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我国疆土辽阔,地域相连。“这片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形成一个地理单元。”[1]这是我国历代各民族生存空间的一个基本特点。在这片地理上自成单元的土地上,古代民族的分布状况是汉族主要居内地,即黄河、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主要居边隅,即东北、北边、西北、西南等地区,民族之间交错杂居,大分散、小聚居。由于各民族所居住地区的经济地理条件不同,形成了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这种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以及地理上的互相联结和交错杂居,为他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中原地区的汉族以农业经济为主,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以游牧经济为主。各民族的经济结构不同,发展不平衡,出于生计和本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促使他们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发生联系。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之间最初的接触和交往就是由物质生产与物质利益而引起的。我国北方包括东北、西北地区以高原、丘陵、大漠、森林为自然地理特征的广阔地带,高寒干旱,植被稀疏,生聚在这一地域内的人们,因地理环境的束缚,只能借游牧、狩猎的生产方式延续生命,并逐步形成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素质,融合为习俗和生产方式相近的游牧民族。“其见于商、周者,曰鬼方、曰混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季,则曰猃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继号曰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2]与这一地区接壤的是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雨水充足的黄河流域,湿润的土地宜于农作物生长。这里生活着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民族。他们生活在固定的土地上,发展种植、养殖业,逐步形成不同于北方民族的另一个民族共同体。传说中的炎、黄部落联盟逐步融合成华夏民族。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是一种粗犷而富于冒险的生活。恶劣的自然条件培养了他们极强的与自然搏斗的能力,但单一的经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又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掠夺性。当经济需要进一步扩大或遇到天灾时,他们往往采取军事行动互相侵夺牧场,进而把这种争夺波及到与之南邻的农业民族。为了获取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他们在经济上不得不依存于南方的农业民族。这种经济上的依存,因民族、地域、语言、文化等的隔阂,特别是因为私有制社会性质的制约,常常不能用平等互换物资的贸易方式达到目的,即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斗争甚至掠夺战争由此而发生。司马迁描写游牧民族这种抄掠活动时说:“其俗……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3]这种因追求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抄掠行动,构成了中原农业民族国家的“边患”。中原农业民族一方面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支持,进行与游牧民族的交换往来,但另一方面,中原农业民族的封建王朝又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采取歧视和压迫的政策,用“抚”和“剿”两手进行征服。这种“抚”、“剿”并用处理民族关系的办法,早在春秋时代的周朝就开始使用了。“武王伐纣(公元前1122年),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服,其后二百有余年,周道衰。而穆王伐戎(公元990年)……自是之后,荒服不至。”[4]这一段记载说明,周武王把南下的“戎夷”用武力迫至泾、洛之北以后,以“荒服”的方式叫他们“以时入贡”。这种“入贡”是在武力威胁下交换产品进行贸易的一种方式。通过“入贡”,北方游牧民族得到了谷物和布帛的“赏赐”,而南方农业民族除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畜产品外,还把北方民族当作“属国”,得到了边疆的安宁。穆王伐戎后,打破了“以时入贡”的格局,代之而起的是武力征伐。西周末年,北方民族又乘周朝内乱,南下“居于泾渭之间,侵暴中国”[5],迫使周室东迁洛阳。
由此可以看出,民族间物质利益的矛盾和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本质特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民族关系时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6]恩格斯又指出:“应该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而不是相反。”[7]各民族首先是从自身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其他民族发生关系的,也就是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生产力及其物资交换的发展程度。(www.xing528.com)
这种民族关系的发展还可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从已经发现的各地新石器文化遗址可以得到证实,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古代民族的祖先已经互有联系和影响,反映在细石器文化以及陶器形制上,它们虽有不同的来源,但却表现出了一些相当接近的共同风格。这种互相影响和交流,从各民族许多类似的神话和传说中也同样得到印证。这些文化形成的特征,说明他们在当时条件下,由于经济生活互有需要而产生了联系,联系的不断加深促进了在文化上的互相吸收和补充,又推动了他们自身的发展。
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民族之间的联系、影响和交往,以及在2000余年封建时代的战与和、分裂与统一、同化与融合等,几乎都与有无相通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依赖有关。这种民族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反映在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呈现出种种不同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