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一词来自英语Cyber或者CyberSpace,在学术界有不同的翻译,如赛博空间、信息空间、网电空间、网络空间等。赛博空间、信息空间更多用在哲学与计算机专业领域,网电空间多用于军事安全研究领域,学术界最为常用的还是网络空间。而对网络空间涵盖的领域则有不同认识。比如有人认为网络空间是无政府主义的“自由空间”,还有人认为网络空间是主权国家可支配控制的除领海、领土、领空以及太空之外的“第五类空间”,还有人认为网络空间是人类相对于现实空间的“第二类生存空间”。而我们认为网络空间源于现实空间,影响和制约现实空间。互联网的发展逐步形成一个超越现实空间,并且主导现实空间的全新的生存空间。
网络空间特性和内涵
网络空间的新特性表现基于互联网从工具属性到空间属性的提升。真正的网络空间正式形成以大规模用户同时在线为重要标志。人类的各项社会活动都表现为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的渗透与融合。网络空间以社会化和即时化为基本特征,由迅速崛起的移动互联网的带动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实时同步的各种互联网应用逐渐超越异步应用成为主导。同时,网络空间的信息与数据的全球化流动特征更为明显。
网络空间对应的是现实物理空间,但网络空间超越于现实空间,又主导现实空间。两种完全不同特性的空间具有不同的内在规律,也代表着工业时代和网络时代两种不同模式。这两种范式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传统范式可以形象地称为大教堂范式,而网络空间范式,可以形象地称为大集市范式。这两种思维模式开始代表着两种世界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集中式与自组织,控制式与动员式。传统范式更适合于现实空间,新范式更适合于网络空间,对一个国家而言,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两种范式不是非此即彼,而是需要协同和融合。
网络空间从科幻走向真实,从理论到活生生的现实,并且开始超越现实空间,并主导现实空间,主要因为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人均上网时间大幅度增加,出现了大规模同时在线的网民群体,而同时在线的网民之间的关系与互动,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内容。
典型的案例就是2014年4月11日晚间9时,腾讯QQ同时在线账户突破2亿,成为1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在线账户突破1亿是在2010年3月5日,用了11年的时间,而第二个1亿仅用了4年,移动端贡献超过七成。腾讯第四季度财报显示,QQ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08亿。另一个案例就是微信,微信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3.55亿,而且微信基本上消灭了上线和下线的区分,将实时在线作为一个网民网络生活的基本状况。(www.xing528.com)
网络空间最大的特点是信息的自由传播获得空前的解放。斯图尔特·布兰德的名句说:信息渴望自由。人又何尝不渴望自由。借助信息的自由,人类在网络空间也获得了多维度的解放,所以说,网络空间的形成是人和信息走向双重自由的内在推动力驱动的结果,代表了人类新文明的全新阶段。
与现实空间相比,网络空间有着自己独特的特性,包括虚拟性、自由性、即时性、全球性、复杂性等,这些特性来自网络空间的技术特性、物理特性、文化特性和政治特性。首先从技术特性上讲,网络空间是基于开放式技术协议和基础架构,去中心化的运行模式,同时脱离政府组织的管理机制。从物理特性讲,网络空间的最大特性是虚拟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物理开放性,网络空间以信息为载体,以每秒30万公里的传播速度运行。网络空间的发展历史,也塑造了独特的文化特性,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也就是自由、开放、平等、创新的互联网精神,这是网络空间50多年历史形成的文化基因。同时,网络空间的政治特性也依然突出,与主权国家主导和领导下的现实空间不同,掌控网络空间绝对主导权的美国认为网络空间是全球公域(与海洋、太空类似),是海、陆、空、天外的第五空间。
从社会传播层面看,大规模同时在线网民之间信息的自由、不受控制、实时传播(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即时传播)基础已经初步奠定,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大层面的社会传播模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而社会传播模式彻底变革是人类信息、营销、商业、生活、社会、政治等各领域、各层面变革的根源。趋势不能阻挡,更不可能逆转,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和新趋势。
正是由于马云没有将阿里巴巴局限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固守在互联网领域内的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服务上,也正是由于马云超越传统狭义的互联网概念,将阿里定位为一家网络空间时代的新商业服务商,才能一次次完成漂亮的转型和提升,才没有一次次被技术变革的新浪潮打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