是年岁较大的老人参加的筵宴。据记载,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康熙六十寿辰,他亲召全国年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赴京一同欢宴,席间康熙赋《千叟宴诗》一首,因此该宴便得名“千叟宴”。更为难得的是,康熙还专门邀请年逾七十的老年妇女,由皇太后召至京都赐宴。康熙六十一年又举行过一次,乾隆五十年正月(公元1785年)举行第三次,乾隆六十一年举行第四次,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参加人数也越来越多,筵宴场面则越来越豪华。康熙和乾隆两朝举行的四次千叟宴,也是清朝仅有的四次千叟宴,除此以外再没有举行过。

参加千叟宴的老人大都是退休的汉族各级文武官员,年龄都在六十岁以上。开筵当日,预先摆设宴桌,按照参宴耆老身份高低布置一等桌子和次等桌子,不同身份的参宴者其享用的肴馔和使用的盛器也有区别。宴桌摆设完毕,外膳房大臣率员分批引导参宴众叟入席,然后恭候皇帝驾临。在音乐的伴奏下,皇帝升入宝座,数千耆老一同向皇帝叩拜,然后筵宴便按照进茶、赐酒、赐膳等一系列程序开始。皇帝还宫后,管宴大臣按事先拟好的赏单向众叟赏赐如意、寿仗、朝珠、貂皮、银牌等礼物,众叟跪领之后,再次叩谢天恩。乾隆时举行的千叟宴,一次在乾清宫,一次在宁寿宫皇极殿,后一次包括朝臣、一般官吏、军士、平民百姓、艺匠等各色人,共三千多人参加,即席赋诗三千四百余首。乾隆还召一品大臣和年龄九十岁以上者到御座前赐酒,并赐予每人拐杖及其他物品。千叟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尊敬老人的社会风尚和国运昌隆,经济繁荣的局面,后人称之为“旷古未有之吉祥盛事”。

从乾隆初年开始,清廷还于每年的新年正月初二至初十择吉日在重华宫举行茶宴,参加茶宴的人均为王公和满汉大臣中善做诗者。茶宴时,皇帝御重华官正殿,王公坐重华宫西配殿,大臣坐重华官东配殿。茶宴所饮是用梅花佛手松子仁加雪水烹制的“三清茶”。茶宴又有“重华文宴集群仙”之称,东西配殿中摆设矮桌十张,每张桌上摆两份茶碗、果盒及笔墨纸砚,由皇帝起首,按规定的题目做诗联句,内容既有对景物、节令的感怀,也有对政治时事的赞颂。茶宴之后,皇帝要对诸臣进行颁赏,诸臣跪领,行三跪九叩礼,然后退出。这些颁赏物,在茶宴前已准备好,由皇帝钦定,到时按名次颁赏。参宴大臣莫不将茶宴视为最高荣誉,能与皇帝一起赋诗联句,品饮三清,恩宠无以复加。他们将赏赐的荷包悬于胸前,把三清碗、鼓式漆盒捧在手中,傲然步出紫禁城的神态,令其余大臣羡慕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