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7日,好莱坞3D科幻电影《阿凡达》(Avatar,意为“化身”)在全球上映。全片长达160分钟,展现了一个名叫潘多拉星球(Pandora)的奇异世界,人类为在潘多拉星球上开采矿产,利用人类与当地土著纳美人(Navi)的DNA结合克隆出高3米的“阿凡达”(Avatar)以适应在该星球上的生存环境。主人公“阿凡达”杰克拥有纳美人一样高大的躯体,但心灵与人类杰克相通。“阿凡达”杰克在帮助人类驱逐纳美人的过程中结识了“纳美部落”的公主娜蒂妮(Neytiri)并坠入爱河。后人类殖民军强行驱逐纳美人,炸毁“圣树”,并对装备落后的纳美人进行大屠杀,纳美人为生存而奋起反抗。良知驱使杰克和他的朋友拿起武器和纳美人一起战斗,反抗人类入侵者,并取得奇迹般的胜利。最终殖民军被击败,一部分善良的人类选择继续留在潘多拉星球,杰克和娜蒂妮骑着巨大的翼龙,飞过潘多拉星球梦幻般美丽和平的黎明。
作为影史上投资最大的影片(总投资近5亿美元)和第一部获得巨大成功的3D电影,《阿凡达》开创了2010年所谓“3D电影元年”。从技术创意角度看,《阿凡达》揭示了大电影产业时代里技术与内容关系的革命性变化,技术不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衣服或装饰。电影故事及其深度模式不能脱离画面和声音,后者恰恰构成故事本身的组成部分。习惯了在二维世界里寻找模拟真实的中国电影人,在面对《阿凡达》用逼真的技术创意营造的三维世界时,禁不住惊呼、赞叹甚至膜拜,乐观者从中找到了中国电影技术创新的出口,悲观者则认为中国电影技术创新从此再无意义。《阿凡达》对于我们的真正意义在于,如何在吸取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高科技的集成,技术与故事框架之间的完美缝合以及视觉奇观叙事的技术方向。
(一)高科技的集成与突破
在《阿凡达》问世之前,电影业不乏“电影死亡”的悲观论调。作为银幕艺术,原有的高科技手段与思维已经将近枯竭,电视电影、网络电影、手机电影等新兴形式冲击着电影票房,究竟如何吸引观众走入影院,成为每个电影人必须面对的难题。
导演卡梅隆是坚定的技术主义者,在他参与制作的所有影片里,几乎都有先进科技参与其中。面对挑战,卡梅隆十年磨一剑,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创意:走高科技路线,突破固有局限,对技术进行提炼、总结和升华,找到最能体现技术优势的点,并把它做到最大化——开创“立体电影时代”。正是在技术完美主义的感召下,《阿凡达》邀请索尼、松下、IMAX、微软、Adobe等知名公司加盟,集合了几乎全部的先进技术:实景3D摄影系统(3D Fusion Camera System)、虚拟摄影系统(Virtual Camera System)、协同工作摄影系统(Simul-Cam System)、表情捕捉技术(Performance Capture技术)等等,采用3D电影、三维动画这类CG(电脑图形)影片“创作/制作、技术研发、过程管理”三位一体的现代电影工业化生产流程,在技术上、生产上实现了“实拍片”、“动画片”的合流。在后期制作时运用基于CUDA架构的渲染技术,在整个CG视觉特效历史上,《阿凡达》第一次把计算机三维模型的三角形面数量从百万级别提高到了十亿级别。几乎整个片子都是在室内和计算机里完成,光是其动画渲染部分需要的存储硬盘就要1PB,也就是1000TB。时长160分钟的《阿凡达》,每帧画面平均耗费4万个人工小时,后期制作的时间和成本占据了整部影片的70%以上。[15]
《阿凡达》的成功首先在于它是一部3D电影时代的“独立宣言”,是3D技术划时代的创新。对于观众而言,3D影视的实现是将观众真切地带入了电影所创造的梦一般的世界,它为现实与梦境搭建了一座具有无限“高度”的天桥。卡梅隆认为,“我相信3D技术将成为电影主流。3D电影可以把观众重新带回影院里,我想用《阿凡达》点燃观众对大银幕的热情,而不是在手机、电脑屏幕上看电影。”[16]采用真人拍摄的3D特效是《阿凡达》最大亮点,在所有3D电影的历史上,这是给人立体感最强最真实的一部。通过3D技术的应用,卡梅伦将故事情节的展开与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卓越的画质,充满诗意的视觉特效以及电影语言形式上的改革,使其给观众呈现出一部“前所未有的3D电影”,并产生了对电影艺术形式持续的革命性影响。
与IMAX技术完美融合是《阿凡达》的又一创意。IMAX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整套系统包括以IMAX规格摄制的影片拷贝、放映机、音响系统、银幕等。其效果是图像更加清晰,观众观看画面更大,更具感染力。IMAX 3D就是“巨幕立体电影”,是将IMAX与3D有机结合的产物。正是依靠IMAX 3D的技术创意,《阿凡达》将影院的视觉表现力推到了顶峰。
此外,“身临其境”的CG技术创造“虚拟逼真”的电影奇观。在《阿凡达》中,60%的画面是全CG效果。特别是“虚拟人物”(CGI)形象的塑造,成为这部视觉大片成功的关键。在拍摄中,为保证真人表演与最终的CG画面契合得天衣无缝,卡梅隆专门开发了一种3D虚拟摄像机,这种摄像机可以实时观察演员的动作与虚拟世界的交互,从而让导演可以即时调整和指导每一场戏。在演员表演的同时,卡梅隆可以通过一旁的LCD屏预览到演员“化身”为近三米高的蓝色纳美人行走在潘多拉星球上的画面效果。运用动作捕捉技术时,除了需要演员在拍摄时穿上布满捕捉点的紧身衣裤外,影片摄影棚内还同时架设有一套“协同工作摄像机”来完成此工作。这套系统由布满在摄影棚顶部的140个数字摄像机组成,形成一个捕捉舞台。摄像机通过追踪现场LED灯打出的近红外光谱的反射,将捕捉到的数据传输到一套系统中,再将光谱的反射与演员的运动进行组合分析,得出整个镜头的立体模型。之后这些数据被映射到后期的计算机处理,令CG场景呈现出高度拟真的效果。[17]
卡梅隆及其《阿凡达》的成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影视的技术创意是一个“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过程,技术创意不仅在于各种技术手段的熟练运用,还在于综合、创造独特的技术介质为艺术服务。艺术属于人文科学,但艺术工作者必须对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形式都有较广泛的了解。卡梅隆具备很多导演不具备的理工科背景,他自称“半个科学家和半个艺术家”,他为电影《深渊》开发过水下摄影系统,为电影《泰坦尼克号》开发过远距离遥控深海摄影系统,3D虚拟摄像技术就是他及其团队独立开发并成功运用到《阿凡达》的拍摄中的。卡梅隆留下的不仅仅是一部辉煌的电影,更留下了技术创意的灵感与方向,开辟了未来3D电影的广阔空间,引领了世界电影发展的新产业、新潮流。
(二)视觉奇观的技术方向(www.xing528.com)
早在1968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在阐述《2001:漫游太空》拍摄动机时就表示:“我试图创造一场视觉盛宴,超越所有文字上的条条框框,以充满情感和哲学的内容直抵潜意识。”和库布里克一样,卡梅隆希望用电影摆脱文字,纯粹凭视觉构筑自己的星球叙事,实现自己儿时关于太空的梦想。为此,他专门打出“体验电影”的宣言。
在《阿凡达》之前,大多数星球叙事都在二维世界寻求真实的虚拟,《阿凡达》的创意则在于将影视的“视觉效果”提升到了“体验效果”,将观众带入了身临其境的三维虚拟世界,真正实现电影由故事奇观到视觉奇观的飞跃。
陌生的世界对观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阿凡达》给予了观众立体式的“探索”,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无论是在虚拟实境中完美呈现并被具象化的人形阿凡达,还是因奇特的磁场漩涡效应悬浮空中的哈里路亚山,异域的原始森林,以及生活在潘多拉星的巨型有尾近猫科类人智能生物纳美人,还有半植物半动物的生命体螺旋红叶、跟纳美人通过触须相连进行关系认证的蝠兽等等,这些匪夷所思、令人目不暇接的玄形幻影,是由彼得·杰克逊的维塔工作室与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等48家公司、1858位工作人员共同创造的视觉奇观,达到了以假乱真、令人目瞪口呆的效果。
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画面是全景深的,层次感非常强烈,潘多拉丛林里游弋的生物与不同景深的环境之间的层次关系非常突出,“泛焦距”的拍摄方式保证了画质的清晰明澈。在那些瑰丽的神奇生物组成的世界中,一切都那么触手可及。飞翔般的体验让观众置身于飞行器中。尽管这种体验完全是3D技术带来的“虚拟”体验,但带给观众的感受则前所未有。
经典的人物形象是视觉奇观的核心。《阿凡达》中的许多人物形象,灵感都来自经典或同时代的科幻影片。纳美人集合了鹿的耳朵(《纳尼亚传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狮子的尾巴、猫科动物的眼睛(《星际迷航记》系列中的“虎形”女外星人)、人类的手和辫子,以及《星际迷航记》中“安多瑞人”(Andorians)式的蓝皮肤。此外,潘多拉星球上会发光的垂柳来自卡通片《风中奇缘》中的“柳树婆婆”;纳美人驾驭的飞龙和“角马”是对翼龙(《贝奥武甫》,Beowulf)与“特洛伊木马”(《特洛伊》,Troy)的再造;人类庞大的飞行器就是对《终结者》系列里空中“终结者”的直接移用;悬浮在空中的“哈利路亚山”是中国黄山的漂浮版,也极像宫崎骏动画片《天空之城》(La puta :Castle in the Sky)里的空中浮城“拉普达”……这就是3D时代“虚拟现实”本身的魅力所在。[18]
每一种艺术都有特定的表达方式。艺术不仅仅局限于绘画式或照相式地记录现实,而且涉及了不同艺术家不同风格的创造力,在我们眼前呈现出各具风貌的艺术。一部影视剧成功与否,越来越取决于其能否将观众带入到现实生活中难以达到的特殊情境或者细节、面貌中。可以说, 自《阿凡达》之后,电影步入了一个视觉特效的新纪元。
(三)技术与故事的完美缝合
影视的本质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若是故事讲不好,再漂亮的画面、再震撼的声音也只是华而不实的“工艺品”。在高技术的支持下,国内外也曾产生无数大量运用3D特效的影视作品,还有展馆或主题公园里的“鬼屋”、“时空探索”,电影或者展会现场加入喷雾、冷气、地面震动等装置,趋于完美的特效、以假乱真的恢弘场景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然而,这些高技术、高质量、高视觉享受的镜头和色彩在征服观众的同时,给人带来更多的往往是惊吓而不是惊叹,一阵新鲜劲过后,令人备感故事的苍白、真情的缺失。
卡梅隆的成功在于,将技术的基因完美融入电影叙事,如同杰克和阿凡达般的完美结合。他认为《阿凡达》并不仅仅有技术:“我会先想好要讲的故事,再去根据故事选择自己运用什么技术来体现,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不管你的画面多么美丽、梦幻,更重要的是要打动观众的心。如果观众看完这部电影,能和杰克一样选择留在潘多拉星球,那我就成功了。”他对技术有自己的理解:电影技术不是仅仅满足于朝观众直接跳过来引发的视觉冲击感,技术只是为了让故事更加真实。3D电影的出现并不只是为了炫耀科技,而是因为电影真的需要,是因为这种叙事的电影效果显然是2D永远不可能达到的。
吊诡的是,《阿凡达》这部技术上登峰造极的影片恰恰贯穿着技术批判的叙事主题。电影的诞生本身就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但与新科技(计算机技术及专门为了电影而创造的技术)的结合是后来才有的,结合之后的产物就是科幻片。作为科幻片的《阿凡达》让人们对2154年的科学技术神往不已:太空飞船载着大量深度冰冻人员在宇宙中长时间飞行、在外星球建立基地、通过神经拟合操控“另一个身体”……更不用提巨型机器人的战争机器、三维声控的模拟设计台。但从精神气质上看,《阿凡达》其实就是一部科幻版的西部片,通过高技术人类与处于蛮荒时代的纳美人的强烈反差,批判人类对于工具理性和机械文明的迷恋,期间贯穿了反技术的主题。一面是高科技武装到牙齿的地球人驾驶巨大而笨重的机器开疆拓土,对潘多拉星球和纳美人家园及其生命的掠夺和摧残,一方面是健康高大的纳美人用辫子末梢的“触须”和所有的物种和谐交流。[19]当纳美人处于劣势时,所有潘多拉星球上的飞禽走兽都加入了反抗者的大军;影片结尾处“阿凡达”杰克和人类殖民军将军控制的机器人展开决斗, 自然的、生物学的理想身体最终克服力量悬殊,战胜了笨拙的、机械理性和工具式的机器,技术工具输给了自然生态。高科技的影片形式与反科技的影片主题之间,构成了意味深长的张力结构,使得影片具有了发人深省的深度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