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庙可以轻易地从几个角度看见时,希腊人不喜欢前面和后面有所区别,于是就在后部也加一个廊(图34)。一般来说,后廊(opisthodomos)不设进入神殿的通道,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让神庙看起来对称。
34. 有前后门廊的神庙平面图。
35. 有一道回廊的神庙平面图。
较小的神庙就是这样设计的。大一点的神庙建立在空旷的地方,从多角度都能看见它,希腊人就企图让这种神庙的四边看起来都同样印象深刻,于是就用柱廊围住核心(图35,37,38)。环状柱廊叫peristyle——回廊(源于希腊语peri“围绕”和stylos“柱子”),它通常包含正殿、前廊和作平衡用的后室(图37)。
神庙一般建在平台上,平台有三层。最上一层叫stylobate——柱阶,柱阶上矗立廊柱和正殿的围墙(图38)。由于神庙是圣堂的一部分,所以圣堂的入口处通常就决定了第一眼望见神庙的视角。多数情况下入口的门道对着神庙的一个角(图91),从这个角度看(图38),神庙立即呈现为三维实体,而不是平面,它主要的三个度(长、宽、高)瞬息之间就一览无余。围廊式神庙是希腊的典型发明,它以其明快、孑然自立、四面都让人满意的视角而成为特色。有些富裕的城邦建造双重柱廊围绕的神庙以炫耀自己,这样巨大而又花钱的建筑物看起来就会相当雄伟(图36)。(www.xing528.com)
36. 有两道回廊(双排柱式)的神庙平面图。
37. 典型的围柱式神庙平面图。
对这四种基本布局,希腊人一直在作修改变化,从他们开始修建神庙,到因为基督教的胜利而不再修建为止,他们一直在比例的大小、组成部分的空间等等方面进行变动。但在整个古典时期,他们却维持着基本的形式,固执得恰如维持青年男子像的身姿一样。希腊人愿意在一个固定的框架内发展他们的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