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二章|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应试指南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二章|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应试指南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掌握月经周期及其特征。中医对女性生殖生理的认识。这是以七岁为律,按女性各年龄阶段生理特征分期的最早记载,并指出了肾气的盛与衰、天癸的至与竭,主宰着女子的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对子宫肌、子宫内膜、宫颈、输卵管、第二性征的作用等10个方面。3)雄激素的生理作用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二章|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应试指南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月经周期及其特征。中医对女性生殖生理的认识。

2.熟悉卵巢的周期性变化,熟悉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各期内膜的组织学特点。

【重点内容】

一、中医有关月经及带下产生及调节相关脏腑、经络、气血理论

二、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1.妇女一生各时期的年龄划分及生理特点: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及绝经过渡期。

2.中医学对妇女生长衰老认识的相关理论《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则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是以七岁为律,按女性各年龄阶段生理特征分期的最早记载,并指出了肾气的盛与衰、天癸的至与竭,主宰着女子的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的过程。

三、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

(1)月经的定义: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这种出血是卵巢内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子宫内膜从增生到分泌变化的结果。

(2)月经血的特征: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不凝固,但在正常情况下偶尔也有些小血块。

(3)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正常月经典型的特征即具有周期性。一个月经周期,一般是21~35天,平均28天;每次月经持续天数称经期,约为3~7天;正常经量为30~50ml。

四、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1.卵巢的功能:排卵及分泌女性激素

2.卵巢的周期变化: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包括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及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3.卵巢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1)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子宫肌、子宫内膜、宫颈、输卵管、第二性征的作用等10个方面。

2)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子宫肌、子宫内膜、宫颈、输卵管、乳房的作用等9个方面。雌激素与孕激素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

3)雄激素的生理作用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对机体代谢功能的影响。

五、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1.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增生期(早期、中期、晚期),分泌期(早期、中期、晚期),月经期。

2.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六、月经周期的调节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绝经过渡期           2.天癸

3.冲为血海

二、填空题

1.雌激素的生物活性以_____最强,次之____,_____最弱。2.睾酮主要来自_____,也分泌一部分_____。3.性腺轴的功能调节是通过______和_____反馈调节实现。

4.导致排卵的内分泌调节为排卵前血_____峰的出现,其机制_____高峰对垂体、下丘_____脑的正反馈调节作用。5.冲、任、督三脉同起于_____,一源三岐,皆约于_____。6.月经的产生是_____协调作用于_____的生理现象。7.任脉主_____,凡精、血、津、液等阴精都由任脉总司,故称_____。

三、选择题

A1型题

1.妇女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经、带、胎、产  B.经、孕、产、乳  C.经、孕、胎、产  D.经、孕、胎、乳

E.经、带、产、乳

2.在性成熟期,中医认为乳房属:

A.肝   B.脾   C.胃   D.胆

E.肾

3.子宫有规律的定期藏泻作用,是以何项为基础:

A.气血  B.天癸  C.冲任  D.五脏六腑之精气

E.以上都是

4.冲、任、督、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

A.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B.沟通内外,贯穿上下

C.内属脏腑,外络肢节  D.传递信息的路径

E.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蓄溢调节作用

5.中医认为月经的产生是以下哪项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结果:

A.脏腑、气血、经络、天癸  B.冲、任、督、带诸脉

C.心、肝、脾、肾诸脏    D.营卫、气血、天癸

E.天癸、胞宫、胞脉

6.下列何项是青春期开始的重要标志:

A.出现周期性排卵  B.第1次来月经  C.卵泡开始发育  D.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E.体格发育第二高峰出现

7.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下列何项因素:

A.增生期的长短  B.分泌期的长短  C.经期的长短  D.黄体的寿命

E.黄体退化成白体的时间

8.估计排卵日期,下列哪种检查方法最简便:

A.尿孕二醇测定  B.孕激素试验  C.基础体温测定  D.子宫内膜活检

E.放射免疫法测血浆中LH

9.雌激素分泌达高峰的时间是:

A.排卵期和黄体中期     B.排卵期前24~48小时和黄体中期

C.排卵后24小时和黄体中期  D.排卵期和黄体末期

E.排卵前24小时和黄体末期

10.宫颈黏液最丰富,伸展性最大,羊齿状结晶最高出现在正常月经周期中的哪一期:

A.增生早期  B.增生中期  C.排卵期  D.分泌早期

E.分泌中期

11.“月经”之名最早见于:

A.《黄帝内经》  B.《金匮要略》  C.《脉经》  D.《难经

E.《医贯》

12.带下的产生机制是:

A.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  B.脏腑、津液、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

C.肝脾二脏协调作用            D.冲任两脉皆盛

E.心肾相济调节阴阳

A2型题

1.患者自人工流产后,长期闭经,BBT为双相。有可能的原因是下列哪组子宫内膜遭到破坏:

A.致密层  B.基底层  C.海绵层与基底层  D.海绵层与致密层

E.海绵层

2.25岁妇女,月经规则6/35天一次,末次月经8月20日,推算其排卵期应在:

A.9月11日左右  B.9月4日左右  C.9月7日左右  D.9月5日左右

E.8月30日左右

3.某女,26岁,结婚2年未孕。基础体温呈单相型,于月经来潮前5日取宫颈黏液,其特点应是:

A.量少,黏稠,拉丝度为2cm   B.量多,黏稠,拉丝度为3cm

C.量少,稀薄,拉丝度为5cm   D.量多,稀薄,拉丝度为10cm

E.如同蛋清样,拉丝度为20cm

4.13岁女孩,月经来潮1年半,共来潮5次,周期无规律性,月经量较多,持续7~10天干净,经期有腰酸腹坠痛,下列何种处理最恰当?

A.雌激素周期治疗     B.雌激素+孕激素周期治疗

C.经期口服益母草冲剂   D.经期服用丹参片

E.经期适当休息。勿作激烈活动

5.患者,30岁,月经一直正常,现在是月经干净后第7天,宫颈黏膜涂片检查结果是典型羊齿叶状结晶,表明:(www.xing528.com)

A.月经期  B.月经前  C.排卵后  D.接近排卵

E.已妊娠

6.女性28岁,结婚4年不怀孕(夫妇同居,有正常性生活),来院检查,子宫及附件均正常,了解有无排卵.下列哪项检查最恰当?

A.B超监测卵泡发育    B.基础体温测定

C.阴道脱落细胞学涂片   D.宫颈粘液结晶检查

E.女性激素测定

7.女,50岁,月经周期紊乱两年,现停经40天,基础体温单相,宫颈黏液羊齿状结晶呈高度影响,此时下列何项为相应的子宫内膜表现:

A.增生期图像  B.分泌期图像  C.萎缩型图像  D.分泌早期图像

E.增生过长图像

8.某女,28岁,结婚3年未孕,月经稀发。测基础体温呈单相型,在月经来潮前5天取宫颈黏液检查,应是:

A.典型羊齿状结晶  B.无结晶形成  C.典型椭圆体  D.不典型椭圆体

E.非典型羊齿状结晶与椭圆体共存

A3型题

(1~3题共用题干)

14岁女孩,月经来潮1年,周期无规律性,2至3个月1次,经期持续时间7日~14日,经量时多时少,伴有贫血貌。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青春期功血  B.有排卵性功血  C.月经不调  D.子宫出血

E.以上都不正确

2.最恰当的处理是:

A.止血  B.调整周期  C.促使卵巢排卵  D.孕激素治疗

E.雌激素+孕激素周期治疗

3.下述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A.止血        B.人工周期

C.雄激素治疗     D.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E.氯米芬治疗

B1型题

1.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和影响女性第二性征的是:

2.主要作用是协同雌激素促进女性第二性征发育,促进女性生殖周期变化的是:

A.促卵泡素  B.促黄体素  C.雌激素  D.孕激素

E.泌乳素

3.月经的至竭、孕育与何脉息息相关:

4.维持阴阳脉气相对平衡,调节月经的正常来潮主要是:

A.肾  B.天癸  C.肝  D.胞宫

E.任脉

5.阴盛阳生渐至重阳是:_____

6.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动态变化是:_____

7.既是本次月经的结束,又是新周期开始的标志:_____

8.重阴转阳、阴盛阳动之际是:_____

9.“七七”之年,肾气虚,任虚冲衰,天癸竭,最终导致:_____

X型题

1.妇女在绝经前期可能出现的证候是:

A.腰膝酸软  B.烘热汗出  C.烦躁易怒  D.牙齿酸软

E.失眠健忘

2.妇女在月经期,可表现:

A.小腹略坠  B.腰微酸  C.大汗淋漓  D.胸乳略胀

E.情绪波动

3.下列哪项与月经的产生机制有关: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4.下列经络中,与妇女的生理、病理关系最大的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E.肾经

5.产生月经的中心环节是:

A.天癸   B.冲任   C.胞宫   D.肾

E.脑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肾在月经的产生上起着重要作用?

2.为什么说“女子以血为本”?

3.为什么说月经的产生主要与肝、脾、肾有关?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指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可始于40岁,历时短至1年~2年,长至10年~20年。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亦开始萎缩向衰退变更,称绝经过渡期。

2.天癸源于先天、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受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

3.冲脉“冲脉隶于阳明”,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故又被称为“十二经之海”、“血海”。

二、填空题

1.雌二醇 雌酮 雌三醇最弱

2.肾上腺皮质 卵巢

3.神经调节 激素

4.LH/FSH 雌二醇

5.胞中 带脉

6.天癸 脏腑 气血 经络 子宫

7.一身之阴 阴脉之海

三、选择题

A1型题 1.B 2.C 3.D 4.E 5.A 6.B 7.A 8.C 9.B 10.C 11.C 12.B

A2型题 1.B 2.A 3.D 4.B 5.D 6.E 7.E 8.A

A3型题 1.A 2.E 3.C

B1型题 1.A 2.C 3.B 4.C 5.D 6.B 7.A 8.C 9.E

X型题 1.ABCDE 2.ABDE 3.ABCD 4.ABCD 5.ABCD

四、问答题

1.肾藏先天之精,禀受子父母,主宰人的一生,对女性月经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1)肾藏天癸:天癸是产生月经的要素,先天肾气孕育着促进生长、发育及生殖的天癸。肾气的盛衰主宰着天癸的产生与消失。天癸蓄积,月经才能按时来潮。

(2)肾藏精:精血同源,互化相资,成为月经的基础物质。月经的成分主要是血,肾通过脑脉与子宫相连,使精血内蓄子宫而形成有规律的月经。肾精源于先天,靠后天之精补充,若先天肾精不足,又可依赖于后天之精滋补。

(3)肾为一身阴阳之根:肾阴、肾阳是濡养、滋润全身和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活动的根本。肾之阴阳既要充盛,也要维持相互之间的平衡协调,才能使机体各种生理活动正常,月经才能按时而至。若肾之阴阳任何一方发生变化,均可导致机体功能的失认肾阴阳不足,则脏腑失去温润、濡养。阴阳无根,生化无权,精血乏源,则导致月经不调。

2.血为女子完成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

(1)经、孕、产、乳是女性的主要生理特点。经是指子宫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出血;孕是指受孕后月经暂不来潮,母血供养胎儿生长、发育之用;产是指分娩时的出血和因产时用力,气血耗伤所致的产妇阴血骤虚,以及产后恶露排出;乳是指产妇以血化为乳汁,哺育婴儿。(2)血的滋养与调摄是治疗妇科病的大法。因肾精不见致肝血不足,血枯闭经,不孕时,当滋阴养血;化源不足,血海不充,血虚闭经、不孕等,当益气养血;脾气不和,血失统摄,溢于脉外所致的漏下不止,当升阳益气,摄血止漏。凡一切内外病因而致血热、血寒、血虚、血换、气血不论都能影响经、孕、产、乳的正常生理,引起各种妇科病。

3.月经的产生是天癸作用的结果,它依赖于血的供给,气的疏导,也是脏腑功能协调的生理现象,其中肝、脾、肾的功能直接影响着月经的产生。

(1)肝:主藏血,主流泄,并贮藏和调节血量。肝血通过肝的疏泄按时充盈子宫,使月经以时下。若肝气郁结,肝血不畅,则致月经不调。

(2)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妇女以血为本。脾不健运气血失去化源,冲任亏损,血海不足,经血无源而发生月经病。

(3)肾:孕育天癸,主宰天癸的蓄积及作用的发挥。月经的来潮与终竭,皆在于天癸的衰变调节。肾藏精,肾精是化生血的物质基础,肾为脏腑阴阳之本,气血的生化,依赖肾阴、阳的滋助,肾为冲任之本,又为脑络所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