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时的马云,那些年一直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不停折腾。他发起了西湖边上的第一个英语角,时常带着学生在这里“论战”。在马云众多口语学生中,还有一位特殊的学员,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奶奶,据说是李鸿章的后代。“我研究过李阳的疯狂英语,要是我加入进来,风头会盖过他,我的秘籍是真能叫人脱口讲外语的。”
当时杭州以及其他城市,都欠缺英语人才,尤其是又懂语言,又懂贸易知识的综合人才。因此马云成为了杭州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很多企业老板陆续邀请马云做他们的翻译。于是马云开始在杭州翻译界小有名气。但这时候,马云已经开始忙不过来了。
1992年,马云和朋友成立了海博翻译社,杭州第一家正式在工商局注册的翻译公司,英文叫“Hope”。翻译社主要请退休老教师做翻译。当时马云只是想,将退休老师供养起来,也算为社会做点贡献。但翻译社成立后的第一个月,仅收入700元,而房租就花去2000多元。在朋友也动摇、不知所措的时候,只有马云坚信只要做下去就会有前景。于是他一个人背起了麻袋,来往于义乌、广州等地进货,卖礼品、鲜花、贺卡、手电筒,以小商品的微薄盈利维持着翻译社的运转。当时的翻译社,一半是翻译社,一半是鲜花礼品店。有朋友劝马云,只卖鲜花礼品得了,翻译社赔钱,但马云还是坚持开着翻译社。期间马云还销售过医药,推销至大医院、小诊所。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多,翻译社被养活了,并成为了杭州乃至浙江省最大的翻译社。1995年,翻译社开始盈利,而这之后,马云几乎就没再管过翻译社。“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如今,当你进入海博翻译社的网站www.haibofanyi.com,页面依然能看到马云手写的“永不放弃”几个字,以及马云的照片。“经营翻译社的过程让我明白成功者至少需要兼备两种品质:一是大胆执着的性格,二是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海博翻译社现在的负责人章红回忆,“当大家都还没想到这个行业的时候,当大家都还没有看到这个商机的时候,马云首先想到了,他的想法都是具有前瞻性的。那时我们杭州没有翻译社,我们是第一家独立存在的这样一个公司,大家都不看好,而且一开始也不赚钱,但马云坚持下来,没有放弃。所以,我很佩服马云,他说的话会让你振奋,没有希望的东西在他看来也充满生机,他能带给他身边的人生活的激情”。(www.xing528.com)
马云的妻子张瑛,当时也是英语老师,她和马云是杭师院的同班同学。两人由大学相识,之后走过了多年相濡以沫的日子。还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时,他们买了第一套房子,湖畔花园。张瑛说:“马云毅力特强,乐观,倒没觉得他特别聪明。他不会算计,特别没心眼。他是很乐观的人,从我认识他到现在,他从不说今天很郁闷、很气愤,不会这样;他能以平常心对待碰到的事,总是给我希望。马云喜欢群居。事业是他心爱的玩具,是他的生命,他乐在其中。”
“他能带给他身边的人生活的激情”“总是给人希望”,这就是马云的魅力,在后来一次次的创业里,除了伴侣,有的人是他的学生,有的是朋友,他们忠心追随着马云。
何一兵和马云相识于1994年,当时何一兵和马云一个学校,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CAD研究所,因为工作要出国,需要练习口语,因此他去找了这位当时已经是“杭州最有名的”英语口语老师。尽管马云和何一兵两人都是杭电的老师,但此前却从未打过交道。于是彼此熟识后,关系就更好了,经常聚在一起。何一兵就是后来和马云合作“中国黄页”的人,他说“生活中马云其实是一个蛮可爱,蛮风趣,有幽默感的这么一个人”。
可以说,马云的商海试水,正是从创建海博翻译社开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