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 诊
中医诊断最主要依赖四个方面的技术,即望、闻、问、切。在临床应用中,要求医生必须四诊合参,不可偏废,这是中医临床诊断的最重要守则。但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往往有所偏重,其中应用最为广泛、作用最为主要的是望舌、诊脉与问诊。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患者朋友注意的是,有些患者误以为“好医生不张口,伸手搭脉全都有”,因此见到医生之后不详细诉说自己的病情症状,只让医生诊脉,以此考察医生功力。实际上这是毫无道理的,结果只能使自己受损失。单凭诊脉就可以断病的,应该说这是神仙,不是大夫。通常来讲,问诊与诊脉并重,甚至问诊比诊脉更加重要。
1.望诊 望诊内容很全面,粗略可分为七个方面,察精神、观形体动态、辨色泽、辨部位、察目、望舌、察耳鼻唇等。但在临床应用中,望舌最为突出。因此,我们在这里只简要介绍望舌的部分内容。
(1)舌质
①颜色:淡白主寒、虚,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红主热,鲜红而苔黄干厚为里实热,鲜红而苔少或净为阴虚内热;绛红即深红色,为热盛,热深入营血,若苔少净者为久病阴亏热盛;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者为瘀血,紫暗干枯少津为热毒盛,紫暗滑润为阴寒盛;蓝舌为危重疫毒感染或化学物品中毒,少见。
②形态:胖嫩肿胀,边有齿痕者为气虚湿重;干瘪瘦小、苍老、有裂纹、生芒刺者为热盛日久,津亏阴伤;舌强硬,屈伸不利、转动不灵、言语不清者为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闭。
③湿润度:水滴汪汪者为寒湿水停;干枯粗糙者为津亏液竭。
(2)舌苔:舌苔的生成与三个方面有关,即由胃气所生,即脾胃有消化功能;由湿气上升所致;由饮食积滞所致。
①颜色:白苔主寒证,主表证;黄苔主里热证;灰黑苔而干裂者为热盛热深津枯;灰黑而滑润者为阳虚寒盛;灰土色较厚较腻称垢苔,为消化不良,湿浊停滞。但是临床需要注意排除染苔的假象,如吃过乌梅、橄榄、应用广谱抗生素时间较长等均可造成灰黑苔,吃过黄连、枇杷、橘子者可染为黄苔等。
②厚薄:薄苔为初期表证或虚寒证;厚苔多为湿邪较重或有食滞;厚而腻者,即苔颗粒细腻,黏滞状,中心厚边较薄,擦之不去,刮之不脱者为内有湿浊、积饮或积食;厚而松散,颗粒粗大似豆腐渣样称腐苔,为实热蒸化胃中腐浊所致。
③湿润度:水湿汪汪为寒湿重;苔干少津为热邪伤津;干裂生芒刺为热极热久,津液亏损。
④分布:苔偏布左右一侧提示邪在半表半里、肝胆疾患;前后分布明显不均,与上中下三焦有关;舌苔一块块缺损似撕脱掉一样,周界清楚,表示气阴不足或小儿有虫积。
2.闻诊 指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声音和气味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包括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以及骨折部位的骨摩擦音、婴幼儿的啼哭声等。嗅气味指嗅病人体内所发出的各种气味,如口气、汗气、鼻臭、身臭等,以及分泌物、排泄物和病室的特殊气味。
但在临床中,闻诊不如问诊、诊脉等多用,而且有些重要的闻诊内容已经由患者提供,比如二便气味、经带气味等。
3.问诊 询问察病是临床诊察疾病的最重要的一项,是了解病情的主要方法。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才能获得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因、诊治经过、自觉症状及既往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居住与生活条件、家族史等情况,而这些情况正是医生分析病情、判断病位、掌握病性以正确辨证,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www.xing528.com)
问诊务必全面、细致、准确,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误导病人,是非常复杂而颇具技巧的一项技术。临床学习中为了便于记忆,同时也为了帮助医生时时检查自己的问诊内容够不够全面,中医医生在学习时通常需要背诵问诊歌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十问歌》初由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所撰,后世流传广泛,影响极深。在流传过程中,虽然个别字句略有出入,但内容大体相同。
4.切诊 理论上切诊是针对病人全身的诊断技术,包括面目、肌肤、骨肉、四肢、伤损、切脉等各个方面。但是在临床切诊中,应用最多的是切脉,也就是通常见到的两手腕“寸、关、尺”诊脉,部位在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在一般应用中,两手寸口以寸、关、尺分别对应不同脏腑,其中左手寸—心;左手关—肝;左手尺—肾;右手寸—肺;右手关—脾;右手尺—命门,即通常所谓“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
脉象是异常复杂的,但归纳起来不外八个大类,简述如下。
①浮脉类:浮脉,只须轻手摸皮肤便可触及,多主表证;浮而有力为洪脉,主有火;浮而无力为虚脉,主气伤;浮而虚甚为散脉,主气血亏败;浮如葱管而中空为芤脉,主失血的虚象;浮而如按鼓皮,外强中虚为革脉,主阴阳不交;浮而柔细为濡脉,主伤湿。
②沉脉类:沉脉,要重手寻按到肌肉的深部才能触到脉的搏动,多为里证的脉象;沉而着骨,即重按到骨上还不十分明显的为伏脉,主邪闭于里;沉而底硬,其强度略如革脉的为牢脉,主寒邪里实;沉而细软为弱脉,主血虚。
③迟脉类:迟脉,一呼一吸脉仅来三至以下,多为寒证脉象;迟而不少于四至为缓脉,主无病;迟而往来不流利为涩脉,主血少;迟而偶停无一定之数为结脉,主气郁痰滞;迟而中止有定数为代脉,主气绝。
④数(shuò)脉类:数脉,一呼一吸脉来五至以上,多为热证的脉象;数而往来流利为滑脉,主痰食为病;数而有如牵引绳索为紧脉,主寒主痛;数而时或一止为促脉,主阳邪内陷;在关部数而厥厥然动摇为动脉,主崩中脱血。
⑤细脉类:细脉,脉体细如蛛丝,多为虚证的脉象;细而至数不明显为微脉,主阴阳气绝;细而脉势的往来不大为濡(软)脉,主气虚;细而沉小为弱脉,主血虚失养。
⑥大脉类:大脉,脉体阔大非常,多主实证;大而如水沸涌跃为洪脉,主热实邪盛;大而坚硬为实脉,主胃中有实邪。
⑦短脉类:脉气之来,上不及于关,下不及于尺,主阴阳两虚。
⑧长脉类:脉气之来,上透鱼际,下透尺泽,长而带缓,是正气不衰之象;若长而沸涌,当属阳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