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握干部作风建设的着力点
刘建政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着重强调了作风建设,提出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作风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如何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我认为,应当把握好以下四个着力点:
作风建设要成就在事业上
加强作风建设,目的是促进各级干部干好事业,激励各级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才华,尽心尽力地去谋事、担事、干事。
一是要专心谋事。所谓谋事,就是脑中想着事业、心里装着工作,就是时时刻刻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好落实上。当前,有一些干部,没有把心思和精力全都用在工作上,不是想着如何加快发展,如何使群众尽快富裕,而是尽打个人的小算盘,尽谋自己的小私利;不是比工作、比干劲、比贡献,而是比待遇、比阔气、比享受。这些干部是不谋公事谋私事,不谋大事谋小事,不谋正事谋邪事。像这样的作风,这样的精神状态,怎么能把工作搞好,怎么能促进发展?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在促发展上,绝不能为了私事而抛弃工作,绝不能为了小事而影响工作,绝不能为了邪事而贻误工作。
二是要勇于担事。所谓担事,就是勇于负责、敢于负责、善于负责,遇到困难不回避,关键时刻敢出面,处理问题能决断。现在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有一些人责任心不强,甚至极差,遇到困难躲着走,看到问题不沾手,碰到麻烦心没数,上不能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不能为百姓解愁,使许多应化解在基层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化解,应解决在萌芽状态的问题没有果断解决,使小事变大、大事变炸,易事变难、难事变恶,直接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敢不敢担事,敢不敢负责,反映了一个干部的品质和官德。不为党负责,不为民担事,就其危害来说就是大恶,就是犯罪。人民群众最痛恨。所以,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把应承担的任务承担好,把应完成的使命完成好。
三是要踏实干事。所谓干事,就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一步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的真理。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应当看到,说的多、做得少、抓落实不够的问题,还相当程度地存在着。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攻坚克难上狠下工夫,在改革创新上狠下工夫,在抓好落实上狠下工夫。
作风建设要立足在为民上
加强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要在领导干部中树立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良好风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群众主体趋于多样化、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党群、干群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但党的宗旨必须遵循,为民的原则始终不能变。
一是要真情待民。就是要解决各级干部对群众的思想感情问题。感情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基础,感情决定态度,感情决定行动,感情关乎成败。为什么一些干部感到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关键是有些干部对群众缺乏感情,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与群众存在心理隔膜。目前,让我们忧心的是,有的干部习惯了听掌声、笑声、歌声,听唯唯诺诺之声、觥筹交错之声、赞美叫好之声,而对人民群众的心声、呼声,却两耳塞豆、置若罔闻,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所以,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并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要从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听出方向和努力,听出鞭策和警戒,真正做到群众有苦,我们心里难甜;群众有难,我们心里难安;群众有冤,我们心里难平,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二是要实意帮民。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就是要全心全意,绝不能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无心无意,甚至假心假意。要做到实意帮民,就是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要做到实意帮民,就是要每年为群众办几件实事,让群众年年感受到惠及自身的发展成果。
三是要协力安民。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要做到协力安民,必须坚持抓信访、重调处,搞防控。抓信访,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强化责任,定期、定点接访,坚持谁接待、谁负责,一包到底,一案一清;要实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深入一线及时解决问题;要求各单位“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确保本单位的矛盾不上交、问题不外推。重调处,就是要经常组织力量,排查各种矛盾和纠纷,做好调解和处理工作,使各类矛盾和问题消化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搞防控,就是要整合综治资源和力量,完善防控网络和机制,形成“撒开成网、收拢为拳、上下联动、左右链接”的治安防控体系。(www.xing528.com)
作风建设要体现在导向上
选人用人上的导向,直接关系到作风建设的导向。用人导向不端正,作风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要进一步端正用人导向,匡正用人风气,促进作风建设。
一是要用能力衡量干部——注重发展导向。就是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真正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干成事的人有作为。“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我们就是要选用那些想干事、干成事、不怕事的人,就是要选用那些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善于开拓的人,就是要选用那些有发展理念、懂市场经济、会科学管理的人,形成一种干事创业、奋力争先的良好风气。
二是要用德行衡量干部——注重作风导向。选用品行端正、作风过硬的人,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我们选的都是一些人品差、荣辱不分、德行不良、缺乏爱心、不敬不孝的人,要搞好作风建设就无从谈起。我们一定要选用那些政治可靠、品行端正的人,选用那些胸襟坦荡、顾全大局的人,选用那些淡泊名利、甘当公仆的人。对那些作风不好、品行不端、形象不正的人,绝不能提拔任用,坚决防止“带病上岗”。
三是要用口碑衡量干部——注重民意导向。群众心中有杆“秤”,谁好谁差最知情。凡是心贴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了实事好事的干部,就会得到群众的称赞和拥戴;凡是脱离群众、不为群众谋利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干部,就会受到群众的责骂和唾弃。我们在选用干部时,一定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了解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选用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
作风建设要表现在修养上
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如何,影响着一方干群,影响着一方发展,影响着党的作风建设。要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必须重视修学、修身、修心、修德,不断增强“四力”:
一是重修学,增强免疫力。修学,是加强修养的基础。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就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关键时刻不被名利所惑;只有加强学习,才能经常保持清醒头脑,关键时刻不被金钱所诱;只有加强学习,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关键时刻不被教条所锢;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关键时刻不被困难所阻。一句话,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重修学,才能强自身,从而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二是重修身,增强约束力。修身,是加强修养的重点。“名节源于修身,境界升于内省。”修身,就是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率先坚持“八荣八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坚决抵制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不断净化自己的“生活圈”。要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提高文化素养,摆脱低级趣味,坚决抵制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的诱惑,不断净化自己的“娱乐圈”。要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多同普通群众交朋友,多同基层干部交朋友,多同先进模范交朋友,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坚决抵制为谋私利、奉迎讨好的人的拉拢,不断净化自己的“社交圈”。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坚持“天天洗脸”“经常照镜子”,洁身自好,做到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是重修心,增强亲和力。修心,是加强修养的根本。古人说:“心,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就是说,修心是理顺情绪的关键,情绪是身体健康的要害。人们常说“修心养性”。可见,理顺情绪又是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因素。对领导干部来说,修心就是要有平和之心、互让之心、相帮之心、坦荡之心。大家都要学会适时让人。让,不是软弱无能,而是一种智慧、一种雅量。退让有度是君子之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修好心,做到身心和谐,才能心情平和、心境坦荡,从而不惑于个人得失,处理好各种关系。
四是重修德,增强感召力。修德,是加强修养的关键。修德,对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民,也会祸害人民;既可以给自己带来荣耀,也会给自己带来毁灭。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绝不能手中有了权就忘乎所以。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绝不能把权力变成谋私的工具。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只有这样,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才能不断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山西日报》2007年3月1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