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评价
《聊斋志异》也称《聊斋》,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珍品,有很高的艺术性,鲁迅曾给予它很高的评价:“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中国小说史略》)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他创作之初便有人传抄,成书之后流传更加广泛。300年来,《聊斋》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历久不衰,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19世纪中叶传播到国外,已有英、法、德、日等20多个语种的译本,蒲松龄更被封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
作家风采
蒲松龄,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于1640年出身于一个已经败落的地主家庭。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主考官是清初有名的文学家施闰章,他对蒲松龄的文章大为赞赏,但是蒲松龄追求功名前程却未能如愿,屡次参加乡试均未考中,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因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31岁到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北归后,在家乡做了40年的教书先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几年后,于1715年去世。
蒲松龄的一生热衷科举,却屡遭坎坷,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会。加上他自幼喜欢民间文学,从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中汲取创作营养,再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此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传世。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
背景链接
蒲松龄的科举之路充满坎坷,一生怀才不遇,大半生在缙绅人家坐馆,生活的主要内容只是读书、教书、著书,可谓封建时代一位标准的穷书生。这种身世地位,使他一生在两个世界之间徘徊:一方面,他家境贫寒,经受着生活的困苦和科举失意的折磨,也受过催租吏的逼迫、恫吓,始终和下层平民百姓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他长期与科举中人交往,经常接触当地的缙绅名流、地方官员,赢得他们的青睐。这样的人生境遇决定了蒲松龄的文学生涯,始终在传统的雅文学和民间的俗文学之间摇摆,他一方面继承了文言小说的传统,一方面又吸收了通俗小说的特色,用最美丽的文言书写民间题材的故事,是俗、雅完美结合的产物。(www.xing528.com)
简介赏析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包括短篇小说491篇,其中有传奇、志怪、轶事等各种体裁。主要取材于民间故事和传说,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为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批判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描绘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而在这些篇章中质量最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还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美好而纯真的爱情。小说成功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形象,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结构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
精彩浏览
劳山道士(节选)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一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酒壶,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遂各觅盎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心奇之。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移时,月渐暗;门人燃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存;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误樵苏。”众诺而退。王窃欣慕,归念遂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