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评价
《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后的顶峰之作,是他写出的最优美、最深刻的作品之一。这部散文诗集对于纪伯伦,正如《吉檀迦利》之于泰戈尔,具有特殊意义。《先知》一问世就引起西方世界的一片轰动,被当做“东方赠予西方最美好的礼物”。罗斯福赞扬纪伯伦说:“你是东方刮来的第一阵风,从根本上扫荡着西方。但是,你带到我们海岸的只是鲜花。”
作家风采
纪伯伦(1883年-1931年),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家,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出生于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黎巴嫩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予了他艺术的灵感。12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了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两年后又回到东方,进了贝鲁特的阿希马大学,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走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此后他到巴黎学绘画,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同时漫游了欧洲,1912年回到纽约,在那里久住,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了阿拉伯侨民的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时,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48岁英年早逝。
纪伯伦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此外还有诗歌、诗剧、文学评论、书信等。《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给他带来了世界性声誉,使他当之无愧地置身于20世纪东方乃至世界最杰出的诗人之列。
背景链接
《先知》是纪伯伦一生最高的成就,是他多年心血浇灌出来的艺术花朵。他从15岁时就开始酝酿,最早的稿本是用阿拉伯文写下的,后来才改用英文。《先知》曾多次修改,在其正式出版前的五年内,作者又曾五易其稿。诗人虽然在1918年已完成《先知》中的16个章节,但剩下不到一半的部分却足足花了五年时间才完成,可见他是如何精雕细刻。他曾经说过:“我想,自我从黎巴嫩构思《先知》一书开始,我就已和它寸步不离了,它仿佛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在我完成四年之后才将其付梓,因为我想要确定,非常确定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必须是我的最佳贡献。”
简介赏析
纪伯伦原计划写《先知》三部曲:第一部《先知》重点写人与人的关系,第二部《先知园》重点写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部《先知之死》则写人与“上帝”的关系。但他只完成了前两部,三部曲成了姐妹篇。在《先知》中,纪伯伦创造了一个充满爱和智慧的东方哲人的形象,这位东方哲人具有阿拉伯人先知的美称。他滞留西方阿法利斯城十二载,终于盼到回归自己东方故土的日子。在他登舟乘风归去之前,向依依惜别的城民们作了情深意长的临别赠言,并回答了他们提出的有关爱与憎、生与死、哀与乐、美与丑、情与理、罪与罚、给与取、劳与逸、善与恶等26个问题,这些问题几乎涉及了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全部领域,内涵丰富,风格独特,意境深邃,是东方现代“先知文学”的一个典范。在《先知》清新隽永的诗句中,凝结着纪伯伦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哲理思考。他力图站在历史的、可以俯瞰世界的高度,向全人类宣示自己发现的真理。整部作品充满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抒情和哲理的结合使整个作品真切感人。
精彩浏览
爱(节选)(www.xing528.com)
这些都是爱要给你们做的事情,使你知道自己心中的秘密,在这知识中你便成了“生命”中的一屑。
假如你在你的疑惧中,只寻求爱的和平与逸乐,
那不如掩盖你的裸露,而躲过爱的筛打,
而走入那没有季候的世界,在那里你将欢笑,却不是尽量的笑悦;你将哭泣,却没有流干眼泪。
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
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
当你爱的时候,你不要说“上帝在我的心中”,却要说,“我在上帝的心里。”
不要想你能导引爱的路程,因为若是他觉得你配,他就导引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