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球互联网下半场:迎接6亿新网民

全球互联网下半场:迎接6亿新网民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阿里的未来和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主要在于两个战略机会:一个就是中国的下一个6亿网民,一个就是全球的下一个30亿网民。2013年下半年中国网民顺利突破6亿,未来十年将是下一个6亿网民的机会窗口。而中国的下一个6亿网民,80%将来自农村。而且农民上网的应用偏好、使用习惯和行为特性等与现有的中国6亿网民将有极大的差异。这是中国互联网与美国互联网进一步分道扬镳的关键点所在。

全球互联网下半场:迎接6亿新网民

阿里的未来和中国互联网的未来,主要在于两个战略机会:一个就是中国的下一个6亿网民,一个就是全球的下一个30亿网民。那天在凯悦酒店聊天,谈到中国下一个6亿网民,马云一下子眼睛发亮,声音也提高了好几个分贝。“你去过遂昌吗?那你一定要去看看!”马云对于中国互联网下一个决胜战场就在农村这一点高度认同,而且也是他这几年布局的重点之一。

尽管,对于马云的菜鸟物流,冷嘲热讽者不少,尤其有人质疑马云这是在搞全国免费圈地运动。但是,又有多少人理解马云真实的意图。他对我说:“如果以后中国的农村,在网上买任何东西,都可以在两天之内送到,那将是何等的状况?”

农村市场,看起来一点不美好,但是,却是决定下一个十年分出高下的胜负关键因素。任何一个像马云这样的互联网战略家,都是不会轻视的。当然,开拓这个市场一定会比过去20年开辟城市市场来得复杂、来得艰难,当然,意义也更大,成就感也更高。

2013年下半年中国网民顺利突破6亿,未来十年将是下一个6亿网民的机会窗口。过去10多年,我们已经习惯了网民的高速增长,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都享受着人口红利的水涨船高。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我们的网民增长将面临巨大的瓶颈,国家如果不从战略高度上出台非常规的策略和政策,那么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将不可能继续顺风顺水。

我们考察一下中国网民的城乡结构,就会发现问题的严重和严峻。最近几年,中国城镇的网民普及率已经达到73%左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目前美国网民普及率大约78%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普及率大约75%。也就是说,中国城镇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和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基本持平,已经和美国相当,开始进入饱和阶段,未来十年增长空间非常有限。相比之下,截至20136月底,农村网民数量只有1.65亿,普及率27.9%。这个普及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2年为35%),五大洲中仅比非洲的普及率(15.6%)略高而已。

中国已经面临严重的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问题,大致的状况就是中国城市的互联网水平是美国水平,而农村的互联网水平是非洲水平。一端是美国水平,一端是非洲水平,如此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不但制约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更将进一步激化中国社会的阶层差距和矛盾冲突。

即使不考虑数字鸿沟,单单从中国互联网后续发展来看,不能找到农村互联网的突破口,中国互联网将后继乏力。道理很简单,目前中国6亿网民中,将近80%来自城市,而只有20%来自农村。而中国的下一个6亿网民,80%将来自农村。只要将农村这座富矿挖掘出来,中国互联网下一个十年的辉煌就胜券在握。

目前的根本问题就是找到农民上网的好办法。目前的6亿网民已经覆盖了中国所有的PC用户和主要的手机用户,覆盖了上班、上学、上工地的群体,覆盖了中产、青年等群体。显然,解决农村上网问题,不可能依靠PCPC价格是门槛,使用难度更是不可跨越的拦路虎。根据2011年数据调查,有57.8%的农村非网民表示“不懂电脑/网络”是其不上网的原因。那么,很多人会认为手机是农民上网的最佳方式。但是,真正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手机上网的行为习惯,就会发现问题不是如此简单。无论从社会结构、社会交往还是从日常生活习惯看,农民并不是手机的活跃用户。而且农民上网的应用偏好、使用习惯和行为特性等与现有的中国6亿网民将有极大的差异。

要改变7亿农民的知识结构,使他们掌握互联网技能,提升互联网素养,显然不可能是短期完成的任务。农村互联网的突破只可能顺应农民现有的生活习惯和使用习惯,才能豁然开朗。众所周知,在所有科技产品中,农村用户是电视机的重度用户。娱乐和生活性应用是农民的主要互联网需求,通过电视机而不是PC与手机,才是农村互联网突破的重点所在。(www.xing528.com)

当然,除了网民数量,下一个十年中国互联网主要增长力量还有人均上网时间的数量级提升:农村用户通过电视进入互联网时代,城镇用户通过电视提升互联网使用时间。从这个角度讲,智能电视的战略意义就凸现出来。这是中国互联网与美国互联网进一步分道扬镳的关键点所在。

2013年堪称中国智能电视的元年。以乐视超级电视为突破点,智能电视的模式、理念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小米、奇艺、阿里等互联网公司集体行动,电视机厂商快速推进,机子(电视机)、盒子(机顶盒)和棒子(电视棒)一齐挥舞。硬件、软件、内容齐头并进,破局之势逐渐形成。

表面上看,目前智能电视的发展主要障碍在于政策。但是,政策不会成为智能电视全民爆发的真正瓶颈。智能电视的大浪潮还是取决于市场竞争和创新的活力。随着市场创新活力的不断提升,政策必然会跟着逐渐突破:从禁止阶段,进入严格管制阶段,再到合作阶段,然后开始转折阶段,最后到互联网主导阶段。过去10多年来,互联网增值业务、信息服务、新闻内容、视频等,都经历了类似的阶段。更何况,我们更应该对本届政府的开拓性和前瞻性有着乐观的信心。

周有光说:“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对于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也要从世界看中国,不要从中国看世界。目前全球的智能终端大致格局是:2013智能手机将占2/3,达到65.1%平板电脑占14.6%,第三位是笔记本电脑11.6%台式电脑则排在最后一位,仅占8.6%。电视的互联网化,将电视变成互联网的大屏终端,与手机的小屏,平板和电脑的中屏,形成三足鼎立。这是下一个十年全球范围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全球100多个经济水平与中国类似的发展中国家,电视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力度和速度都将超越我们的想象。面对当下如火如荼的移动互联网浪潮,我们该站在更开阔的角度思考下一个十年的智能电视浪潮,这里面的惊喜和意义,需要我们打破对互联网的固有思维模式。

中国数字鸿沟问题真正有着中国的特色,特殊的情况需要寻找特殊的破解方式。智能电视将成为必然之选,甚至是唯一之选。

就在阿里上市的一个月之后,首届浙江县城电子商务峰会于1013日在杭州召开,阿里巴巴在会上宣布了正式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将在35年内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帮助拥有7亿农民的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落地方面,阿里将投资100亿元在县级地和农村建立线下服务点,具体将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峰会上发布的《农村电子商务消费电子报告》显示,近几年农村消费已经处于稳步增长阶段,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也在加速,这从根本上激发了农村市场的商业市场活力。淘宝农村消费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上升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预测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可能突破4600亿元人民币。

从上述报告中我们还了解到,2013年的统计显示农民朋友的手机使用已经达到85%的比例,对网购的接受率达到84%,基本手握手机的人是相信网购靠谱的。人均年网购消费金额预测在5002000元,品类集中在日用品、服装和家电等。如果再考虑到农村拥有的自然资源、农产品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下,我们对开拓农村这一战略级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