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植苗造林技术及任务实施

植苗造林技术及任务实施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任务1植苗造林任务目标会苗木保护和处理技术;会苗木假植;会选择适宜的植苗造林季节;会用穴植法、靠壁栽植法和缝植法栽植苗木。任务提出在实习林场或实训基地,3人一组,在教师或营林员的指导下,实施植苗造林工作。任务分析植苗造林适用于绝大多数树种和各种立地条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造林方法。用移植苗造林见效快,营造农田防护林、四旁植树等多用之。

植苗造林技术及任务实施

任务1 植苗造林

任务目标

【能力目标】

苗木保护和处理技术;会苗木假植;会选择适宜的植苗造林季节;会用穴植法、靠壁栽植法和缝植法栽植苗木。

【知识目标】

了解植苗造林的特点和应用条件;掌握苗木保护和处理措施;掌握穴植法、缝植法、小坑栽植法的操作过程和技术要点。

任务提出

在实习林场或实训基地,3人一组,在教师或营林员的指导下,实施植苗造林工作。在工作中学会苗木的保护、处理、假植技术;学会穴植法、缝植法、小坑栽植法的操作过程和技术要求;会综合运用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任务分析

植苗造林适用于绝大多数树种和各种立地条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是保持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因此在起苗和造林过程中要做好苗木的保护和处理工作,同时按照造林技术规程设计适宜的栽植方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综合运用一系列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才能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

相关知识

一、植苗造林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植苗造林所用的苗木具有发达而完整的根系,生理机能旺盛,栽植后能较快的恢复吸水能力,适应造林地的环境,顺利成活。在相同的条件下,与播种造林相比,节省种子,幼林初期生长快,郁闭早,缩短了幼林抚育期限。

但在起苗、运输、移栽的过程中造成根系损伤,起苗后,根系裸露,体内水分易失去平衡,造林后出现缓苗期,影响造林成活率。同时,造林成本相对较高。

植苗造林的应用几乎不受立地条件和树种的限制,尤其是在干旱的盐碱地;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造林地;极易滋生杂草的造林地;容易发生冻拔害的造林地;鸟兽危害严重,播种造林受限制的地区;种子来源困难、价格昂贵的树种,采用植苗造林更易成功。

二、苗木的种类及规格

(一)苗木种类

1.按苗木的培育方式划分

(1)实生苗 用种子繁殖的苗木,多为针叶树种。

(2)营养繁殖苗 用树木的营养器官繁殖而成的苗木,适用于多数阔叶树种。

2.按苗木出圃时根系是否带土划分

(1)裸根苗 根系裸露不带土。起苗容易,重量小,包装、运输、贮藏都比较方便,栽植省工,是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苗木;但起苗时容易伤根,栽植后遇不良环境条件常影响成活。

(2)带土坨苗 根系带有宿土,根系不裸露或基本不裸露的苗木,包括各种容器苗和一般带土苗。这类苗木能够保持完整的根系,栽植成活率高,但重量大,搬运费工,因而造林成本比较高。

3.按苗圃培育年限及移植情况划分

(1)移植苗 在苗圃中经过一次或多次移植栽培的苗木,多为大苗,根系发达。用移植苗造林见效快,营造农田防护林、四旁植树等多用之。

(2)留床苗 从育苗到出圃始终生长在原播种地的苗木。

不同种类苗木的适用条件,依据林种、树种和立地条件的不同而异。一般用材林用经过移植的裸根苗;经济林多用嫁接苗,防护林多用裸根苗,“四旁”绿化和风景林多用移植的裸根苗;针叶树苗木和困难的立地条件下造林用容器苗。

(二)苗龄和苗木规格

在造林上苗木要求达到一定的苗龄和规格才能用于造林。苗龄小,适应性强,但抵抗力弱;苗龄大,抵抗力强,栽后生长快,但适应性差。苗木过小,过大都会影响造林成活率。一般营造用材林常用0.5~3年生的苗木,速生丰产林和防护林常用2~3年生的苗木,经济林常用1~2年生的苗木,“四旁”绿化和风景林常用3年生以上的苗木。速生的树种,如杨树、泡桐等,常用苗龄较小的苗木,而慢生的树种,如针叶树多为2~3年生苗,其中落叶松油松为两年生,樟子松2~3年生,云杉3~4年生。

苗木规格,应根据国家1985年颁布的《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GB6000-85,和地方的苗木标准确定。苗木分级是以地径为主要指标,苗高为次要指标。一般应采用Ⅰ、Ⅱ苗造林。如栽植油松二年生苗,地径>0.5 cm,苗高>0.8 cm,根系长>22 cm,侧根数>8根。

三、苗木的保护和处理

(一)苗木保护

苗木保护是维持苗木水分平衡的重要措施。从起苗到栽植各工序要尽量减少苗木失水,保护的重点是苗木根系,同时防止芽、茎、叶等受到机械损伤。总的要求是尽量缩短时间,保持根系湿润,避免风吹日晒。具体保护措施如下:

1.起苗前要浇水 起苗前要普遍浇一次水,既增加苗木体内的水分,又便于起苗时保证苗木根系完整。

2.苗木假植要浇水 起苗后的苗木不能及时运走或运至造林地,需假植起来,假植后要浇水。假植就是将苗木的根系甚至整株苗木埋于湿润的土、沙等材料中,进行临时储藏。是保证苗木体内水分平衡和根系完整性的重要措施。

3.苗木包装运输要浇水 苗木运输过程中要勤于检查,避免苗木发热发霉。

4.造林盛苗桶要有水 造林时,盛苗桶中要有水,以保持苗木根系湿润。

5.植苗后要浇水 植苗后有条件的地方要立即浇水。

生产实践中,往往是林场(经营所)将苗木购回,统一在场部把苗木放置于避风避光的房间内,以锯末覆盖,浇透水,进行临时贮藏,然后按一天施工的用量分发到每块造林地,在造林地设临时假植场进行临时假植。临时假植场要设在造林地中心,同时假植场一定要离水源近,以方便取水。

(二)苗木处理

为了保持苗木的水分平衡,在栽植前须对苗木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主要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处理。

1.地上部分处理

(1)截干 就是截去苗木大部分主干,仅栽植带有根系和部分苗干的苗木。截干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常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减少苗木地上部分的水分蒸发,可以避免植株由于地上部分干枯而造成整个植株的死亡;在苗木质量较差的情况下,截干对提高苗木质量有一定作用;苗干弯曲或受到损伤时截干有助于培养干形。截干造林适用于萌芽能力强的树种,如杨树、刺槐、元宝枫、黄栌等,可将苗干截掉,使主干保留5~15 cm长以减少造林后地上部分的水分散失。

(2)修枝和剪叶 对常绿阔叶树进行修枝剪叶,可减少地上部分蒸腾失水。

(3)喷洒蒸腾抑制剂 蒸腾抑制剂的作用是在茎叶表面形成一种薄膜,在不影响光合作用和不过高增加体表温度的前提下,阻止水分从气孔逸散。此类物质主要有叶面抑蒸保温剂、PVO和京2B等,还有石蜡乳剂、橡胶乳剂、十六醇、抑蒸剂等。也可通过喷洒化学药剂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脯氨酸、丙氨酸、反烯丁二酸和B9等;无机类药剂硝酸氨、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等。能减少水分蒸腾,增加束缚水含量,提高原生质黏滞性和弹性,增加苗木生活力及抗旱能力。

2.地下部分的处理

(1)修根 剪除受伤的根、发育不正常的根以及过长的根。使其迅速恢复根系创伤以及吸水功能,便于包装、运输和栽植。

(2)蘸泥浆 利用吸湿性强的黏土附在根系表面,使根系在较长时间保持湿润、防止风干,达到保持苗木生活力的目的。泥浆稀稠要适宜,过稀挂不在根系上,过稠挂泥过多,会增加重量,还可能在根系上形成泥壳,窒息根系的生理活动,使苗木根系腐烂。一般苗木放入后能蘸上泥浆,不粘团为宜。主要适用于针叶树裸根苗,以及阔叶树、灌木小苗。

(3)水凝胶蘸根 利用吸水剂加适量水配置成水凝胶蘸根,也可以加入外源激素蘸根,可以促进根系的恢复和新根的萌发。这种方法具有保水效果好,重量轻,费用低等优点。常用的激素有: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及其复合制剂等。激素处理苗木所用的浓度和时间依树种、药剂种类而定,一般使用较高浓度时浸蘸的时间宜短,较低浓度浸蘸的时间长。

(3)浸水 造林前将苗木放在水中浸泡,增加苗木含水量,也是常用的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经过浸水的苗木,耐旱能力增强,发芽早,缓苗期短,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浸泡时间一般为1~2 d,杨树要全株浸水2~4 d,最好用流水或清水浸泡。

(4)ABT生根粉处理根系 苗木栽植前,1 g ABT生根粉用少量酒精溶解后加水20 kg,浸根1.5~2 h即可。1 g可处理苗木500~1000株。

(5)接种菌根菌 菌根是真菌植物根系的共生体。菌根能够提高林木的抗逆性如干旱、瘠薄、极端温度和盐碱度,抗有毒物质的污染,增强和诱导林木产生抗病性,提高土壤的活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接种菌根菌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①使用菌根剂处理苗木 所用的菌根剂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得,按说明书施用即可。

②用带有造林树种菌根菌的土壤处理苗木 菌土可以取自该树种的林地或培育该树种苗木的苗圃地。

四、植苗造林季节选择

适宜的造林季节应该是温度适宜、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空气湿度较大,苗木的地上部分生理活动较弱(落叶阔叶树种处在落叶期),而根系的生理活动较强的时期。为了保证造林苗木的顺利成活,需要根据造林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造林树种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造林季节和造林时间。

(一)春季造林

春季适合大多数树种栽植造林。在土壤化冻后苗木发芽前的早春栽植,此时苗木的地上部分尚未解除休眠,生理活动较弱,而根系的生理活动旺盛,愈合能力较强。比较干旱的北方地区,初春土壤墒情相对较好,利于苗木成活。但是,对于根系分生要求较高温度的个别树种(如椿树、枣树等),可以稍晚些栽植,避免苗木地上部分在发芽前蒸腾耗水过多。在春季高温、少雨、低湿的地区,如川滇地区,不宜在春季栽植造林,应在冬季或雨季

(二)雨季造林

在春旱严重、雨季明显的地区(如华北地区和云南省),利用雨季造林,效果良好。雨季造林主要适用于若干针叶树种(特别是侧柏、柏木等)和常绿阔叶树种(如蓝桉等)。雨季高温高湿,树木生长旺盛,利于根系恢复。但是雨季苗木蒸发强度也大,加之天气变化无常,晴雨不定,也会造成移植苗木根系恢复的难度,影响成活。因此,栽植造林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雨情,一般在下过1~2场透雨之后,出现连阴天时为最好。

(三)秋季造林

进入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树木的地上部分生长减缓并逐步进入休眠状态,但是根系的生理活动依然旺盛,而且秋季的土壤湿润,苗木的部分根系在栽植后的当年可以得到恢复,翌春发芽早,造林成活率高。秋季栽植的时机应在落叶阔叶树种落叶后。有些树种,例如泡桐,在秋季树叶尚未全部凋落时造林,也能取得良好效果。秋季栽植一定要注意苗木在冬季不受损伤。冬季风大、风多、风蚀严重的地区和冻拔害严重的黏重土壤不宜秋植。

(四)冬季造林

冬季,苗木处于休眠状态,生理活动极其微弱。所以冬季造林实质上可以视为秋季造林的延续或春季造林的提前。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严寒,土壤冻结,不能进行常规造林,但可以进行容器苗造林。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冬季气温虽低,但一般土壤并不冻结,树木经过短暂的休眠即开始活动,是一个常用的造林季节。

五、栽植方法和技术

(一)栽植方法

1.按栽植穴的形状分类

穴植 应用最为普遍。

缝植 用一种特制的植树锹开缝栽植,此法工效高,土壤水分不易散失。但根系容易变形,适用于疏松的采伐迹地和沙地栽植针叶树小苗,栽后挤紧压实。

靠壁栽植 对小苗可挖垂直壁小坑,靠壁栽植。

2.按苗木根系是否带土分类 有裸根栽植和带土栽植。

带土苗栽植 起苗时带土,将苗木与土团一起栽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主要应用容器苗造林、城市绿化和四旁植树。带土苗栽植根系能保持自然状态,起苗、包装、运输时根系受损伤少,苗木失水也少,栽植后根系不易变形,成活率高,幼苗不缓苗,成林快。但起运苗木困难,栽植费工,大面积造林往往受到限制。

3.按植苗穴栽植的苗木分类 有单植和丛植两种。过去油松造林常采用丛植(2~3株一丛),灌木植苗造林常常是1穴栽植2株,如沙棘、杨柴。

4.按使用的工具分类 有手工植树和机械栽植两种,机械植树在平坦的平原、草原、沙地、滩地有采用,主要植树机有42JA-60A植树机,42JA-45C植树机。

(二)栽植技术

1.栽植深度 一般要求栽植深度超过原土印2~3 cm,栽植过浅,易受旱害;栽植过深影响根系呼吸,具体考虑:

(1)气候 湿润地区浅栽,干旱地区宜深栽;

(2)土壤 沙土宜深,黏土宜浅;

(3)树种 针叶树宜浅,阔叶树宜深,如杨树造林时,可超出原土印的5~10 cm以上。

2.栽植位置 穴植,苗放中央,根系舒展,有利于向四周伸展。针叶树小苗靠壁栽植,靠壁的一边毛细管未破坏,供水及时,栽植省工。

3.施工要求 栽植穴的宽度、深度,应大于苗木根幅和根长。苗木要扶直栽正,深浅适宜,根系舒展,先填表土、湿土,后填心土、干土,分层覆土踏实,最后上面覆松土,也可以用杂草、石块、草皮覆盖穴面,还可用地膜覆盖。有条件的地方栽后浇1~2次水。栽植容器苗时,凡苗根不易穿透容器的,如塑料容器,栽植时应将容器取掉,用手托住营养土团,小心放入穴内,然后覆土,从侧方踏实,踏后再覆一层松土,减少水分蒸发;根系能穿透容器的,如泥炭容器、纸钵容器等,可同容器一起栽植。栽植时应注意分层压实容器与土壤间的空隙。

在干旱地带造林,要开深沟,或挖大坑,或先开沟,后在沟中挖坑,把栽植部位适当降低,使苗根接触到湿土层。

用植树机植苗造林,要有专人检查,发现缺苗、立即补栽,发现苗木倾斜或镇压不实,要及时扶正踏实。

六、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一)集水造林技术

集水造林是北方采用的最普通的抗旱造林技术。集水造林的关键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收集有限降水。技术要点是整地方法和集水面的处理。整地方法除了传统的鱼鳞坑、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外,集水效果较好的整地方法还有单坡式、双坡式、扇形、漏斗形、V字形等,不同造林地区可根据降水特点和造林树种选择应用。集水面最简单的方法是夯实拍光集水面,特殊地段的造林还可铺设塑料薄膜,以提高集水能力。

(二)容器苗造林

容器苗根系完整,抗旱性强,无缓苗期,造林成活率高。在远离水源和交通不便的干旱瘠薄立地,容器苗造林效果更佳。目前造林的主要容器苗类型有塑料薄膜容器苗和网袋容器苗。塑料薄膜容器苗造林时要注意脱掉容器或撕掉容器底部,脱掉的塑料薄膜要回收,防止污染环境。道路绿化和城市绿化可采用大规格容器苗造林,可快速提高造林效果。

(三)浸根蘸根造林

浸根造林是在造林前对裸根苗木根系进行浸水处理(一般浸水24 h),提高苗木含水量,增强苗木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措施。蘸根造林是造林时对裸根苗木根系进行蘸泥浆处理的一种方法,如果泥浆中加入适量菌根制剂或生根粉,造林效果更佳。双蘸浆法,起苗后,立即蘸浆,减少运输环节水分的散失,栽前再次蘸浆,可增加根系吸水,促进苗木成活与生长。

(四)截干造林

对萌生能力强的树种,如刺槐、白榆、臭椿等进行截干造林。截干工作可在挖苗时或栽植后进行,苗桩高度5~10 cm,以利于萌发新条。截干造林苗木水分蒸腾消耗少,可避免干旱多风地上部分干枯而造成植株死亡。截干造林无论秋季、春季都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

(五)深埋造林

干旱立地和风沙区,营造油松、樟子松、落叶松等针叶树种,可将苗木地上部分2/3左右埋在土沙中,成活后再去除沙土。一些苗龄较小的阔叶树和松柏类针叶树。植苗时将苗干顺坡压倒,埋上湿土,待苗木发芽时,揭去土盖,扶正苗木。

(六)穴面覆盖造林

植苗造林时,采用农用塑料薄膜、秸秆、枯枝落叶、石片等材料,以苗木为中心,覆盖根系上部表层土,可有效减少蒸发,提高蓄水保墒能力。在干旱区可将薄膜覆盖做成漏斗状,以提高集水能力。直播造林也可采用覆膜点播,提高成苗率。

(七)靠壁栽植造林

油松、樟子松、落叶松等针叶树种植苗造林时,一般苗木紧贴坑壁直立栽植,阴坡一般苗木靠上壁,阳坡靠下壁。壁植造林的主要目的是创造遮阴条件,减少蒸腾,提高造林成活率。

(八)生长调节剂造林

采用ABT3生根粉、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萘乙酸、吲哚乙酸等生长调节剂处理苗木根系,可增强苗木活力和抗逆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处理浓度可按照相关产品说明书配置。

(九)吸水剂造林技术

吸水剂是一种高分子树脂材料,具有非常强的吸水能力,但吸水剂本身没有水分。吸水剂造林有三种方法:一是水凝胶蘸根造林,具体是将吸水剂加水稀释到0.1%~1%,然后蘸根处理进行造林;二是混剂泥土蘸根造林,具体为先将吸水剂(0.1%~1%)与土壤混合,用水调成稠泥,然后蘸根包裹根系;三是将吸水剂直接施入造林穴中,具体为先将吸水剂与土壤拌匀,然后填入植树穴苗根周围。目前国内吸水剂种类比较多,可根据造林树种选择适宜的吸水剂品种。

(十)固体水造林

固体水是一种采用高新技术将普通水固化成型成为固态,并且物理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一种水。固体水的特点是产品本身具有水分。固体水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但成本比较高,一般适合在缺乏水源的荒山沙地造林应用,特殊地段的造林也可采用,如城市绿化、公路绿化等。固体水提高成活率的机理是苗木根系接触固体水后,固体水被生物降解,然后缓慢释放水分供苗木根系吸收利用。

(十一)截根深栽造林

截根深栽造林主要应用在杨树造林中,适宜于地下水位1~2 m的沿河滩地和阶地。用钻孔机钻孔打眼,深度100~200 cm,将2年生截根优质壮苗深栽到地下水,不用浇水成活率很高。深栽造林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深层土体中(100~200 cm)有可供利用的毛管水。

(十二)带土坨造林

大规格苗木春季造林时,根系带土坨造林可显著提高成活率。带土坨造林的关键是起苗时应尽可能地保护好苗木根系部分的土壤,用草包或蒲包将根系包扎成球状,防止根系土坨散落。大树移栽最好是带土坨定植,土坨大小一般应是树木胸径的8~10倍左右,土坨一般用草绳捆扎为好。

(十三)树干保护造林

早春干旱季节,造林时可采用农用薄膜、牛皮纸、报纸等材料,将地上苗干缠绕或包裹起来,可有效防止苗木失水,提高造林成活率。当发芽或放叶后,可适时去掉苗干保护材料。

(十四)深栽浅覆

造林时将植苗穴挖深到湿土层,覆土时不填满坑穴,以便存蓄雨水。

(十五)蓄水渗膜袋

使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膜制成的不同规格的植树新产品,具有自动渗水功能且速度可控,能够自然降解,对环境无污染,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的好选择。该膜材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自动调节功能,其渗水速度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性,即土壤湿度越大,水传导速度越慢;土壤越干旱,水传导速度越快,从而保证了苗木顺利度过无雨的干旱期。当土壤湿度增加到35%以上(树木生长适宜湿度)时,膜材基本停止渗水。另外,蓄水渗膜的渗水速度又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环境温度越高,由分子热动力导致的导纤维深水速度越快,保证了夏季蒸发量大、地表温度高的地区植树造林的成活率。

使用方法:先将水灌入蓄水渗膜袋(1.5 kg/袋)中,封好口,植树时埋在树苗根部,不同规格的苗木用袋量不同,一般情况下,大苗用2~4个袋,小苗用1~2个袋。可实现一次供水,减少浇水次数,降低了造林成本。

(十六)“三湿两踩一提苗”抗旱栽植技术

白玉峰等在40年的油松栽培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三湿”就是在栽植沟里挖坑,保证栽植穴的湿润;适度深栽,保证根系处于湿润的土壤之中;扩穴填土,就是铲穴壁的湿土回填。“两踩”就是两次扩穴,两次踏实,保证根土密接。

七、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

盐碱地造林首先是成活、成林、成材,其次才是效益。这只有在土壤含盐量不太重的条件下才能达到。因此,必须采取改良盐碱地的措施来改善立地条件,使之符合造林的要求。

(一)盐碱地脱盐改土措施

1.深沟排水,修建沟洫条田 适宜于内陆低洼盐碱地中排水不畅、地下水浅、矿化度高、土壤含盐量重、受盐涝双重威胁的地块。改良办法是开挖干、支、斗、毛深沟排水系统,修成沟洫条田。使得在雨季能够迅速排除洪涝,并借雨水的天然淋洗,起到排盐排碱作用,待土壤盐分达到造林要求时,再行造林。

在滨海盐渍区,应设立防潮堤,防止海水入侵。同时,修建干、支、毛沟等排水系统。将挖沟取出的土壤撒在沟间条田上,使条田地面抬高,条田周围要有埂,以便雨季蓄积淡水,在淡水入渗过程中,根据盐随水去的道理,将盐分压入条田沟中。如江苏省各国有林场的条田宽50 m、长100 m左右,条田外围的条田沟挖深1.5 m以上,支沟深达3 m以上,并与干沟、排水河道相配套。

2.灌水洗盐,改造重盐碱地 灌水洗盐可加速重盐碱地的改造,特别是具备排水系统的情况下,引用淡水来溶解土壤中的盐分,再通过排水沟将盐分排走。(www.xing528.com)

(1)洗盐季节 应在水源丰富、地下水位低、蒸发量小,温度较高的季节进行。因为地下水位低,灌水洗盐时表层盐分向下淋洗的深;蒸发量小,洗后不致强烈返盐;温度高,则盐分易于溶解。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三十团进行沙枣造林试验,对于以硫酸盐为主的重盐土,经过3次洗盐,每次相隔7天,土壤含盐量显著下降,造林成活率达94%;未经洗盐的地块,造林失败。

①秋洗 新垦盐碱地,或计划翌春造林的重盐碱地,都可在秋末冬初灌水洗盐。这时水源比较充足,地下水位低,冲洗后地将封冻,土壤蒸发量小,脱盐效果较好,但秋洗必须要有排水出路,否则会因洗盐提高地下水位,引起早春返盐。

②春洗 经过秋耕晒垡的土地,可在土壤解冻后立即灌水洗盐,再浅耕耙地造林。亦可造林后,结合灌溉进行洗盐。春季洗盐后蒸发日渐强烈,应抓紧松土。

③伏洗 新开垦的重盐碱地,可在雨季前整地,在伏雨淋盐的基础上,抓住水源丰富、水温高的有利条件,进行伏季洗盐,加速土壤脱盐。

(2)洗盐用水量 一般情况下,水量大比水量小好。但如果用水量过大,不仅浪费水,还会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土壤养分大量流失等副作用。一般,含硫酸盐为主的土壤可大些,含氯化物为主的土壤可相对小些;土壤含盐量重或透水性差可大些,土壤含盐量轻或透水性好可小些。一般洗盐2~3次,每次用水量80~100 m3,总用水量200~300 m3,即可。

3.平地围埝 平整土地,四周筑蓄水埂,便于灌溉水均匀布满地面,提高洗盐效果。筑埂时,一定要夯实,严防跑水。

4.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 有机质缺乏,含氧量低,是盐碱地的特点。增施有机肥料或种植绿肥,既可增加土壤养分,又可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脱盐。根据江苏省经验,盐碱土种3年苕子后,土壤含盐量由0.18%降到0.038%,有机质由0.9%上升到1.23%,成为脱盐土。土壤含盐量0.3%~0.5%的盐碱土,先种2年田菁以改良土壤,再种紫穗槐3~5年,则土壤含盐量可降至0.25%左右,即可种植耐盐树种,对沿海高达0.2%的重盐土,先于夏季引入淡水,种植咸水草、大米草、细绿萍等,结合养鱼,2年后土壤含盐量可降至0.02%。

5.碱性土壤的化学改良 由于土壤胶粒上交换性钠离子、土壤溶液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存在,而引起土壤碱化(pH值可达9以上),使土壤产生不良的物理性状,针对碱性土的这种化学特性,用化学方法加以改良。化学改良的途径,第一是在土壤中增加钙离子,以置换出土壤胶粒上的钠离子;第二是施以酸性化学物质,以氢离子置换交换性钠离子和中和土壤碱性。常用的改良剂有:可溶性钙盐类、酸类和成酸类化学物质,可溶性钙盐有CaCl2·2H2O、CaSO4·2H2O和低溶性的石灰石;酸类和成酸类化学物质有S(硫黄)、H2SO4、FeSO4·7H2O、Al2(SO4)·18H2O、CaS5(石灰硫黄)等。以及一些工业副产品,如磷肥料制造业的副产品磷石膏、煤矿区的煤矸石等。

6.盐碱地整地改土脱盐

(1)大坑整地 一般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而又不便开沟排水的盐碱地上(包括村旁、路旁、宅旁),可采用大坑整地,以借雨水淋洗和人工冲洗盐分。坑的规格以穴径0.5~1 m,深0.5 m为宜。挖坑时先除去表层盐土,用于坑的周边围埂,坑内土壤挖后回填,如混沙或混有机肥后再回填更好,可以抑制返盐和提高土壤肥力。整地应在雨季前进行,这样经过风化和一个雨季的淋洗,土壤盐分降低后,于晚秋或翌年春季即可造林。

(2)沟垄整地(参考项目三,任务2图3-8) 沟垄整地主要是根据平原花碱土盐分上重下轻的特点,而采取的防盐躲盐的有效措施。特点是:可把盐分集中到垄背上,减少沟内盐分,沟内避风背阴,蒸发量小,返盐轻;沟内可积蓄大量雨水,有利于蓄淡水洗盐。为了克服沟底土壤板结,肥力低的缺点,沟内最好进行深翻改土。另外沟底一定要平,才能起到均匀地蓄淡压盐的作用。

(3)高垄整地(参考项目三,任务2图3-7)

(4)台田整地(参考项目三,任务2图3-15)

(5)全面整地 适于机耕条件较好的内陆盐碱土区。在雨季前进行全面翻耕,因此时温度较高,草嫩易烂,土壤疏松,透水性强,盐分易于向下淋洗。注意勿将下层含盐量高的黏质土层翻上来,以免接触苗根,影响成活。对土壤含盐量过高的地方,可提前2~3年整地,待盐分下降到造林树种所能忍耐的程度后再造林。

7.其他措施 将有机物如锯末和炉灰搅拌均匀,放在植树穴底部作隔盐层,不仅能有效控制返盐,而且还能增强土壤肥力;用过磷酸钙泥浆蘸根(50 kg水加2 kg过磷酸钙、12.5 kg土搅匀成泥浆蘸根),能刺激新根迅速增多,并能使新植的树木生长旺;施用禾康盐碱土壤改良剂或保水剂等,可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

(二)盐碱地造林树种的选择

1.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 树木的耐盐能力是指造林后1~3年内,幼树对土壤盐碱的适应性,是盐碱地上树木忍受盐渍化程度并产生产量的能力。不同的树种具有不同的耐盐能力,就是同一树种,其耐盐能力也因树龄大小、树木强弱、盐分种类以及土壤质地和含水率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树木耐盐能力在0.1%~0.3%,耐盐能力大者可达0.4%~0.5%以上(表4-1)。但林木的耐盐能力,随树龄的增大而提高,因此盐碱地上生长的成年树附近的土壤含盐量,不能作为该树种选择造林地的依据,只能作为参考。

表4-1 主要树种的耐盐能力

img62

2.抗旱耐涝能力强 盐碱地分布区一般多为干旱低湿盆地,往往是洪涝旱碱并存,因此选择耐盐树种时,还必须注意它的抗旱耐涝能力。

3.易繁殖、生长快 选择易繁殖、生长快的树种,有利于尽早郁闭成林、覆盖林地、防止土壤返盐,并能逐步降低林地表层土壤含盐量和改良土壤。

4.经济价值高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可以提供木料、饲料、肥料、燃料及其他林副产品的树种,如白榆、胡杨、银白杨、白蜡、苦楝、枣、枸杞等。

(三)密植混交

盐碱地采用合理密植和混交造林,可使林地提早郁闭,增加地表覆盖,减少地面蒸发,防止土壤返盐,对幼林的成活和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密植造林一般采取大行距、小株距措施,如:采用速生杨树大苗造林,株行距1.5 m×3 m或2 m×3 m。混交造林多采取乔灌木混交类型,如:采用杨树大苗和紫穗槐或杨树大苗和沙棘混交造林。

(四)造林方法

在盐碱地上播种造林较为困难,插条造林也易烧死芽苞。生产上一般采用植苗造林,植苗造林应根据盐碱地的类型与特点不同,采用如下栽植方法。

1.平穴浅栽 滨海盐碱地采用平穴浅栽造林法。栽植时埋根要浅,使根系位于含盐量较低的30 cm深的土层内;栽植穴面与地面平,如穴面高于地面则盐分向苗木根部聚积,穴面低于地面就会增加栽植深度,根系接触更多盐分,苗木生长不良。栽植后如能浇水1~2次,适时松土,即能保墒,又能防止土壤返盐。

2.深栽浅埋 根据内陆盐碱地盐分上重下轻的特点,造林时应采取深栽浅埋。深栽就是覆土后穴面低于地面10~30 cm,浅埋就是栽植覆土不超过苗木原土印的3~5 cm。使苗木根系避开积盐较重的表土层,并有利于蓄水洗盐。

3.大穴栽植法 盐碱地四旁植树造林,一般采取在前一年雨季进行大穴整地,穴深0.8 m,穴径1 m,用表土围埂,穴内土壤混有机肥或杂草,经当年雨雪淋洗,翌春用2~3年生大苗造林。栽植后应浇水1~2次,并于浇水后在穴面上覆以碎草。

(五)抚育管理

加强抚育管理,是提高盐碱地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林生长的重要环节。

1.蓄水压碱 随时整修围埂,平整土地,储蓄雨水,淋洗盐碱,降低盐分。造林后的1~3年内,在春季返盐时,灌水压碱,保证幼林生长。

2.排涝除碱 深挖并疏通排水沟,及时排除淋洗的碱水,使地下水位降到临界深度以下,以防毛管水上升而返盐。在雨季要及时排涝。

3.除草松土 在春旱、降雨和灌水后应及时除草松土,以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抑制盐分上升。压青是改碱的有效措施,应尽量采用。

任务实施

【准备工作】

修枝剪2把、铁锹1把、植苗桶1个、每组配备苗木3~5捆,其他材料视实训内容确定。

【苗木保护与处理】

一、苗木保护

起苗 起苗前浇水、少伤根,多带须根,小苗适当带土;

分级 在背阴处,随起苗、随分级;

打捆包装 小苗用草袋、麻袋包装、并浇水或打泥浆;

运输 覆盖、检查、洒水、并保护好针叶树的顶芽,夜间行车、清晨行车;

假植 在背阴处并浇水;

栽植 用水桶提苗,随栽随取,浸水或打泥浆;

二、造林地假植

运到造林地的苗木,除了马上要进行栽植的以外,全部要在背阴、土壤湿润的地方假植起来。在造林地的中心,离水源较近的地方挖假植沟(沟的深度必须保证将根全部埋入土中),把苗木成排地斜放在假植沟内,根系上覆湿土、踏实,适量浇水,随用随取。

三、苗木处理

1.截干 截干高度一般为5~10 cm,不超过15 cm。

2.苗木修剪

(1)去梢 用枝剪将苗木的顶梢剪掉。去梢的强度一般为树高的1/4~1/3,不要超过1/2,具体部位可掌握在饱满芽之上。

(2)剪除枝叶 用枝剪将苗木的部分叶子剪掉。一般可去掉侧枝全长或叶量的1/3~1/2,主要用于已长出侧枝的阔叶树种苗木。

3.根系处理

(1)修根 用枝剪将苗木过长、受伤和感染病虫害的根系剪掉。修根的强度务必适宜,注意保持一定数量的细根,只要不过长,可不必短截;枝剪一定要锋利,保证剪口整齐、平滑。

(2)蘸泥浆、浸水、接种菌根菌等。

4.抗旱处理 苗木根系蘸泥浆、生根粉处理、保水剂处理、座水栽植、覆盖保墒等。

【注意事项】

1.注意截干、修剪枝叶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具有较强萌生能力的树种。

2.修剪用工具必须锋利、无锈,防止切口劈裂。

3.注意安全实习,避免使用工具不当造成人身伤害。

【苗木栽植】

一、裸根苗栽植

(一)苗木准备与运输

选用符合标准的苗木,并做好保护工作,尽量缩短从起苗到栽植的时间。栽植前分别对苗木进行必要处理,如修剪部分枝、叶、根,浸水,打泥浆,截干等。做到随起、随运、随处理、随栽植。

(二)提苗(取苗)

栽植者每次从假植地点取苗,不要过多,有时在栽植前要对苗木进行蘸泥浆,修剪等处理,处理完毕后将苗木放在专制的盛苗箱或其他代用容器内(草包、桶、提篮等),盛苗容器内应铺有吸湿物,并始终保持湿润。

(三)定点

在山地植苗造林时,种植点一般在块状或带状地的中心或鱼鳞坑、水平沟的内侧斜面上。

二、栽植方法

(一)穴植法

1.操作过程

(1)画线定点 按造林作业设计的密度和种植点配置方式确定栽植点的位置(提前经过穴状整地的造林地除外)。

(2)开穴 穴的大小要根据苗木的根系状况决定,穴的底部与上部应大小一样,防止底部成锅底形,挖穴时应将表土与心土分别放于穴旁。

(3)植苗 栽苗时一手拿苗木的根茎部,一手整理根系,将苗直立穴中,使根系舒展不窝根,然后把细碎的表土填入穴中,填至一半时,把苗木向上略提一下,达到适宜栽植深度,使根系舒展后踩实把余土填上,再踩实,最后在上面撒一层细土或枯枝落叶,以防止水分蒸发,这种操作过程简称为“三埋两踩一提苗”(图4-1)。

img63

图4-1 穴植法

2.技术要求

(1)根系舒展 使根系保持自然伸展状态。

(2)深浅适宜 根茎应低于地表1~2 cm,在干旱多风地区表土易被风吹走,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以及沙丘的迎风面应低于地表4~5 cm。

(3)根土密接 根系只有与土壤紧密结合才能起到吸收作用。

3.适用条件

穴植法的应用不受苗木大小、立地条件的限制,但在干旱瘠薄的造林地上应用更显其优点。

(二)靠壁栽植法

1.操作过程

(1)画线定点 按造林作业设计的密度和种植点配置方式确定栽植点的位置。

(2)开穴 按坑口规格用镐把草皮或表土硬壳除去,然后由坑的一端开始,逐镐向前和向深刨,直到够深为止,做成楔形小坑。切不可在未除去草皮前用力过猛,掀去大块草皮,做不成规格的小坑。坑刨成后,要把坑内松土取净。一般坑深40~50 cm,上口宽30~40 cm底宽15 cm左右(图4-2)。优点是省工。工效比普通坑植法提高20%~40%。

(3)植苗 把苗根紧靠土坑壁放下,苗颈深栽至地表以下1~2 cm,填土踩实,再覆土踩实,最后坑面覆一层松土,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4)浇水 在干旱的情况下,每穴灌水0.5~1 kg,但在土壤湿润、用手能握成坨(沙壤土含水率10%,轻壤土含水率16%以上)的情况下,不灌水造林也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img64

图4-2 靠壁栽植

2.技术要求

(1)一般是顺坡刨坑,坑的一壁垂直。

(2)苗根紧贴垂直壁,从一侧覆土埋苗根,踩实。

(3)深浅适宜、根系舒展、根土密接。

3.适用条件 适于在干旱地区栽植针叶树小苗。

(三)缝植法

1.操作过程

(1)画线定点 按造林作业设计的密度和种植点配置方式确定栽植点的位置。

(2)开缝植苗 将植苗锹垂直插入土中,先推后拉形成一道缝,其深度比苗根深1~2 cm,将苗木放入缝中,轻轻上提,使根系伸直,并使苗木根颈处在低于地表1~2 cm的位置,然后将植苗锹抽出,土壤自然落入,再将植苗锹以同样深度垂直插入窄缝一侧10 cm左右的地方,先拉后推,使前个窄缝的上下部闭塞压紧苗木根部;在距离第二个窄缝10 cm的地方,再把锹垂直插入土中,先拉后推,使第二个窄缝上部与下部紧密闭塞,把第三个窄缝用脚踏实。这个过程可以简称为“三铲踩实一提苗”(图4-3)。

img65

图4-3 缝植法

2.技术要求

(1)深浅适宜、根系舒展、根土密接。

(2)栽正 使所栽植的苗木处于垂直状态,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防止出现幼树畸形生长。

(3)不吊苗 所谓吊苗是苗根茎处的土壤踩压紧实,下部的土壤未踩压紧实,使苗木根系悬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结果使根土不能紧密结合,根系难以发挥其吸收功能。

3.特点

(1)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 栽苗前仅搂去种植点上的枯枝落叶,然后即开缝栽植。而且栽植过程也十分简单,省工省力。

(2)防止冻拔害 该法不需要整地,不翻动腐殖质层和表土层,保持土壤原有结构,能有效防止东北地区在含水量较大的造林地普遍发生的冻拔害。

4.适用条件

(1)土层深厚疏松、湿润的造林地。

(2)经过整地的造林地。

(3)针叶树小苗及其他直根性树种的苗木。

【注意事项】

1.严格按规程操作。

2.按造林作业设计规定的造林密度施工。

3.注意安全实习,避免使用工具不当造成人身伤害。

思考与练习

一、查阅资料,完善任务报告。

二、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

三、举例说明穴植法、靠壁栽植法、缝植法的操作过程及技术要点。

四、在植苗造林过程中如何做好苗木的保护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