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文明发展的道路——试论经济文明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孟安邦
(中共山西省委《前进》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文明,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社会进步的标志,既反映在思想观念方面,也表现在制度体制上面;既体现在行为过程当中,也凝结在行为结果里边。如果说,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那么,从行为过程来讲,人类文明也必然主要表现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
一、经济文明的内涵
经济文明,既是人类经济行为的理性反映和理想追求,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尽管如此,也有其确定的内涵。
经济规模与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的一致。规模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文明的主要内容。真正的经济文明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产生的。而市场经济又是竞争型经济,无论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打破独立分散、规模狭小、各自为政的小农经济做法,形成分工严细、协作紧密的规模经济。只有形成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才能合理利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合力、增强实力。但在经济结构单一、不合理,经济体系封闭、无活力的情况下,规模的扩大,不仅不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严重破坏生产力。因此,从本质上讲,文明经济,在追求经济规模扩大的同时,必然讲究经济结构,使经济规模的扩大建立在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必然注意经济体系,使经济规模的扩大建立在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各环节及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充分开放、充满活力的前提下,从而使经济规模的扩大同经济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充满活力一致起来。这才能反映地方、国家的特色和市场的需求变化,真正实现经济文明。
生产总值与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的统一。产值特别是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奋斗目标,也是我们衡量地方发展快慢、评价干部政绩的主要指标。但我们必须清楚,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无论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还是政治文化需要,或者提升综合国力,都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产值的同时,必须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前提下的产值,才能形成真正的经济实力,才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同时,文明经济还要求,生产总值的增长,必须同经济质量的提升统一起来。没有经济质量的产值,也是没有用的。经济质量,就是生产力的水平和效能,就是经济的竞争力。产值的增加与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提升的统一,才是经济文明的最主要内容。
发展速度与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协调。文明经济,首先是一种高速发展的经济。没有发展的速度,就谈不上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更谈不上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要加快发展,在市场经济初始阶段,就意味着资源消费的加大和环境的破坏。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发展的目标是无止境的,而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在人类利用资源的水平还不高、资源利用率还很低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必然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巨大的浪费,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这样,不仅现代人无法很好地生活,而且会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的后患。因此,要走文明的发展之路,就不能片面追求产值和速度,必须把经济发展的速度,建立在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之上。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经济是基础。发展,首先必须以经济为中心。但这并不是说离开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发展。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经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政治和文化发展,离不开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法制的进步、民主的完善、政治运行机制的健全,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科技教育的进步、民族精神的凝聚、人们文化需要的满足,可以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持久的智力支持;社会制度的完备、社会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文明、社会风气的优良、社会公共事业的繁荣,能为经济的永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健康、人的文化水平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和精神状态的升华,能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所以,经济文明,必然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www.xing528.com)
二、经济文明的实现途径
人类要逐步消除经济活动中的野蛮行为,不断促进经济文明,需要永不停息地努力。
遵循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加速工业化步伐。工业化,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成就,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走向更高文明的关键阶段。综观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人类从农耕文明到现代文明,工业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化,加速了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资料、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加速了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扩大了生产的规模,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结构的层次和生产力的水平;加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管理方式的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完全真正的工业化,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实现经济文明,必须遵循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般规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速工业化步伐;合理开发、科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经济永续发展;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搞好生态建设,走绿色工业化道路。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市场化进程。市场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最佳形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场经济所坚持的等价交换原则,既强化了所有者对其财产和利润的关切度,又很好地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市场经济所推行的竞争法则,既能通过生存压力,促进生产经营者不断提高竞争实力,又能借助优胜劣汰机制,提高整个生产力水平;市场经济所尊奉的供求规律,既能通过价格变化,随时调整生产经营者的投资方向,又能利用利率、工资等杠杆,不断协调各种比例关系;市场经济所推崇的法制原则,既维护了经济活动主体的权益、约束了他们的行为,又保持了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秩序和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所建立的信用关系,既维持了社会经济交往的正常进行,又推动了社会文明风气的形成和道德风尚的培养。所以,实现经济文明,绝对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当前而言,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关键是破除一切妨碍市场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让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只有让市场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经济活动主体才能从市场经济发展中获得厚利、提升实力,才会主动步入市场经济轨道,从而加速整个社会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大开放力度。文明是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果。不管它在什么地方产生,由什么人创造,以什么形态存在,都不会改变它自由流动的特性。因为,需要文明、向往文明是人的本性。那种因民族短见、意识形态偏见而引起的对人类文明的无视和排斥,是最愚蠢的做法。新中国的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路线的确立和实施,使我国的对外开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与市场经济国家应有的要求相差较远。我国要推动经济文明,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一方面,通过“引进来”的办法,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服务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走出去”的办法,扩大商品出口、拓展劳务输出、加大境外投资力度。总之,要通过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享受国际分工的权利,经受世界竞争的考验,接受人类文明的洗礼,提升我国经济文明的程度和国际竞争的实力。
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发展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内部各因素、各方面、各环节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因素、方面、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要促进经济文明,必须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所谓全面,一方面,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质量,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现经济内部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现代经济发展中经济与政治和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发展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保证、社会条件和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所谓协调,就是要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和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所谓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山西日报》2005年4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