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评价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由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资治通鉴》书名、序文为北宋神宗皇帝所赐,取意“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历史上对《资治通鉴》的称誉,认为除《史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史著可与《资治通鉴》相媲美,它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上宝典,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教科书。古往今来,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人数不胜数,帝王、贤臣、鸿儒都将其奉为经典秘籍,世称“窃谓史家编年之有纲目,其书法褒贬,锋决事之有谳断,而通鉴则案牍之全也”,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也对该书推崇备至,毛泽东曾17次批注《资治通鉴》,对司马光及《资治通鉴》予以极高的评价。
作家风采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自幼受家庭严教,刻苦好学。仁宗宝元初年(1038年)中进士甲科,除奉礼郎。仁宗末(1056年),迁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英宗时(1064年—1067年),进龙图阁直学士。
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顽固地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因而曾自请任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15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后,元佑初年(1086年)拜尚忆左朴射兼门下侍郎,遂废王安石的新法,恢复旧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元佑更化”,数月后即去世,享年68岁,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19年,自英宗冶平三年(1066年),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背景链接
北宋建国近百年,危机频现,内忧外患严重,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神宗赵顼即位。神宗立志革新,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在熙宁变法中,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严重分歧。虽然二人都是竭诚为国,但是在具体措施上却有不同的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司马光则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的制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认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www.xing528.com)
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想通过编纂史著,从历史的成败兴亡中,提取治国的借鉴,“使观者自责善恶得失”。
简介赏析
《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含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等16部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止,共1362年,按照时间先后叙事,并且喜欢采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史事的前因后果讲得一清二楚。《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他根据历史上君主的才能,把他们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但书中在叙述历代统治阶级活动的同时,也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资治通鉴》对统治阶级的本质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目的是要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来警示后人。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而且成功地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精彩浏览
秦纪二起阏逢阉茂,尽玄黓执徐,凡十九年。
始皇帝下二十年(甲戌,公元前二二七年)
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荆轲奉图以进于王,图穷而匕首见,因把王袖而揕之;未至身,王惊起,袖绝。荆轲逐王,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操尺寸之兵,左右以手共搏之,且曰:“王负剑!”负剑,王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匕首擿王,中铜柱。自知事不就,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遂体解荆轲以徇。王于是大怒,益发兵诣赵,就王翦以伐燕,与燕师、代师战于易水之西,大破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