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意口诀:做
创意的关键在于动手做。我们说,心有多远我就能走多远。在这里,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要“有心”,就是要有有意识的追求或创意冲动;二是要“走”,如果一步不走,再有心也是白搭,成了临渊羡鱼。人们常说“心动不如行动”;但实际上,在文化创意中,心动也是很重要的“行动”。心动,既指愿望、冲动,也指思考、谋划。前者是动力,后者是过程。对于文化创意来说,心动就是行动。当然,文化创意还包括其他的实际的行动。只有心动了、行动了,才可能获得成效。李欣频说:“你想什么、你感觉什么,和你得到什么总是相配的。无论你想什么,宇宙都有能力提供,任何事物都不例外。所以,你就是思想的魔术师,让事情发生并不是你的工作,梦想它并让它发生才是你的工作,吸引法则会让它发生。”[1]“天花板上还是没有写答案,但如果你用创造性的眼光去看,天花板上也许真的会出现答案。”[2]这就是所谓“心想事成”吧。这话虽然说得很绝对,但确实有很多创意就是靠着这种“心想事成”的积极乐观态度而产生的、而成功的。
赖声川的口诀是“做”:“对我来说,只有一个方法来解决第一步无法下手的问题:‘做’。不敢下手意味着害怕做错。但不做,永远也无法做对。”[3]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很多事情在做之前我们是不会的,很多事情在做之前也是很难预料结果的。如果因为不会,如果因为怕犯错、怕失败,就不去做,你就永远不可能学会做,也永远不可能有成功的结果。其实,很多事情是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这是人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秘密所在。何况文化创意本身是“无中生有”的活动,如果不“做”,这个“有”就不会到来。文章只有写了才知好坏,事情只有做了才知成败。美国诗人洛威尔(James Russell Lowell)说:“创作中,最困难的就是开始:要做出一根草和要做出一整棵橡树一样困难。”[4]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创意作品本身的有机性、完整性。一根草是完美的,同样的,一整棵树也是完美的。创意工程必须建构出具有完整生命的作品。[5]总想有一个好的开始,这是人之常情;但往往正是这种期许或要求,限制了、阻碍了创意的开始。追求完美性不应放在开始,那是属于最后完善性工作的目标。(www.xing528.com)
与“做”相关的是要有“做”的勇气,要有“做”的气概。赖声川说:“每当我创作一出新戏,那是一种微妙地‘知道’与‘管他的’之间的关系。‘知道’一个大概,一个方向;‘管他的’是指如何做,如何从心中吐出所‘知’的内容。要从事这样的工作,需要勇气,需要踏上跳板,跳进游泳池,而里面是不是水都不确定!”[6]很多创意的念头都如同电光石火般的刹那闪动,如果没有及时的行动,它们也就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苏轼所说:“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这种体验金圣叹也是有的:“饭前思得一文未及作,饭后作之,则为另一文,前文已不可得。”创意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及时的行动,那种良好的感觉或状态、感悟就一去不复返了。宋代诗人潘大临在回答朋友“有无新作”的信中说:“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杀。昨日清卧,闻觉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兴,止此一句奉寄。”因为败了诗兴,一首诗也就只能写出这一句了。英国诗人柯勒律治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在梦中创作《忽必烈汗》,尚未完成,因被来客吵醒,也就留下了这首不完整的诗作。唐代诗人李贺可以说是及时“创意”的成功诗人。他每每外出,身上都要背一个锦囊,如有好的诗句便及时记下放进锦囊中。用这种方式,他积攒了很多诗句。这些事例说明,创意重在及时做,重在快速反应。有的人喜欢等待,喜欢把一切都想好了才开始做。其实很多创意不是仅仅停留在脑子里就能得到完善的;它们往往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渐趋完美的。
“做”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是“做有心人”。创意者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感悟、多关心、多留意,既关注外面的世界,也关注自己的内心。用心去拥抱世界,世界就迎面而来,向你尽情敞开和绽放;在对世界拥抱中心灵也得到充分的展开和显现。如同陆机《文赋》云:“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这是一种自由的、创造的境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