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极拳战术:虚实变化,应付一切

太极拳战术:虚实变化,应付一切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太极拳要求学练者本身要分清虚实,掌握虚实的变化。此是太极拳的原则,亦是太极拳的战术。太极拳不主张打阵地战、对峙战、消耗战。以上是与人接触时,推手、较技时,太极拳家应该用的战略、战术。因为太极拳孕育着非常博大高深的学问。要知道“太极拳的造巅者”是以“应物自然”,“生化不已”的最高内涵来感知一切,来应付一切。

太极拳战术:虚实变化,应付一切

太极拳的理论中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黏即是走,走即是黏”“立如枰准,活似车轮”,“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意在腰间”,“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迈步如临渊(猫行),运劲如抽丝”,“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黏连随不丢顶”,“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力由人借,意须己发”,“身手变化以腰腿为主,脚为根本”,“意领手动,眼、神随,身法变,根起根落”。同时,还要随时随地、逐渐严格地消除掉“顶扁丢抗”之病。“顶、扁、丢、抗,失于对待也。所以为之病者,既失粘黏连随,何以获知觉运动。既不知己,焉能知人?”

太极拳的要领:先需知己,然后才能知人。能知己知人方为懂劲。懂劲后才可以灵活机动地运用战术。犹如军人,如若不知武器的应用方法,何以上阵作战?更谈不上运用战术了。

1.以逸代劳 “泰山崩于前,而无动于色”,“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不管对方如何虚张声势,我是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我方不首先发动攻势,不暴露意图,亦不能出现任何缺点和弱处。只有在对方迈出进攻的第一步;发出攻击的第一拳触及我身之时,我才随势做出相应的变转,改变对方主攻力的方向,牵动对方“千斤之力”使之落空。用四两的小力辅助在对方失衡后,向其倾出方向的加速运动。我绝不与对方较力,抗衡或为其倾倒给予扶助。只有让他落脚踩在“球上”,出手加在旋转的轮轴之上,使他落在“陷阱”之中。

2.用灵对拙 “变转虚实,须留意,屈伸开合,听自由”。“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这些话都是说,用自己灵活的身体来机动地应付敌方的拙力(用力则滞,用力必然产生地球的反作用力)。

在对峙之中,我以粘黏连随的、机动灵活的变化,运转在敌方的“顶扁丢抗”的笨拙僵力之中。轻灵圆活是太极拳的特点,并有特殊的含义,与其他的形体活动不同之处,不单独表现在身体的位移,肢体的伸缩等近似直线型动作。太极拳的“灵”要建立在“圆活”之上,以曲线型的旋转变化来对付“直出直入”的“拙力”。更重要的是“懂劲”后的“因敌变化示神奇”。

3.避实击虚 实与虚是事物本身的两个不同、相对的侧面。事物在向外界表现自己之时,往往是突出地显示实的一面,而将虚的一面加以隐藏,我们说表为实、里为虚,这是事物的自然本性。同时,也反映出观察者在认识上存在着片面性的结果。如果分不清虚实,则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认识事物。

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太极拳要求学练者本身要分清虚实,掌握虚实的变化。同时,要更能辨别、解开对方的虚实,控制对方的虚实变化。在接触之中避实就虚,乘虚而入,在对方的虚弱之处给予打击。这才是兵家制胜的良策。

人体在运动之时,用力越大,上体越实,而脚下越虚,承受冲击的能力越小,这种现象实际上是本身的重心上移越高,平衡越不稳固。身体用力越大,给地球作用力就越大,而地球则还予等量的反作用力。太极拳的懂劲者能避开对方的实力冲击,在对方身体重心升高、晃动之时,给予顺方向的助力,使之加快,加大他的倾斜。这种对重心的打击,能使对方丧失挣扎和还手之力。

4.亦化亦打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此是太极拳的原则,亦是太极拳的战术。两者是统一体。

矛与盾是进攻和防御的武器。在战斗时,持矛进攻或用盾防守,必须要有攻防的动作。攻防的要义是:消灭敌人、保护自己。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也将武器的攻防作用结合在一起。所以,才出现了坦克车。但是攻与防还是截然不同的。躯体的攻防也是两种不同的动作。一般地说,进与伸是攻;退与缩是防,这种攻防之间,总需出现一段互相转变的过程。这种“距离差”和“时间差”的青黄不接之隙,最容易受到对方的袭击。

我们中华民族不愧为优秀的民族。我们的祖先不愧为聪明的祖先。早在数百年之前,根据太极学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的原理创造了太极拳,才将“化”“打”结合在一起,用一个动作完成两种任务。

现在让我们用慢速度来分析一下“壮汉踩球”的镜头。当他的脚重重实实地压在球面的瞬间,此球必然顺他跑的方向转动。假设能使他摔倒在地的转动角度为X则前X/2角度是将所受的力化掉;其后X/2角度就是向他踩球的脚底发出的打击之力。只有这种旋转所产生的弧形才能亦化亦打。同样的道理,内凹形的弧形也能够用一个动作完成亦化亦打(其实这是一回事)。(www.xing528.com)

太极拳者将动静、快慢、大小、强弱、劳逸、灵拙、虚实、化打等对立的方面,通过太极拳功夫技艺,把不利的条件转化为有利的条件。改变“壮欺弱,慢让快。力大赢力小,手快胜手慢”的局势。太极拳不主张打阵地战、对峙战、消耗战。不管敌方多么强大,凶猛和出手快、狠,仍然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创造弱小者战胜强大者的奇迹。

太极拳推手的道理很像毛主席“游击战的十六字诀”。

敌进我退:人刚我柔谓之走。

敌退我进:我顺人背谓之黏。

敌驻我扰:我用“问劲”试探、触动对方,促使其动起来,重心移位而露出破绽。

敌疲我打:掌握敌方的重心变化,在其重心摇晃不稳之机,我顺着偏失的方向,打击之。

以上是与人接触时,推手、较技时,太极拳家应该用的战略、战术。此是从理论上的分析。实际上是对你本人技术、功夫的考验。更是对你道德、品质的修养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检测。在当今(代)我们太极拳者不能只是为了较技、搏击等个人争强而练。应该是为了健身、强体,提高生活能力而加强锻炼。更要为了再进一步学习、掌握、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攀登高峰。因为太极拳孕育着非常博大高深的学问。

要知道“太极拳的造巅者”是以“应物自然”,“生化不已”的最高内涵来感知一切,来应付一切。不追求“超、胜”,不追求“功、利”。永远保持亲善、和平、阴阳和谐的太极之态。

【注释】

[1]:将力加在任何一个物体上,这个物体必然产生同样大的反方向作用力应对之。如果此力施加在球体上时,其反作用力又是如何呢?我们说,球体受力后一定要按来力的方向转动(除去受力点、球中心、球与地面的接触点垂直时以外)即将反作用力转回到受力点。因此,必将来力加大了一倍,使该物体顺着滚动的方向倾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