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评价
《孟子》一书主要记述了孟子的言行以及他与时人或弟子的相互问答,是儒家的重要著作,它论辩犀利,逻辑严密,气势跌宕,浅近如话,明白晓畅,文采飞扬,反映了我国古代诸子散文在当时的长足进步,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我国思想史、文学史均产生了重大影响。书中还阐述了不少养生思想,尤其是他所倡导的“善养吾浩然之气”对后世影响很大。北宋时上升为经,南宋时与《论语》、《中庸》、《大学》一起,被朱熹列为四书。
作家风采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虽然是贵族后代,但是父亲在他年幼时即去世,家境十分贫寒。据说,孟子的母亲非常贤惠,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曾经搬了三次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家做邻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开始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先后到过齐、宋、滕、邹、魏、鲁诸国。当时这几个大国都想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所以孟子的仁政学说一直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孟子晚年时退居讲学,“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边整理、发扬儒家典籍,一边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并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背景链接
孟子生活的年代恰逢周王朝的最后阶段,人称“战国时期”,因为当时的中国在政治上四分五裂。孟子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他的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孟子在孔子传统思想的熏陶下长大成人,并一直是孔子学说和理想的坚定支持者。但是,他所处的时代注定了“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无法实现。公元前308年,孟子已65岁,仍然没有获得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只好停止20多年的游说生涯,退居邹国,从事教学与著述。
简介赏析(www.xing528.com)
《孟子》原书据说为11篇(《汉书·艺文志》),其中《外书》4篇已亡佚,现仅存《内书》7篇:
一、《梁惠王》;二、《公孙丑》;三、《藤文公》;四、《离娄》;五、《万章》;六、《告子》;七、《尽心》。书中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以推行仁政的事迹,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和“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他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治国。在哲学上,孟子是一个性善论的唯心主义者,他继承孔子的天命论,要求人们依“天命”行事,把人分为“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两种。在历史观上,他提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唯心史观。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孟子还十分注意人格修养,提出应具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塑造起到了巨大的、直接的作用。
精彩浏览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