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意思维:从问题开始
提出明确的问题是促进创意的重要方式之一。提问当然是对语言的运用。“用某一特定的方法来描述问题是有好处的。将你要解决的问题写成一个明确的问句。用这样的表述‘用什么方法我可以……’作为问题陈述的开头。有时候这被称为受邀性的词组(invitational stem),它能帮助你打开思路,避免局限于仅能反映一个视角的问题陈述。很多实验都证明了语言在解决问题上表现出的重要性。能够写出或说出问题的人,要比那些默默做工作的人表现得好很多。”[7]比如,“人类医学史上的众多发现中,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爱德华·詹纳(Eeward Jenner)将他的问题从为什么人们会得天花变成为什么牛奶场的工人不得天花。然后他发现了无害的牛痘可以保护人们,让人们不会患这种致命的病,从而发现了疫苗,并使得天花这一灾难在欧洲世界绝迹。”[8]
创意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创意。有问题是因为看到了事物的不足,是因为自己不满意、不满足已有的答案和状况;产生了问题才能推动我们进一步关注对象和探索事物。因此,问题不仅是创意的一个切入之口,而且是创意的动力之源。它引导和激励我们去进一步探索,从而创造出更完美的答案和成果。“简单地说,创新的思维模式就是:问题即答案,是进入充满新鲜思想、充满突破性解决方案的世界的答案。”[9]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在一次关于创造性思维的演讲中,提到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几年前,美国举办了一次中学物理竞赛。这个竞赛不是按照一定的仪器和步骤去做,而是要求命题、实验、结论全部由学生自己考虑。有个中学生的命题是“人的吞咽是否同地心引力有关”。有同学嘲笑他说,这大概要让宇宙飞船里失重的人去做。但他说不需要。他的实验方案是让三个同学靠墙边倒立,头朝下,脚朝上。然后他挨个喂面包给他们吃,看他们能否吞咽下去。结果三个同学都吃下去了,有一个同学甚至说:“似乎比站着吃味道更好。”于是明白无误的结论是:“人的吞咽与地心引力无关”。命题、实验、结论都有了,也不用上天了,所以他得了第一名。[10]
有一个关于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的段子:
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
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
“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的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答道:“因为他没有问题了。”[11]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12]可见问题意识是科学得以发展,当然也是创意得以展开的重要因素。
有人提出,创意者要像孩子一样思考。这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孩子处于懵懂混沌状态,对世界充满未知、充满好奇,富有想象力,思维没有禁区,故而能够大胆想象。但由于他们没有相应的知识,很多想象是按照以己度人的方式去推想的,拟人化、非逻辑的因素占了很大比重,因而大多不合理性,也不现实。而成人则具备了足够多的知识经验,且建立了合乎理性的思维方式,但成人又往往受到这些已有知识经验和思维模式的制约。成人如果能够像孩子那样思考,一方面可以克服各种思维的、心理的压抑和束缚,一方面又可以不失理性、不忘现实,形成可以实现的、可以操作的创意。“试着发掘出自己体内的孩子。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处于最喜欢问问题的年纪。假设你想象自己是12岁。重新建构起那个年纪的一切东西,包含尽量多的细节。再次体验圣诞节、国庆节、生日、假期、朋友、老师,以及在学校的日子。尽量深刻地去体验那些经历。记得自己‘在上学’而非‘记得在上学’。记得自己‘和最好的朋友在一起’而非‘记得曾和最好的朋友在一起’。现在,再从一个12岁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12岁的孩子会问出什么问题?”[13]通过这种想象,实现自己与12岁孩子的转化,让自己真正具有12岁孩子的秉性,恢复12岁孩子所具有的那种无知、好奇、大胆、富有想象力和感知力的能力。还有学者提出不能忽视各种“笨问题”。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并不高深,在大人看来都往往是不需要回答、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正是这种看起来不需要回答、不成问题的意识,压抑了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探索。“管理领袖汤姆·彼得斯在《乱中求胜:管理革命手册》中强调了笨问题的重要性:‘通常,正是那些非常笨的基础问题会产生重要的价值,这些问题通常会引出许多更为基础的问题。专家们不再为基础问题费神,这样他们也就无法发现问题的真正来源,因为问题的真正来源深埋于公司的日常惯例之中。”[14]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关于美国老师讲《灰姑娘》一课的实录: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老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
老师: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更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全班大笑)。好,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
学生:(过了一会儿,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老师:为什么?
学生: 因为, 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老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孩子们,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学生: 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老师:对,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
学生:是的!
老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www.xing528.com)
学生:不会,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师: 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下面,请你们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学生: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有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学生:她自己。
老师:所以,孩子们,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学生:要爱自己!
老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除了她自己。对不对?
学生:是的!!
老师:最后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天哪,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 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孩子们欢呼雀跃。[15]
在教学中,这位美国老师对于《灰姑娘》的解读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思维模式,甚至有点颠覆性的意味,比如对于后妈的态度。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是从一般常理出发的,在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我们平时解读这篇童话,多半是从善与恶、同情作为弱者的灰姑娘与抨击作为强者的后妈这样的角度来解读的。但在这位美国老师的解读中,“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是不是?”“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等问题,让学生来体会后妈的态度、感受朋友的重要性、理解爱自己的可贵性等等。老师提出了一个一个看似浅显的“笨问题”,但这些“笨问题”却又和人生的重大方面相关联;而且这些问题是多向度的,不局限于人物思想品格的把握。同样的一篇课文,如果只是通过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概括提炼、人物品格的简单判断等方式展开教学,缺少了以问题为核心的引导和启发,就会脱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感知经验,其教学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汤普森很赞同托尼·罗宾斯的类似“预备,射击……中了”的创意方法。托尼·罗宾斯是一位励志作家和演讲家,在他的RPM (Rapid Planning Method)计划中,针对个人如何解决问题,他提出了一条类似“预备,射击……中了”的方法,叫做“什么……为什么……怎样”。他会这么问你:
1.“什么是你想要得到的结果(以及你具体的预期目标)?”(预备)
2.“你为什么想得到这个结果(或对你的想法如此着迷)?”(射击)
3.“你打算怎样得到这个结果(或冒险开始行动)?”(中了)
“‘预备,射击……中了!’方法能激发你思考出很多创意,同时还可以帮助你为自己的问题限定范围,然后按先后顺序计划自己的行动,它让想办法的过程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它强调的是想办法的乐趣,而不是皱着眉头,苦苦思索。”[16]从创意的角度看,“预备,射击……中了”的创意方法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有助于人们清晰地思考和把握创意的核心与要害。与之相似的是米哈尔科也提出了用几个关键的疑问词来促进创意思维的方法。
米哈尔科说:“如果你觉得要考虑整个问题很难,就不要采取那么全局的办法。试着一次只关注一个部分,将每个部分都看作是一个子问题。这会使你的问题变得容易些。……问题包括:谁、什么、哪里、何时、为什么和怎么样。”它们的含义和作用是:
谁 能帮助你找到问题中相关的任何团体,谁有能力或资源能获得有用的信息,谁就可以从问题的解决中获益。
什么 能够帮你找出相关问题的所有细节、要求、存在的问题、回报, 以及解决办法的优缺点。
哪里 是指所在位置和问题的重点。
何时 探究的是安排、 日期和完成时间的早晚。
为什么 帮你了解基本目标。
怎么样 帮你认识到形式如何发展,采取了何种行动,现在的情况, 以及可以采取的步骤。[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